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艺术的特点及其在现代服装上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15 03:53:46

汉绣艺术的特点及其在现代服装上的实践研究

摘要:汉绣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手工艺品种之一,要想将汉绣进一步发展与保留,势必要将汉绣品种的种类进行进一步更新。文章分析了汉绣文化的特点,结合目前服装行业,将传统汉绣文化与现代服装相结合,研究创新汉绣产品,对发展研究汉绣艺术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汉绣;针法;图案;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志码:A

The Art of Han Embroide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Clothing

Abstract: Han embroidery is one of the handicrafts in the list of protected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further develop and preserve Han embroidery, the species of Han embroidery need to be update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n embroidery culture and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lothing industry, it discusses how to combine traditional Han embroidery with modern-style clothing, offering certain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 of Han embroidery art.

Key words: Han embroidery; stitch; pattern; fashion design

汉绣是湖北地区发展起来的绣种,以荆州、武汉、洪湖地区为主,以绣者自身想象并创作的图案为主,作品颜色鲜艳亮丽。汉绣的特点在于绣者对传统的纹样和图案或人物理解后,进行了吸收并再次创作。

目前,汉绣新产品的研发进展比较缓慢,多数汉绣产品以图案挂幅作品、丝巾绣品、布包、佛教用品为主,精品的汉绣作品仅局限于汉绣的挂幅作品、佛教的人物刺绣,其余的如包类、丝巾类等大部分可复制性高,价格低廉。汉绣在服装上的运用更是少得可怜,作品的款式也是以传统式的改良式旗袍为主,可穿性与实用性较少,这使得汉绣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汉绣这门工艺的传承不仅仅停留在绣工上,也应该有新的突破。为了让汉绣得到更多群众的接受,同时也为了研发新的汉绣产品,在现代款式的服装上进行汉绣的刺绣是一个尝试,也是开始。本文从汉绣的特色针法开始研究,在汉绣图案上找到适合现代服装纹样的种类,并尝试在现代服装上进行运用,探索将汉绣的技艺在高级定制服装上的发展,希望将传统文化注入新生的力量。

1汉绣与其他绣种的区别

1.1汉绣的传人在选择上尤为不同,且有传男不传女的历史

据汉绣第四代传人任本荣老先生口述,汉绣与其他以女性为主的、以女红见称的绣种的区别在于,它更倾向于男性技工,困难的、复杂的针法都在男性技工的手中,所以汉绣发展到现在也就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毕竟现代男性从事这种工作少之又少。

1.2汉绣的图案及颜色更接近民间平民老百姓,讲究夸张不写实

汉绣绣品的图案与其他绣种写实逼真的效果不同,通常汉绣讲究将现实的图案纹样进行再次设计,并且图案更抽象和夸张。汉绣绣品的绣线颜色以红、黄、绿、蓝等亮色为主,浓墨重彩,对比浓烈,颇具乡土气息。汉绣的纹样有梅兰竹菊、人物花鸟,也有佛教文化的驱邪接福和对未来生活向往的吉祥如意的图案纹样,这些图案纹样接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体现出汉绣文化与其他绣种为达官贵族服务的不同之处。

1.3绣的针法讲究集百家之长,并保留自己的特点

汉绣针法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地域性的绣种的针法技艺,将百家之长吸取熟练运用后,也发展了自己独特的针法。汉绣通常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这就是汉绣所具有的独特“齐针”。绣品多从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

网格针法也是具有汉绣特点的针法之一。通过丝线针法打出格子,在格子中铺满绣线,体现出非凡的视觉效果(图1)。

塑绣是将图案立体化,先在绣品图案里面进行填充,在填充物的外面进行刺绣,使图案更立体化,效果更完美。

蹦针是汉绣的创新针法,将图案做成整齐的纹路,针线边缘犹如尺比划过的整齐、平板。板指刺绣艺术中丝理方面的审美特点,通过丝线排列留下的痕迹,表现边界分明、平整光亮层次丰富的效果。

1.4汉绣的产品种类更具生活化特点

在明清鼎盛时期,汉绣产品主要分3类:生活用品、装饰品及敬神赛会的礼仪用品。20世纪80年代,汉绣产品已由原来的民用小绣品和少量古典戏剧绣服,发展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床上用品、房屋装饰品及服装服饰等多个品种。

1.5汉绣艺术具有长江流域老百姓的文化及性格特征

汉绣具有湖北一带的人文特征,比较质朴,雅俗共赏,而且粗狂豪放。武汉人讲话大大咧咧,嗓门粗大,泼辣热情质朴。朴是拙朴、朴实无华、古朴、质朴、淳朴之意,是汉绣风格艺术在整体上所呈现的具代表性的独特面貌。粗用来表达粗犷、泼辣、豪放的汉绣艺术精神气质,这是在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楚文化熏陶下形成的。俗是内容上反映民间百姓的现实生活和愿望,形式上满足市民阶层、欣赏品味和喜好,最大程度满足了大多消费群体的审美情趣。

1.6汉绣艺术品通常在图案设计上也不忘书法与绘画技艺结合的特点

在美学家眼里,汉绣艺术品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这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汉绣“字中有画”的独特韵味比较突出的是“平金夹绣”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2汉绣艺术在现代服装上的运用

近代以来,汉绣产品已由原来的民用小绣品和古典戏剧绣服、佛教绣品发展到与生活相关的多个品种,在2013年,汉绣大师杨晓婷将汉绣技法运用到服装上,款式以礼服、传统样式为主,这也可说是汉绣产品创新的开始。

