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高校转制后影响本科生源的因素及其对策

时间:2022-08-15 08:45:00

军队高校转制后影响本科生源的因素及其对策

【摘 要】招生宣传工作是院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校的生源质量又是宣传工作效果的直接体现。有着60年建校历史的南方医科大学,前53年军校的办学经历,从军校到地方院校,学生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军校招生到地方院校招生,无论从学生的性质和招生宣传的方法、技巧都发生重大改变。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吸引组织优秀生源是摆在转制院校招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关键词】转制 生源 宣传 对策

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第一军医大学于2004年8月退出军队编制,移交广东省管理,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由一所军队重点医科大学变为省属全国重点医科大学,转制意味着学校将发生重大变革,挑战和机遇同在。就招生工作来说,遇到的突出问题是生源问题。招生人数多了、对象变了,社会对转制后的南方医科大学还有一个认识、接受的过程。

一、影响生源的因素

(一)考生熟悉第一军医大学,但不知道南方医科大学

人们述说起第一军医大学,充满着信任、向往的情感。而南方医科大学由于是转制的产物,了解它的人微乎其微。考生及其家长来电咨询招生事,首先就是问“是不是第一军医大学?”,当被告知是“原来的第一军医大学,现在改称南方医科大学”时,90%的来电者流露出怀疑的态度,有的怀疑打错了电话,更有甚者怀疑“南方医科大学是民办学校”。此情况在转制当年特别突出,此后,随着学校年复一年强劲的建设、科学的宣传,正确认识南方医科大学的人越来越多,但误解、怀疑还不时出现,特别是西北及东北地区省份的考生和家长,凡是来电咨询,尽管接电话老师表明是“南方医科大学”,部分来电者还是要问一句“是原来的第一军医大学吗?”

(二)转制前完成招生计划有制度保证,转制后学校品牌和专业起决定作用

转制前招收的学员来源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部队推荐加考试,先是推荐,符合基本条件者,再参加考试。推荐人数由总部下达各军区、军兵种,后者再向下细分,并要求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完成,计划性特别强。另一部分是从参加高考的考生中录取,通常放在提前批录取。转制成为省管地方高校后,报考者清一色是地方高中毕业生。考生有自主选择高校、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全国有一千多所高校可供选择。高校完成招生计划的程度取决于考生报考本校的热度。大多数考生向往名牌高校、热门专业,对刚刚转制的南方医科大学本来就不了解、不熟悉,报考人数有限在所难免。

(三)转制后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报考人数增加的幅度却不大

转制后,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对南方医科大学寄予厚望,希望南方医科大学发挥军校的优势,为地方多培养医学人才,学校也希望通过增加招生人数,通过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学校实力,扩招已不可避免。转制当年招生500名,此后逐年增加招生计划,2011年招生达3800人,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高校希望报考的人数越多越好,但考生是否选择该校则有多种因素,除了品牌就是专业。如上所述,南方医科大学在没有被全国考生及家长认可的情况下,报考人数将会在低水平徘徊。

(四)转制前后招生专业大不相同,非医学类专业是冷门

转制后,国家和学校发展需要,当年就新增了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等专业,之后招生专业数年年增加,涵盖工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这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的需要。然而,大多数考生报考医科大学是基于学医的强烈愿望,表现在超过90%的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是医学类专业,非医学类专业的存在,给考生报考院校志愿蒙上了阴影。据统计,新生放弃报到最多的一年,其中非医学类专业在80%以上就是例证。非医学类专业拖了招生计划、新生报到数的后腿。

二、吸引量足质优生源的对策

(一)通过宣传介绍,使考生认识南方医科大学

转制后,学校通过组织全校大讨论,回顾发展历程,总结出办学的两个“特色”:坚持中西医、理工医、产学研“三结合”办学模式;弘扬军队光荣传统,培育优良教风学风。确定了学校总体发展目标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

