美国企业多元化经营演进的分析与启示

时间:2022-08-16 07:08:20

美国企业多元化经营演进的分析与启示

摘要:企业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经营范围超越自身原有的经营领域而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行业的经营策略或成长行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相关问题是近年来公司战略管理、产业经济学和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一个在理论界颇具争议的话题。文章通过对美国多元化进程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背后的动因及进行相关制度环境的对比,以供我国借鉴。

关键词:多元化;体制分析;企业并购

一、美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演变

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都表现出某些共同趋势,所以基本上,每次并购浪潮都会对总体多元化程度产生大的影响。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是西方现代企业形成的阶段。在此期间,产业革命的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使之成为现代企业的发源地。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共发生过七次并购浪潮。

第一次并购浪潮开始于1890年,到1893年被突然发生的经济萧条打断。第二次并购浪潮开始于1899年,到1903年因为经济不景气和随后的证券市场崩溃而结束。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于1916年,终止于1929年证券市场大崩溃和持续数年的经济大萧条。这三次并购主要是同行业兼并,产生了大量的垄断企业,兼并后行业集中度大大提高,但企业的多元化程度并没有明显改变,仍然比较低。

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美国第三次并购浪潮之后,西方企业才开始了企业多元化经营(以下简称“多元化”),少数企业开始“天然的”多元化发展,但并未上升到战略高度。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产生寡头垄断,多元化才成为企业明确的经营战略。这一时期的多元化虽然已站在战略的高度,但还是集中在化工、电器、冶炼等本身就适合多元化经营的技术关联行业。

1959年美国掀起第四次兼并浪潮,企业并购发生次数显著提高,催生了大量跨行业的混合多元化企业。但是,到1969年这种趋势就开始下降,一直持续到1980年。而第五次并购浪潮发生于1981~1989年间。在此期间,企业并购活动的上升趋势曾被1982~1984年的经济不景气短暂打断。

20世纪90年代,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被广泛接受,同时许多美国大公司纷纷回归主业务。这就是第六次的“归核化”浪潮。美国的“归核化”浪潮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仅波及欧洲,而且也影响到了亚洲。但后来随着经济重新回暖,证券市场价格上升,并购事件重新开始增长,西方企业又开始了在高度相关的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实行“战略联盟”,即同行业大企业之间水平兼并的全球并购浪潮。差不多在90年代后半期,在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日本,都发生了同样的并购浪潮。1999年全球并购事件的总交易额达到2.3万亿美元(Pryor,2001)这种多元化增长一直持续到21世纪,目前仍在继续,美国卷入了历史上的第七次并购浪潮。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总量总是趋于不断扩大的,所以,后发生的并购浪潮在规模上总是远远大于前一次。而且,每次并购浪潮的发生的时间与经济周期比较一致,繁荣时出现,萧条时终止。原因在于,经济走向繁荣时企业一般会有充裕的资金,这时企业比较容易产生并购动机。反之,经济萧条时大多数企业资金紧张,从而抑制了企业的并购行为。

二、美国企业多元化演变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前用于生产军用及民用物资的设备出现了大量的闲置,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当时的美国企业开始扩大生产、开发新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战争国急需物资重建,各国迎来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时期,又伴随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美国将大量军用技术转为民用,出现了大规模的多元化热潮。而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冷战”和石油危机、能源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处于经常波动的状态。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美国企业又纷纷实施多元化来分散经营风险,利用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稳定企业盈利。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的“归核化(refocusing)”其实并不等于专业化,只不过是让多元化程度有所降低,保持适度的相关多元化而已。

由此可见,美国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诱因是:从一战后生产能力的剩余,到二战后国外市场的巨大吸引,再到冷战时能源危机等导致的经营风险。是一个从“自然而然的追求规模”到“单纯的追求利润”再到“不得不为规避风险而追求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的过程。演变的规律是:从不相关多元化到相关多元化,从多元化经营到多元化投资,再到“归核化”。实际上,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许多大企业虽然将多元化视为一种明确的成长策略,但最初的多元化主要出于对现有设备、管理能力及营销系统的剩余能力进行利用的目的。

