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务理论体系探析

时间:2022-08-15 09:41:21

我国财务理论体系探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资产评估执业风险的界定,分析形成执业风险的原因,来提出规避资产评估执业风险的合理化措施,从而以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财务理论

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一种与之相对应的财务理论,至少应涉及三个根本性问题:其一,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其二,贯穿理论体系基本线索是什么?即如何将财务理论的诸要素有机地贯通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其三,如何以特定的核心概念为起点,以一定的基本线索为导向,来具体设计理论体系?

上述三个问题之所以具有根本性意义,原因在于: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明确的核心概念,否则,就缺乏应有的逻辑起点,并随之成为无源之水;同时,缺乏明晰的主线加以贯通,各部分之间就失去应有的联系,因此无法成为一个有机体系。在明确核心概念和基本线索之前,要具体地构建财务理论体系,是非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

从逻辑结构上讲,要构建科学的财务理论体系,首先应确立理论体系中起铺垫作用的核心概念。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是整个财务理论展开推演的起点,如果模糊不清,由此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必然缺乏逻辑性和缜密性,因此确定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是构建社会主义财务理论体系的首要着力点。就推定财务理论核心概念的方法而论,如果先入为主地框定某一概念为财务理论的核心,显然无充足的理论依据可寻。因此,要科学地确认社会主义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还应探究其基本属性。

作为社会主义财务理论核心概念的理论范畴,应具备以下几个属性:其一,它首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财务理论是经济理论的要素,财务学也曾经是经济学的一个因子。既然财务理论脱胎于经济理论,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自然具有经济理论的烙印,与经济学范畴有不解之缘。只有以特定的经济学概念作为财务理论的核心,才能解决财务理论与一般经济理论的对接或联接问题,否则,就必然出现这两处理论在逻辑上的错位。其二,它应是一个内容丰富能表现出财务学的概念,必然是一个在逻辑上起铺垫作用的综合概念。它可以明确界定财务学科范围,而且又是财务理论体系的“细胞”,隐含了该科学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因此,内涵必然是丰富的,外延必然是广阔的。其三,他应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概念。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来构建财务理论体系,决定了体系中的主要概念必然与市场经济相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首要的、根本的,财务的一切活动是为市场机制充分而有效的动作开创必要条件。在新的财务实践背景下,社会主义财务理论体系的构建始终应围绕促进市场经济的创立、发育和发展这一中心来展开,对该体系中核心概念的推定亦不例外。否则,就难免落入传统理论的俗套。

基于以上要求,“本金”应是构建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首先,确立本金作为建立社会主义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先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本金概念。本金是进行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垫支资金,它从货币资金垫支开始,经过运用、耗费、收入、分配几个阶段又回到原垫支的货币资金形态,并在这一过程中带来资金的增值。因此作为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本金是能够带来增值的价值,增值是本金内在的本质要求,同时本金的生命还在于其流动性,只有流动,才能增值。其次,作为经济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商品,而企业的财务活动就是建立在对本金的增值性和流动性这两个最基本的基础之上的,即对本金的经营。因此本金是财务经济领域特殊的商品,选择本金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理论体现的出发点无疑是可行的。第三,本金是区分财务资金、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保险资金的依据。资金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财产物质的货币表现,其外延是广泛的,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财政资金、信用资金、保险资金、财务资金等,但财政资金、信用资金、保险资金是社会分配与消费领域的资金,处于物质生产和流通以外,所体现的资金运动是收入与支出、存款与贷款等的矛盾,不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的矛盾;而财务资金是以生产和流通领域服务的资金,具体从本金的筹集和取得开始,经过运用、耗费、收入、分配几个阶段又回到本金的运动形态,在运动中带来资金的增值,是本金的投入与收入的矛盾。第四,体现了财务的本质。财务本质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并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物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本金的筹集、运用、耗费、收入与对收入的分配活动。第五,明确了财务学科的范畴。财务的本质决定了财务的特殊矛盾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的对立统一。本金的投入是取得资产收益的前提,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资产的收益的取得又是投入本金收回的前提和本金增值的前提。要使本金投入后获取收益,必须取决于经济组织与财务活动的有效性和社会环境的合理性。如果这两方面的条件出现障碍,则可能发生有本金投入而无收益,或者投入多而收益少。要使财务内在矛盾的两个方面能够统一,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从宏观上制定正确的财务政策和制度,从微观上进行财务有效的组织。同时,这一表述也说明了本金投入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资产收益,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可见,本金成为财务的核心概念是成立的。

在确定社会主义财务理论体系核心概念的前提下,财务状况最佳与财务成果最大的财务目标应是社会主义财务理论体系的主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主体,拥有经营自和理财自。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即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财务工作应该为这一目标服务,但是财务管理又有它自己的特点,研究确立企业财务目标,除应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外,更多地应从财务本身的特点出发。面对风云迭起的各种市场,企业理财活动较之过去更为复杂。从企业外部来看,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及时了解各种市场动态,抓住机遇,避免风险,以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从企业内部来看,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又需要不断强化内部管理,降低各种消耗,灵活调度各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企业偿债能力,提高企业获利能力。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一方面运用各种理财手段,围绕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财务运作,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财务要独立自主地进入金融市场,组织各种财务动作,选择适当的筹资、投资方式,谋取经济效益。但评判财务活动的履行实绩,根本准则是财务状况与财务成果最大。

优良的财务状况意味着企业有良好的财务信用,在不同时期都保持着较优的财务结构和企业债务负担相适应的偿债能力,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的前提和条件;财务成果最大是因此它是一项综合性经济效益指标,能直接反映企业最终财务成果,体现企业经营目标。因此,企业财务的各项工作都应该紧紧地围绕财务状况最佳和财务成果最大的财务目标展开。认识财务目标,是构建财务运行机制的方向和标识,是选择理财手段的标准,是财务事先明确任务、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依据,这一财务思想始终贯穿于企业理财的各环节、全过程,财务状况最佳与财务成果最大,同财务理论诸要素紧密相关,只有运用这一线索才能将这些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在这一主线的引导下,对个别要素作出较为全面而又透彻的分析。

以本金为起点,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即可界定财务的本质,功能及其规律性;以财务状况最佳与财务成果最大为主线,即可分析财务在企业筹资、投资等微观行为领域中的作用及其财务行为的制约因素。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财务理论体系包含的内容有以下三个部分。

1、基础理论。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财务概念群按其内在逻辑关系排列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财务本质、财务对象、财务职能、财务假设等理论要素。财务基础理论是财务理论的根基和出发点,是对实践中的财务来源、研究客体的基本要求的理论总结,决定财务学科的性质,反映出财务的客观属性及其规律性,是建立财务行为理论和约束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2、财务行为理论。是对财务工作进行操作和管理的跟踪性描述,是在财务约束理论指导下,为实现财务状况最佳和财务成果最大的财务行为所遵守的规律和运用的方法等诸要素理论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财务筹资、投资、耗资及收入与分配的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财务预测、决策、控制、分析方法理论。鉴于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极端重要性,本部分应对国有企业的财务动作问题作出全面的阐述,在一定意义上,国有经济宏观财务问题既是财务理论的一个难点,亦是使财务理论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方面。

3、财务约束理论。是为了实现财务状况最佳与财务成果最大的目标,由一组相互联系的约束理论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财务法规、政策、财务管理体制、财务人员管理原则、财务组织原则等理论要素。是引导财务工作向特定方向发展的行为机制,涉及财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财务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延伸,是财务行为理论正常运行的保证。

上一篇:浅析IPD模式下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 下一篇:试论供电企业客户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