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的创新多维审视

时间:2022-08-15 09:01:54

后危机时代的创新多维审视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更是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基础,全面步入建设纺织强国新时期的关键年。增强创新动力和发挥创新榜样的带动作用,对于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在科技进步、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开拓市场、公共服务、优化产业布局,全方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 杜钰洲

时至2010年,金融危机的阴霾已是渐去渐远,回望那些在危机中岿然不动,甚至逆势而上的企业,无不是对于创新的勇敢践行者。进入后危机时代,人们相比以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创新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行业的重要,此时的创新也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口号,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诠释与内涵,开始被更多的人落实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甚至融入到企业的灵魂之中。

但我们仍需要榜样的作用。

日前,“2009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大会共评选出20位在业界具有榜样性质的创新先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们的创新思考与践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这个时代对于创新的最佳解读。

本刊特别选取其中八位创新企业家与教育工作者,凝练其创新思考点,以飨读者。

上榜人物:尚钢

武汉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创新思考点:回归“纺织”

在众多行业院校纷纷去行业化办学的背景下,尚钢明确提出“武汉科技学院的办学必须坚持纺织服装特色,走纺织特色发展之路”的办学理念,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创新和提升。最近,经教育部的正式批文,武汉科技学院正式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正是其办学思路的体现。

他提出,学校要在改革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提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多年来,坚持走纺织特色之路不动摇,始终做到三个依托。第一,依托行业协会对学校的支持和指导。第二,坚定不移地依托纺织作为学校的特色。第三,始终依托纺织创新人物,发挥其在纺织行业和学校发展的领军作用。

在尚钢的倡导下,学校创新“三大人才平台”,团结和汇聚了以17位楚天学者和阳光学者为代表的国内外一流纺织科技人才。除此之外,学院还构建了以纺织服装为核心的立体化、层次化的科学研究体系。重点建设了“纺织新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纺织服装数字化中心”等一批开放性学科研究基地,催生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

除贴近行业需求,积极培养专属人才外,武汉纺织大学还积极与全国各地纺织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09年2月,学院与山东如意集团合作研发了“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徐氏如意纺),并组织创建了中国“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科技创新联盟。2009年6月,牵头组建了“中国苎麻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与互动,不仅使合作方企业的产品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使得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了真正的产品。

上榜人物:吴文宏

浙江中纺腾龙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长

创新思考点:专业市场升级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吴文宏不仅着手组建了杭派女装商会,创建了杭派精品服装市场、新杭派休闲城,还策划实施了“杭州女装中国万里行”等相关推广活动,对杭州服装品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自己参与的中国纺织服装发展的后15年中,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专业市场建设,二就是组织广大的中小品牌企业闯天下,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其本人作为专业市场的建设者经历了从初级到中级,直至现在力求通过创新使之步入高级阶段的过程。

吴文宏认为专业市场升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包括房地产的迅猛发展,对商场、旧的商业模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新一代的专业市场、商业销售平台大量建设,作为终端销售平台,就必须要有多方面的创新,要先人一步,想企业所想,了解企业所需,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2009年10月20日,总投资达10亿元人民币,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杭州市政府共同打造的集信息、商贸、展示、交流、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型服装商务中心――“中国纺织服装信息商务中心”开业,成为杭州地区专业市场建设标志性项目。其间凝聚了吴文宏的诸多心力。

目前,该中心已有10多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下属机构,600多家服装品牌企业和30多位设计师入驻,2009年,其店铺出租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其五大服务功能有力促进了杭州及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推动了中国服装产业全面升级。

为进一步为入驻企业提供贴心服务,2009年11月13日,“中纺大讲堂”亦在该中心正式启动,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近距离感受品牌,为入驻企业提供从进场前期到进场后的一条龙服务。

上榜人物:陆亚萍

江苏亚萍集团董事长、总裁

创新思考点:构建专属终端渠道

上世纪80年代初,陆亚萍以10块钱艰苦创业,用一把尺子加一把剪刀,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如今,陆亚萍不仅被誉为两个大王,一个是“花布大王”,一个是“被子大王”,还直至进入了百货零售业。

之所以取得如今的成绩,陆亚萍认为有两点需要被重点提及。一是对于完整产业链条的构建。亚萍家纺以品类众多知名,其家纺品种就有多件套、四件套、三件套、被套、床盖等几百种款式,这可以说是与其完整的产业链条密不可分的。目前,亚萍家纺已拥有配套的纺织企业和印染企业,从产品的研发、纺织、印染、加工,到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稳健的产业链。二是对于百货商场的成功收购,以此建立起了“亚萍”专属的终端渠道。通过这些零售渠道,亚萍集团的纺织品、家纺产品、服装等得以以自有品牌的方式进入终端市场。

就以上两点,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魏林认为,对家纺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一种借鉴。首先是其打造完整产业链的做法,有助于形成一种成本优势;其次,家纺产品在终端店铺占用面积较大,很多家纺品牌都面临怎样很好地将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和消费者产生互动的问题,而亚萍集团通过收购商场无疑将这一难题化解,用创新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上榜人物:郑敏泰

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

董事局主席

创新思考点:节能环保

作为山东省首家节能环保工业园,由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创建的安莉芳(山东)工业园是地源热泵与节能工业集成技术的示范工程。据计算,使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每年可减少燃煤5000余吨,减少向大气排放污染物300吨,可以集中供暖、制冷和供生活热水,节能达70%以上,比传统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效率高40%以上。

