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中信用与公平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时间:2022-08-16 01:15:11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中信用与公平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摘要: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公平性是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核心,通过录用原则、考试考察方法、规范的操作等体现出来。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信用高低的关键在于考试录用的制度及程序公平的统一。本文通过对公务员考试录用不公平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探索公务员考试录用环节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最终达到保障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平的目的,提高考试录用的信用和公信力。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录用;信用;不公平性;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5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一、报考环节的不公平

公务员考试录用精神之一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报考愿望,不设置任何障碍,但是在实践中,完全的公开、让所有人都参与很难达到。

平等原则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最具特色的地方。《公务员法》对公务员报考的资格条件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只要公民符合条件,通过考试后,都有担任公职的平等机会。但由于对某一职位的报考条件往往是由用人单位来随意规定,一些政府部门在原来条件的基础上擅自增设条件,如地域限制、专业限制、年龄限制、工龄限制等,这实质是实行“玻璃门”政策,即规定上已经达到进入门槛,实则已经被排除在外。

公开是公务员考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则之一。有意愿报考公务员者及关心此类公共事务的人士获得招考信息,从而保证公务员考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在报考环节中,招录主管部门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招考的具体事项向社会公开。但是仍出现以下情况,一是招考信息的覆盖率还不够高:一些交通不便、通讯薄弱的地区的人员根本得不到招录信息,很难参加招录考试;部分招考机关只在小范围宣讲,造成了信息的地区差异等。二是报考时间的限制以及报考咨询服务不到位等等,这些都导致了考试录用的起点环节存在着不公平现象,信用感缺失。

二、考试环节的不公平

1、考试的内容和科目缺乏信度

我国现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专业科目的考试则是在公共科目考试通过后,由招考部门对考生进行测试。公务员考试的科目和考试内容历来都为人所诟病。

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考试工具错误时有发生。考试的内容都存在形式单一、试题类型不够全面,测评目标偏离等问题。一些题目毫无价值性可言,不合理不科学、考查范围的不适度、考试的侧重点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要求脱轨;考查的知识对某类人群造成的不公平等问题,很难测出考生的知识深度、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使考试的区分度、可信度受到削弱,不能很好地体现“为用而考,考用一致的原则”,整个考试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就不得不让人质疑。目前,对一些较先进的新技术方法如情景模拟、心理测验、投射法等评价技术缺乏研究和应用,因而无法全方位地对考生进行准确考察。大大降低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2.考试不分层次和级别

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并没有和管理上的职位分类法相挂钩,不论学历、年龄,不管报考的职别,基本上是实行整齐划一的考试内容,“千人一卷”,忽视了个人的学术背景和专业优势。很难体现出他们的个性倾向和专业素质,这样不科学也是不公正,很难选拔适合岗位的人才。如招考一般办事员和招考主任科员使用同一试卷进行考试,很明显,把两种不同职位要求的人用同一试卷进行测试的评价结果是不公正的因为不同的职位要求只能用不同程度与区分度的试卷。

3.公务员体检标准的不合理造成公务员录用的不公平性

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实质上是一种与健康有关的任职资格,近年来,社会及报考者对公务员招录体检提出不少质疑。一些公务员职位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问题。比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不允许患有传染病的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录用时仍把乙肝病原携带者排除在外;“双乳”不对称是为体检不合格等等。现行各地区体检标准的不统一以及用人单位的现象势必牺牲公务员录用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降低考试录用的效度。

三、面试环节不公平

在我国公务招考过程中,面试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面试要测试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语言表达、组织协调、情绪控制、应变、人际关系等能力。不仅要求面试内容和组织要科学,而且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的面试官精通现代面试方法、技术和经验,尤其要具备公正客观的素质。但这些在我国的公务员面试工作中没有完全具备,大大降低了面试的信度,主要体现在:

1.人情关系导致面试环节公正性的缺失

由于血缘政治的影响,使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中“人情化问题”普遍存在。考虑到具体招考部门最清楚所需人员的具体要求,因此,公务员面试基本上是由政府人事主管部门委托给各级用人单位自己来执行的,但这一规定又给公务员选拔录用中的关系荫庇提供了便利。表现为一些招考部门为了照顾政府部门领导或者同事的亲友等而.使“公务员面试”变成为‘任人唯亲”.“关系”和“面子”所及人员的亲友、子女等考生在面试环节上拥有了绝对优先地位。这就为考官的徇私枉法洞开了大门。丧失了公务员招考的公平性原则。大多数地方都是面试当场不亮分,一般是上午面试下午出成绩,这就给“暗箱操作”和“权利寻租”提供了可能。

2.考官的情感倾向和素质

另外,由于考官的情感倾向,比如受晕轮效应,相似效应、首因效应的影响很难客观公正的对考生作出判断。除了心理因素之外,影响公平的重要因素还有情感因素如面试考官认识某面试人员或者受到面试人员情感的影响而做出有悖事实的评价,就会对面试的公平性破坏力很大。面试考官的工作能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比如面试考官对国家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熟悉程度、对人才测评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评价要领的掌控能力、对面试技法的运用能力等。不同考官工作能力的参差不齐不利于科学、准确地测试出应试者的真才实学和实际能力,将会影响面试程序的公平性。

3.面试考官队伍有待规范

面试考官在面试中起着决定作用,考官的情感倾向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公平性。目前,我国的考官队伍主要由组织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官员及高校和行政学院的专业技术人员两部分人组成。前者具有一定的干部选拔任用经验,后者虽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两者可以互补。但前者对于政府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深入研究,不具备运用现代考试技术与方法的能力,后者对社会需要和岗位特点研究不够。并且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考官队伍,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作弊行为,但是不利于经验的积累。因此,他们对考生素质及表现的区分能力欠佳,很难保证考试的效度和公平,往往使测评结果失真,难以保证录用的客观性。考官队伍组成缺乏科学规范,难以保证录用的客观性

4.面试的入围比率不科学。

在目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中,一般都在第一轮考试后采取每一职位以三比一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来安排入围人数,而不划最低分数线。这样就出现了有些职位的录取分数线很高,而有些职位的录取分数线很低的现象。而且不划最低分数线的后果就是让一些素质很低的人通过入围,打通关系,利用面试的缺陷,达到被录取的目的,这种结果是不公平的。

作者简介:蔡昕霖 (1993.06-),男,河南驻马店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上一篇:从《我是冠军》的表现元素来分析我国体育竞技... 下一篇:基于职业女性消费行为的色彩营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