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8-16 12:56:44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十年来,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和习以为常的课程结构的影响,我国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一直饱受争议,并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发展状况,但伫立于时展的历史基点,鸟瞰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的全局,不难看出,我国中小学技术教育尤其是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所取得的成就是丰富的、巨大的和深刻的。

首先,建构了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技术课程体系。改变了长期以来认知教育与技艺教育、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不协调的局面,体现了以技术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对教育的新需求,反映了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加强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的新趋势。

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科目设置兼顾了我国高中技术教育的基本国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学习领域的基本内容结构。必修内容和必修学分的设立,充分考虑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有技术学习经历的不确定性,对确保高中学生毕业时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技术素养有重要作用。

其次,发展了以技术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价值结构,探索了多元并举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模式。在课程开设上,普遍经历了由开出到开齐、再到开优以至开特的发展阶段;在模块设置上,形成了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并行开设、错位开设、交叉开设、整合开设等多种不同模块设置方式;在教学实施上,探索了基于本校、多校结合、基地为主、普职融通等多样化的通用技术课教学实施模式。

再次,形成了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较为稳定的通用技术教师的基本队伍。建构了基于技术教育学科视野的通用技术教研员的网络体系;建设了旨在提高课程实施能力的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一、目前我国通用技术课程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通用技术课程的认识误区还需澄清

尽管通用技术课程实验已经十年,但由于缺乏更为广泛的社会宣传以及对课程的不了解或对技术的传统偏见,使得部分教育行政人员和学校管理人员对通用技术课程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

在课程价值层面,往往会以个人的人生经历或主观经验来理解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如有人停留在传统的“雕虫小技”式的“经验技术观”上,认为技术教育无须正规课程,殊不知技术教育的范畴广阔,技术教育的目标要立足技术的日常运用但不仅仅囿于日常运用。也有的秉持“技术无须论”,认为“不学技术一样活得好好的”,“家里技术产品有了技术问题就请专人来修”,殊不知这就是国际社会所讲的当代社会既谈不上生活质量、又无法真正融入社会的“技术文盲”。

在课程属性层面,有人把通用技术混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技术课程,认为通用技术是培养“技术工人”或“工程师”,一些重点中学甚至认为“好学校、好学生无需学习通用技术”;有的把技术教育与教育技术相混同,用“信息素养”取代“技术素养”,狭隘地用信息技术教育取代包括客观物质世界领域的机械、电子、能源、控制、材料、生物、建筑、服装以及工具、工艺等在内的通用技术;有的则认为通用技术是一门纯粹的技能科目,把技术实践的能力培养与技术语言、技术规范、技术理性、技术文化、技术思想与方法、技术试验与探究等方面的学习对立起来;有的则把通用技术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把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项目教学”等同于“项目课程”或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学习”;还有的认为通用技术就是让学生搞发明创造,学校和教师往往热衷于用一两位学生获得发明创造的专利或获奖来说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战果”,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技术素养提高和社会适应性的增强,如此等等。

无论从课程属性还是从课程价值层面来看,很多认识并没有抓住课程的本质,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和价值结构缺乏整体的把握。因此,必须通过多方面宣传与培训来澄清误区,使大家对通用技术的理解回归技术教育的本源,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技术教育的社会氛围。

(二)全国的实施状况还很不平衡

一方面,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进入实验以来,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一万五千多名通用技术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实现着技术教育的专业化成长,为数众多的高中学生享受了通用技术所带来的独特课程经历,涌现了像北京、天津、海南、浙江以及南京、大连、青岛、芜湖、西安等通用技术课程实验的“热土地”。与此同时,一些高中学校校长也高度重视通用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出现了一大批体现技术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追求的通用技术特色校。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省市和地区的通用技术课程未能很好落实,真抓实干便能解决的“师资问题”、“装备问题”、“教研问题”、“评价问题”等成为这些地区不作为的理由。对于通用技术课程实验中的不平衡现象,我们曾从多个层面进行抽样调查。从校长层面的调查结果来看,有68.2%的学校必修模块全部开设;从教师层面的调查情况来看,按照教育部课程方案每个模块开设36课时的仅占41.1%;从学生层面的调查结果来看,每个必修模块开设36课时的仅占43.2%。目前在不少地区,基本还是停留在课程“开出”阶段,还远未达到“开足”的水平。可见,通用技术在学校层面上的课时尚未得到应有的保障,与其作为必修课的地位很不相称。

通用技术课程未开设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①由于缺乏考核和监督,领导不重视,以致有些地区一开始学校和教师有积极性,后来看到另外一些学校没开课也没有人干预,从而也不开课了;②很多学校没有落实专职教师,有的只是临时代代课,任课教师缺乏培训,教师队伍不稳定;③通用技术设施缺乏,导致技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只能停留在书面或者纸工的阶段;④通用技术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都缺乏政策性的规定,导致其在学校地位较低,积极性不高。

(三)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从教师配备状况看,专职教师约占58.7%,兼职教师占36.7%,临时和外聘教师占3.9%。实地调查也发现,绝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专职的教师队伍,设立了通用技术教研组,有些学校还组建了由多名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技术教研组。但也有些学校仅配备了兼职教师,教师队伍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从教师参加培训情况看,通用技术教师均参加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其中,3.9%的教师参加过部级培训,52.9%的教师参加过省级培训,但绝大多数教师仅参加过1次培训,而且培训的时间相当短,有的教师仅参加过一两天的课程培训,从其他学科改行的教师仅靠参加“速成式”的几天培训就来任教通用技术,实在是勉为其难。