不仅如此,在郑敏泰的带领下,安莉芳还积极投入研发。

2009年,在研发上取得了26项新研发成果,其中新专利8项,新模具开发14套,新工艺4项,这些研发成果在实践中取得的研发成绩较其2008年增加了73%。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女性内衣的领军品牌,多年来,安莉芳一直积极专注于推动中国内衣行业的发展,2009年末,郑敏泰更是以个人名义,向“纺织之光”基金会捐献1000万元,设立了郑敏泰针织(内衣)基金,用于中国内衣的设计创新、技术创新、专用设备研发、流程标准化改造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等专项研究开发。据悉,将内衣的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及产业改造从纺织产业中独立提取出来,并成立专项研究项目,在国内尚属首例。

上榜人物:赵焕臣

山东岱银纺织服装集团

董事长、总经理

创新思考点:差异化战略

岱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其创新,坚持走差异化路线的成功。仅2009年,岱银就先后研发了纱、布、毛呢、服装新品150余个,其中80多个品种实现了批量生产。此外,持续加大对竹节纱、包芯纱、交捻纱等特殊品种的开发力度,以此形成自己的产品特色,不仅获得了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在一定程度上还规避了市场风险。依靠此战略,不靠批量,岱银在金融危机中其毛呢业务赢利就达近600万元。

在此基础上,岱银还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全力打造“岱银”、“雷诺”产品的精品形象。2009年受危机的冲击,高档西服在国外的销量受到了影响,而“雷诺”坚持走差异化道路,做起了国外的职业装、学生装,包括一些休闲户外服装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赵焕臣积极实施市场创新,面对新形势,提出“市场就是工作现场”的经营理念,按照“产品零库存”和“原料合理库存”的目标,立足自身优势,全面搞活市场营销。面对危机,岱银集团还不断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知名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和先进管理方法,建立起了一套系统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成为了山东省首家通过“国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认证的纺织服装企业。

上榜人物:陈其新

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新思考点:三级目标创新体系

“没有创新就没有泰坦的今天。从1992年进入纺织行业,泰坦不断创造新的产品,特别是去年,在金融风暴冲击的时候,正是我们的创新产品抵御了风暴的袭击。”谈及创新,陈其新颇为感慨。在其公司,泰坦建立起了三个目标层次的创新体系。第一层次是面向企业内部,重点是优化工艺过程,精化制造技术;第二层次是面向市场和客户,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要求;第三个层次是面向未来,重点开展纺机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更先进的纺织机器设备。为此,其公司还积极培育三支队伍,一是能独挡一面,具能工巧匠的员工队伍;二是以公司省级技术中心及各制造部的技术部门着重产品开发和改进提高的技术人员队伍;三是具有专业知识、勇于开拓、永不言败,遍布在各地区的营销队伍。

作为中国第一个研发成功倍捻机的企业,如今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已有20多支产品投向市场,其中8项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先后形成了加捻、棉纺、织造等三大纺机系列产品,其转杯纺纱机、喷气纺纱机、高速剑杆织机等设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设备先进水平,制造的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出口至国际市场。

上榜人物:王桂波

新郎希努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新思考点:独树一帜的售后

新郎希努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为发展主线,坚持走品牌发展经营道路,2009年,结合自身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了“广结盟、迅扩张、做精品、争高端”的发展经营战略,加大了研发力度,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占到其年销售收入的3%左右,并着重应用于对高档新产品的研发,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

此外,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在业内具有创新性和领先型的营销策略,包括以旧换新、三件套、量身定制等,特别是在售后服务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在全国第一家提出西装终身免费干洗的售后服务,提出只要是新郎希努尔的西装,在全国范围内的任何一家加盟店,消费者都可以无条件地享受免费干洗服务。

虽然为支撑这一业务,公司每年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让利于消费者,消费者就会再次光顾门店,对新郎希努尔服装的二次销售无疑具有提升作用,近年其公司的迅速发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便得益于此。

2009年,公司在现有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又创新性的推出了网上销售、VIP高端客户、股份制加盟等创新营销模式,进一步扩大了其公司的销售网点数量和市场分布。

上榜人物:刘子斌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创新思考点:专业化、差异化并重

作为全球最大的高档色织面料供应商和全球顶级品牌衬衫生产商,2009年,鲁泰在其总经理刘子斌的带领下,依靠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克服了市场竞争加剧、订单质量要求苛刻、交期缩短、价格降低等诸多不利因素,走出了一条基于纺织又超越传统纺织的科技兴企之路。2009年其营业收入达到48.6亿元,实现利润6.76亿元,利润率13.9%。

谈及成绩的取得,刘子斌认为与公司战略密不可分,多年来,鲁泰一直坚持走专业化和差异化的战略,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情况下,公司生产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设备利用率达到100%。对此,鲁泰主要有三大做法。一是高投入。鲁泰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占到其销售收入的5%以上。二是练内功。公司在技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鲁泰纺织服装工程研究院,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工作。不仅如此,鲁泰还先后通过合资、上市等方式融资,积极推进纺纱、织布、漂染、整理等关键工序的装备升级改造,并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现了装备升级。其三,重合作。多年来,鲁泰先后与青岛大学、东华大学、瑞士科莱恩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科莱恩公司共同成立的“鲁泰科莱恩纺织染整技术研究中心”,更是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形成了生产、研发“直通车”,为引领中国色织面料最新流行趋势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网上购物永远不会代替传统商业 下一篇:百家争鸣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