汉绣艺术发展到今天在形式上也有诸多限制,要想将汉绣进一步发展保留,势必要将汉绣品种的种类进行进一步更新。现在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势头较好,更多的人们喜爱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定制的精品服装。在服装行业发达的欧美国家,高级定制常常是与刺绣密不可分的,而国内人们对刺绣的认知仅仅局限在刺绣画、刺绣摆件等物品上,将现代款式的服装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可以有效保护非遗文化产业,并得到汉绣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在设计创新和文化上有所发扬,并推动汉绣新产品的开发。

目前汉绣产品从开发类别看,实用性强、大众化的汉绣产品较缺乏,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附加值有待提升。汉绣销售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区域性较强,客户类型较为单一。从调研情况看,武汉汉绣市场产品售价从几十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而苏绣名家绣品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所以,汉绣产品目前在武汉乃至全国有巨大需求空间,将汉绣艺术产业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汉绣,欣赏汉绣文化。

2.1汉绣艺术在现代服装上的设计构思

2013年,武汉商学院将汉绣引进大学校园,聘请汉绣第四代传人任本荣及其女儿任炜为汉绣教师,将传统的汉绣文化与服装挂钩,成立了汉绣专业方向,欲培养出既有设计理念又有传统汉绣工艺的高层次人才。在这种前提下,笔者挑选了2014年优秀毕业生首次尝试在毕业设计上运用汉绣技艺的作品。在设计构思之初,服装款式已定为以立体裁剪的现代款式设计为主,设计稿将汉绣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使得该系列既有女装潮流的裁剪与款式,又将传统汉绣纹样的仙鹤与祥云图案运用于服装上,衣片线条裁剪流利,辅以蓝色、绿色、紫色的刺绣线条,局部设计用蓝色的亮钻与亮片钉缀,显得华丽又不失简洁,高贵而典雅。主打汉绣服装为两件,仙鹤与祥云本来就是汉绣传统经典图案纹样,在许多佛教用品上仙鹤运用的十分多,祥云图案是许多汉绣戏服与明清时期嫁娶服装图案运用较多的图案,在针法运用上以汉绣主打针法齐针为主,辅以刻鳞针、游针、定针、长短针、钉金绣等传统的具有汉绣特色的针法,设计稿见图2,局部刺绣见图3,作品完成后拍摄照见图4。

2.2汉绣针法在现代服装上的运用

刻鳞针:传统织绣针法之一,先用长直针平铺为底,再在其上绣鳞羽形状,因形似鱼鳞,故称刻鳞。本案例使用刻鳞针绣出仙鹤身体的纹路。

钉金绣:经常与齐针一起运用,适宜以丝绣图案为依据,将金线回旋,加于已绣或未绣的图样边缘活需要加工的地方。绣线有“双金”、“单金”之别(两根金线并在一起绣称双金绣,一根金线称单金绣),钉线色彩要与刺绣色彩相呼应。本案例使用的是单金钉金绣。

齐针:以针线平行或斜向地刺绣在织物上,起针和落针均位于纹样边缘,针脚排列紧密,绣面匀称平整,不重叠,不露地,汉绣的齐针针法更整齐,绣片光亮如新。齐针是本案例的主体针法。

定针:用短小的丝线整齐地将轮廓丝线钉住,能避免长的轮廓丝线勾丝,起到牢固美观的作用。本案例是用定针做为刻鳞针与仙鹤羽毛的辅助。

游针:先顺着设计稿的任务或者图案的外轮廓,从外顺着内轮廓走针,一般在汉绣中用于任务皮肤走势比较多,本案例用于仙鹤皮肤轮廓。

3结语

汉绣这一极富地域特色的手工艺艺术,以浓郁的汉味气息与浓厚的重墨色彩体现出长江流域一带的“汉文化”、“汉特色”。汉绣的突破之处在于用线条表现心灵世界,刺出想象中的图案,但是当针尖上的传奇遭遇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传统技艺再美也会被抹上一层沧桑的色彩,需要广大刺绣爱好者与研究者将汉绣的文化产业进一步发扬广大,让更多的人们欣赏到它独特的艺术气息,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它、喜爱它。

参考文献

[1] 罗雪,彭玮.浅谈汉绣纹样特点[J].大众文艺,2011(14): 162.

[2] 洪琼,彭玮.针尖上的艺术探索-汉绣针法新解[J].美术大观,2010(7):74.

[3] 郑高杰,李惠,陈明珍,等.汉绣市场运营中的绣品优化 [J].纺织科技进展,2009(6): 75-79.

[4] 冯泽民,赵静.汉绣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发展 [J].丝绸,2010(4): 50-53.

[5] 叶云,叶依子.汉绣娩出与发展变化 [J].湖北社会科学,2009(6): 190-192.

[6] 冯泽民,叶洪光,万斯达.老汉口市井文化对汉绣艺术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 196-198.

[7] 宗雯.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纹样特征 [J].科学之友,2012(14): 145-146.

[8] 岳占君,彭玮.楚韵悠悠―试述汉绣的文化流源 [J].大众文艺,2011(13): 192.

[9] 冯泽民,李健.汉绣艺术初探 [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1): 1-4.

[10] 邱红.探寻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汉绣 [J].装饰,2006(12): 119-120.

作者简介:余戡平,1977年生,副教授。

作者单位:武汉商学院应用艺术系。

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非遗”汉绣的新产品开发与运用(项目编号:hbssk115jz006)。

上一篇:大学舞蹈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教育探析 下一篇:经营四个店的大老板 开车来厚德福学酱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