从教师的知识结构情况看,认为自己在操作技能方面不足的教师占50%,认为在课程资源和技术知识方面不足的分别占50.7%和38.6%。从实地访谈情况看,教师的知识结构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丰富的技术与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二是缺乏较强的动手实践技能,如绘制设计草图、进行技术试验和制作技术作品的技能;三是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技术课程标准,难以科学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和策略选择。

由于多数教师都是改行任教,无论是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技能都难以在很短时间内胜任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而通用技术职前培养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单靠教师自学和短期的培训很难根本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这也直接导致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模式和富有深度的教学成果,因此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系统性的支持。

(四)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用技术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通用技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技术实践室、工具仪器设备、教学具、模型挂图、音视频等一些硬件资源,还包括校园网络、教参书籍、教研网络等一些软件资源。

从当前情况看,技术实践室作为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最为基础的硬件资源,仍然非常缺乏。调查发现,仅有42.6%的学校建有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经费问题是影响技术实践室建设的最重要因素。

目前,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如北京、浙江、江苏、新疆、云南、青海、山西、广西、吉林等都在省级层面进行了通用技术装备的整体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各学校进行配备,对课程实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一些地区配备的通用技术教学设备,结构上不够优化、缺乏基本的耗材和技术设计与技术试验装备,有的背离技术教育理念、用模型替代技术实践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有的远离教学需求、缺乏安全保障,还有的由于简单化的低价中标规则使得配备的工具、仪器和设备质量低劣、无法使用。

此外,高质量的通用技术课程文本资源、视频资源较为短缺,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教育资源的翻译和引进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人力和财力的支持。

二、推进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为推进通用技术课程的常态化有效实施,从政策的视角,提出以下建议。

(一)出台具有行政效力的旨在推动通用技术课程常态化实施的专项政策

从全国范围来看,凡是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正常、课程实施效果较好的地区,往往都有一个开明的领导、一个过硬的文件和一个富有追求的通用技术教研指导团队,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对课程实施显得尤为关键。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体育、艺术教育、书法教育等都有相应的具有行政效力的专项政策出台,对其相应工作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今天,在国际上普遍加强中小学技术教育的时代大潮中,研制并颁布具有行政效力的专项政策,对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二)提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上的政策执行力

从通用技术课程实验整体情况来看,各地均出台了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相关的文件,但有些地区的政策文件只是“二传手”,满足于转发上级文件,没有真正关注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诸如课程开设、教师编制、教师职称评定、经费筹措渠道、教研跟进、评价督导等,存在“虚化”现象。

另一方面,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文件的执行力度、监督力度不够,课程实验的过程与结果都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如一些省份将通用技术考查合格列为取得高中毕业证书或高考录取的必要条件,虽然这些地区的有些学校一直没有实质性开课,但学生一样获得毕业证书、同样进入高考录取,使教育政策的权威性和教育的诚信示范受到“挑战”。缺乏执行力和有效监督的制度,必然导致“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局面,直接导致一些学校对通用技术课程观望、等待状态的蔓延。要通过提高地方教育行政和学校的政策执行力,从某种程度上来消解通用技术目前的“小科”状况。

(三)建设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所必需的社会支持体系

1.切实加强区级以上通用技术教研员的配备和培训

实践表明,认真负责且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通用技术教研员对相应地区的课程常态化实施非常关键。一名优秀的教研员可以带动一个地区。应从政策上明确通用技术教研员的任职条件和工作职责,妥善解决教研员的兼职问题,同时切实加强通用技术教研员的培训,以避免目前一些省份通用技术教研员存在的“无事可干、无所作为、无处安排”的现象,以进一步发挥通用技术教研员的课程引领和教学指导作用。

2.建立健全通用技术教师培养培训的良性机制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应尽快在综合性师范院校、技术师范学院或者工科院校开设技术教育本科专业,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技术课程教师的来源和专业水平问题;建立通用技术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对通用技术教师培训实施倾斜政策,增加通用技术教师短期和长期班、面授班和远程研修班以及暑期的跟进式培训,逐步实施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化培训后的资格证书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应制定政策解决通用技术教师的编制、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资格认证等问题,尤其要尽快制订包括通用技术教师在内的技术教师职称评审办法,以切实建立通用技术教师的动力机制和专业发展机制。

3.妥善解决通用技术实践活动所需耗材、设备、经费问题

采取多种方式解决通用技术实践所需的耗材问题,可将其列入学校一费制收费项目或日常使用经费预算序列;强化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建设,进一步规范技术类课程教学装备的配备与招标,采取一定的资格和质量审查制度,严格把关,避免当前一些地区严重存在的技术装备与课程理念相背离的状况;加强通用技术装备及其使用经费的专项计划论证和财政经费预算,努力保证通用技术的物力和财力具有充分而可靠的稳定来源。

4.大力完善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和教育督导

对部分尚未落实课程评价的地区,建议将通用技术列入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同时,建议把含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在内的必修、选修学分情况作为高中生报考大学工科专业的参考材料,切实提高通用技术评价的规范性。此外,建立健全区域和学校通用技术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督导制度,为通用技术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保驾护航。

5.强化包括通用技术在内的技术教育科学研究

要使通用技术课程实施走向深入,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的专业引领和智力支持作用。目前,通用技术课程的科学研究迫在眉睫,包括中小学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技术教育规律的实践探索,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课程评价、装备建设、课程资源开发的应用策略等,都要进行深入研究。建议整合国内技术教育研究力量,设置基于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的技术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在教育部立项课题中给予政策倾斜,并加强海内外、国内外技术教育的学术交流,以提高我国中小学技术教育水平。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组组长

上一篇:留美本科热门专业浅析 下一篇:斑马为什么会有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