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中职语文教育的价值使学生学有所获

时间:2022-08-15 11:45:13

挖掘中职语文教育的价值使学生学有所获

中职语文教材大纲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侧重于读、写、听、说和思维等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从我们中职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来看,存在的缺点却引人深思: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中职语文在学生心目中之所以微不足道呢?究其因,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它的认识不够,以为语文对他无足轻重。因此,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应如何挖掘其价值,使学生学有所获,使教学更有其现实意义,已成为我们职教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下面我就本人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浅谈个人看法。

一、思想价值

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是一般教学原则中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具体应用。而前面提到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正因为这样,这些学生往往有一种自卑感,缺乏上进心,造成学习散漫,思想素质低下。对这部分学生,若教育不当,则成害群之马,犹如一枚定时炸弹随时可以爆发。而这样的学生将来毕业后又如何顺利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呢?因此,面对学生的这些思想实际,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授业”“教书”的同时,必需还要强调、突出“传道”“育人”。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从教师本人以及作家作品〔介绍作者生平人格、探讨挖掘作品主题〕两方面实现。这对于思想淡薄的学生来讲无疑起到双管齐下。

因此,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可以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感、紧迫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对学生还可以进行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法纪观念的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二、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这也是一种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我在教《土城公园》一文时,其中有一段关于儿子眼中的土城公园描写,语言优美,充满了童真童趣。事实上,土城公园只是由一段旧城墙围成,里面长满杂草,可以随意出入的一个不起眼的公园,从这经过的大人们从未止过步。但在肖铁眼里却是那样的美丽:它是一个五颜六色的野花世界,一个充满乐趣的昆虫世界,一个令他浮想翩翩的童话世界等等。那么,怎样使学生领会里面的那种情趣并让学生明白导致大人与孩子对同一事物看法不同的原因呢?在分析时,我首先创设情境,让他们说说自己童年的乐园和趣事。很多同学马上神情兴奋起来,在下面交头接耳、手舞足蹈,有的甚至禁不住,大声讲起来:“捉迷藏、摸鱼、扮家家”。有位同学在课堂上还即兴描述了他的童年天堂:“我的童年天堂是我家屋后的一座大山,它像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山里有清泉,淙淙而流,山中开满了野花,饿了我们还可以采摘野果,在山上,还可以尽情的玩捉迷藏,常常到了天黑,我们都不愿回家,为此经常受到父母的责骂。”尽管他所说的景色事件与文中描写不同,但是我相信,那种对自己儿时天地的喜爱之情,已在他心里汩汩而流了。于是我趁机追问:“你觉得你的童年天堂美不美?如果美的话,为什么父母会骂你们呢?”学生思索一下回答说:“当时觉得美,现在又觉得一般,但那种回忆感觉美。父母骂我们主要认为这些野花野草没什么好玩的,反而使我们弄的浑身脏兮兮的,还要替我们洗衣服,所以不喜欢吧。”“导致这种对事物美的不同感受,原因何在呢?”有同学分析说:“因为在我们小孩子眼中只要东西好玩有趣顺眼刺激等等就行,而大人考虑的因素就很多。”他甚至补充例子说,他们一家上街买衣服经常闹矛盾,因为大人喜欢的颜色太老气他不喜欢,他喜欢的卡通衣服大人觉得很幼稚又不会买。讨论至此,我觉得该把这个涉及到审美的问题总结一下。于是我告诉他们,美其实有很多种,有外在的,有内在的。而我们对它的感受会随着年龄、心境、经历等等发生价值上的改变,从而影响审美。因此,通过这样的情境引导,我想学生应该不仅可以理解肖铁笔下那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土城公园,而且能够正确理解现实中存在的审美差异。

(二)读写体味

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这条途径,适当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感悟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多种美。通过朗读一些美文佳作,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多方面的感知教材,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语言美,同时也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使文章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从而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够多方位地感受审美对象的美。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认真指导学生朗读,可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特别是抓住课文中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让学生体会语言美的同时,还感悟到其他的诸如人格美、自然美、生活美等等。《土城公园》中在儿子的日记中,还有一段是肖铁放飞七星瓢虫的感受,写得很美。我首先引导他们联想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场景,开始大家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有同学小声的讲,有点象夜幕降临时萤火虫漫天飞舞的感觉。同学们听了都开怀大笑,调皮的说:“对,这好象在放飞月亮呢!”当我叫大家把这一段再一起朗读时,同学们读得深情并茂,仿佛沉浸在自己的童年之中。尤其是读到“如果是七星的,我就一只只捉来,攒到一大把,张开手向天空一扔,就像放飞了星星,放飞了一颗颗红色太阳。天便红了脸也红了我便醉了,醉在漫天飞舞的瓢虫之了……”。有的同学还边读边伸出双手做出放飞状,还有的同学反复朗读最后一句,仿佛他真的醉在其中一样。甚至在后面的作文中有同学专门结合这篇文章写了一篇《回味我的小天堂》,文中反复引用到这样一句话“天便红了,脸也红了,我便醉了,醉在漫天飞舞的瓢虫之中了……”。在这里我想学生不仅透过文字领悟到肖铁放飞七星瓢虫这种场景美,同时还形成一定的审美标准,并把这种美的感受辐射到自己的生活中来了。

所以,通过学生自己听说读写的反复体味,我觉得语文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具有发现美的眼光,从而感同身受。

上一篇:高中化学课堂研究性学习 下一篇:拿什么来和你交换,亲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