三、基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与美国的比较研究

过去的二十多年,我国压缩了西方上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但是历史进程能被压缩,却不能被跨越。“多元化的各个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可以大胆预测,在未来十年的风险和机会并存时期,我国多元化的热潮不会很快消退。

在我国,部门和地方对市场的分割较为严重,行政干预造成城乡阻隔,不同地域经济水平、市场需求差异过大,不平衡的市场格局限制企业跨地域、跨行业的多元化扩张。各类市场间发育也不平衡,尤其是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还有,我国的价格改革进展虽快,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机制和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确立。没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市场体系就无法有效地运行,自然影响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行为。而且,市场经济秩序依靠市场法制来维持;市场法规建设滞后,在维护平等竞争、规范主体行为和维护主体权利等方面会产生系列问题,制约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比如我国至今没有《反垄断法》。

哈佛商学院TarunKhanna教授提出,市场经济体系有五个层面组成:政府管制、金融市场、人才市场、产品市场、法律体系。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远低于美国,所谓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就体现在这五个环节当中。结合上面谈到的我国国情,将我国与美国经济体制环境的对比如表1。

四、对我国的启示

(一)积极大胆地进行多元化

加入WTO后,我国更加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之中,我国企业势必会更直接的面对来自世界各国企业集团更加广泛、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从长远看,由于全球性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谁都不可能永远待在一个领域吃饭。因此,对于一个想要永续经营的企业来说,“专业化-多元化-专业化”或者“多元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确是一个合理的产业规划。企业可以在这种动态变更中,实现产品更新与产业升级。但要注意,企业应该在多元化经营中,筛选出自己最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经营方向。

(二)多元化进入时机、方式的选择要适当

首先,从美国企业“归核化”的浪潮中可以知道,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必须拥有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足够的资源富余能力。同时,出于明确的目的,不能盲目跟风。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的走势,市场需求的饱和度,新技术对产品的冲击,企业或产品的生命周期等因素。至于进入方式有三种,对比如表2所示。

三种进入途径没有绝对好坏的区分,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情况、多元化业务发展方向以及竞争对手、市场发展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途径,或者以多种途径进入新产业。

(三)对多元化实施类型的决策要慎重

实施相关多元化还是非相关多元化一直争论不休。在探索多元化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时,现有的研究几乎都将多元化程度及类型视为既定的外生变量,而忽视了它的内生性。从美国接近一个世纪的多元化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不只多元化的类型和程度会影响企业绩效,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其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因为,企业会通过对现有战略的实施经营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对战略进行动态调整;企业现有业务的盈利也直接为多元化的实施提供融资支持。所以,我国企业要注意不要一味地盯着盈利看多元化,慎重的同时要长远,结合能力,发挥实力,同时看到潜力。

(四)实施适度的多元化战略

这就是最优多元化水平的问题,“归核化”是用来纠正过度多元化的,而不是否认多元化。多元化经营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多元化总收益-多元化总成本。收益表现为内部资本市场,借债能力增加,经营风险降低等;成本表现为过度投资,跨行业的过度补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等。当企业能力和资源未获得充分利用时,表现为成本增加比收益增加的慢,企业的收益会随着多元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随着多元化业务单位的增加,公司用于沟通控制的成本等剧然增加,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也会提高,边际收益为负,就会出现过度多元化。所以,实施多元化过犹不及,一定要适度。

参考文献:

1、金占明.战略管理――超竞争环境下的选择[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项保华.企业战略管理――概念、技能与案例[M].科学出版社,1998.

3、(美)迈克尔・古尔德,安德普・坎贝尔,马库斯・亚历山大.公司层面战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魏丽娜.从一般管理到母合优势――多元化经营的管理逻辑演变[M].财贸研究,2006(3).

5、(英)C・鲍曼著;郑薇、郑群英译校.战略管理[M].中信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上一篇:古希腊民众重农思想形成的原因(上) 下一篇:我国农业垂直一体化经营组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