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环节与培养参与意识

时间:2022-08-15 11:54:22

浅谈教学环节与培养参与意识

【摘要】一堂课能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开讲、新授、课中、课尾”四个环节的设计和组织是否精巧。本文谈谈笔者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 参与意识

Discussed shallowly the teaching link and the raise the sense of participation

Chen Yonggui

【Abstract】Whether does a hall class promote the student to participation positively, displays its study the initiative key to lie in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o begin lecturing, to give, in the class, the class tail newly” four link’s designs and organizes whether exquisitely. This article chats author’s procedure and the experience.

【Key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RaiseThe sense of participation

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一堂课能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开讲、新授、课中、课尾”四个环节的设计和组织是否精巧。下面谈谈本人的做法和体会。

1.开讲激趣巧设疑

上课开始,教师以深动的故事、有趣的谜语、耐人寻味的操作实验、引入沉思的问题和情景等形式开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他门一开始就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我先出示6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人分得几个?再依次出示4个、5个、1个苹果,仿上设问,第三、四问自然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我乘机引入课题,这就是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的数学王国里的新成员――分数。通过这样的设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

2.讲中导学巧激思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变讲为导,采取多种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门主动进行学习,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例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时,教师一般采用“引探法”教学,能顺利地引导学生总结出“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但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学生容易受知识负迁移的影响(认为也是从个位数字的特征来判断),因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减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在教学中就按照学生可能发生的定势思维,创设了以下的问题情景:你能判断43、63、93、103、106能被3整除吗?虽然学生的判断意见不同,但仍有一些学生认为以上各数能被3整除。这时我再让学生进行试除验证,结果他们发现只有63、93能被3整除。这样学生自然产生了疑问:根据个位数字的特征(是3的倍数)来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怎么行不通了呢?在学生有疑需解时我再顺势创设问题情景:能被3整除到底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去探索吧!这样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课中活动巧安排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保持注意时间短的特点,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精神不振,思维不活跃的现象。这时教师应巧妙安排活动,寓教学内容于活动之中,既让学生的大脑得到适当的调节,又让他们在“玩”中巩固所学知识,在“动”中长智慧,在“乐”中增添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倍数和约数”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倍数和约数的概念之后,利用学生的“学号”,要求同学们记住自己的学号,然后问:“哪位的学号同时能被3、4整除的最小两位数起立”(教师板书12),仿效接着问,学号是12的约数的起立,学号是12的倍数的起立(让起立的同学先说出自己的学号,其他同学评判)……

4.课尾存兴巧延思

一节课的末尾,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或设置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索回味,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下一课时内容的兴趣,做到“收课而不收思,课结束而兴味犹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和发展。例如“年、月、日”的教学末尾,我指出有的同学想问为什么公元整年份数是4的倍数才是闰年呢?宇宙之间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课后希望大家在《十万个为什么》里寻找答案。

上一篇:让语文“写作类”作业成为学生常规作业 下一篇: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