转制后的南方医科大学不但全面继承了第一军医大学的优良传统、办学优势,更因得到省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办学的步子更加稳健、扎实。

(二)多途径、多形式、广覆盖进行宣传

一是选择最权威、对考生影响最大的媒体进行宣传。2005、2006年学校主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两次做客中央电视台“高考进行时”栏目,介绍学校,回答考生的问题;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招生部门主办的报纸、招生刊物上刊登介绍学校的资料;学校招生网全年开通,适时更新内容;每年5月至7月联合省地市宣传网络进行宣传。

二是组织宣传队伍。有两种形式:一是每年从全校机关干部、教师中遴选熟悉学校历史、熟悉本专业有关信息、关心学校建设、政策性强、表达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宣传组,经过培训,赴有关省市区参加当地举办的招生咨询会及走进中学面对面向毕业生宣传。二是每年寒假前号召在校生自愿组成招生宣传小组,寒假期间携带宣传资料回母校向即将毕业的高三年级学生进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编辑、发放宣传资料。每年的招生计划确定之后,立即编写招生简介,印刷成册和单张宣传单,邮寄给全国数千个重点中学。

四是组织校园开放日。每年高考之后选择适当时间举办校园开放日,所有院系、专业摆摊接受考生及家长咨询,开放重点实验室、图书馆、校史馆、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教学馆等场所供自由参观,学生社团拿出看家本领展示学生奋发向上、自我发展的良好素质,以此给考生美好的印象。

五是召开中学校长联谊会。首届南方医科大学中学校长联谊会于2006年召开,每年一次,邀请重点中学校长、教务主任前来参观交流,向中学领导介绍南方医科大学发展状况、招生信息,经过协商签订优质生源基地协议书。联谊会在高校与中学之间架起一座信息之桥,互通有无,有利双方发展。

(三)宣传要为考生着想,获得考生信任

年年招生,年年情况似同又不同。比如招生中出现的“大年”“小年”,考生志愿过于集中,一心想报热门专业而忽略高考成绩在全体考生中的排名等等。考生与高校在招生方面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一大批考生报考志愿处于盲目、听风的境地,特别是农村边远中学、信息落后中学的学生。招生宣传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宣传和号召,招生宣传针对性强、政策性强、涉及人多,关乎无数考生的切身利益、终身大事,必须实实在在,用政策和良心指导考生填报志愿。

一是设身处地想。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是第一次面临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点,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选择学校和专业志愿也非常关键,在决定考生前途、命运的志愿选择时,一个个心情紧张、忐忑不安,甚至因与家长意愿不合影响家庭团结。考生对招生老师充满信任和期待,此时招生老师的一句话就可能对其带来截然相反的结果,因此,要站在考生的角度为他们答疑解惑,而不是只为学校利益、为完成招生任务误导考生。

二是实事求是讲。这里包含两点:一是宣传学校要实事求是。招生宣传绝不是忽悠,是对实际情况的表达。二是指导学生填报专业志愿要实事求是。考生的普遍心理是希望考入心仪的高校、满意的专业(满意的多数是热门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对成绩一般、非要报热门专业的考生,首先要让他冷静下来,劝其放弃已有想法,选择不太热门的专业,根据其成绩提出专业志愿建议供学生参考

(四)熟知国家、学校招生相关知识,做到答问得体、热心热情

大量来电、来函、来访,所问问题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招生宣传人员要熟知相关知识,做到对答如流、简洁明了、态度诚恳,使听者有找到知音的感觉。对一些希望老师按其考试成绩给予填报志愿的意见的咨询,老师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能搪塞、不能含糊,热心热情反映大学的精神风貌、为人处世的基本素质,否则,一句不得体的话语就可能失去一个或多个考生报考。

学校自2004年从军队院校转制为地方院校,招生工作经过7年的学习和探索,在招生宣传方法和技巧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学校本科招生计划逐年增加的背景下,招收的学生质量也得到不断的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的影响力得到了广大考生及家长的认可。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对城乡教育公平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