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多读书、常练笔

时间:2022-08-15 02:54:04

语文教师要多读书、常练笔

教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我,要多读书、常练笔。这是“言传身教”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传道、受业、解惑”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教师必须经常读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语文教师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靠的都是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以及长期积累的语文素养。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经常读书。

首先要读教材,准确、熟练地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知识。因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能否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对教材钻研得是否透彻,而理解和掌握教材,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我们教师就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应该顺着学生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延伸,从而把问题再次抛给学生,让学生再思考,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教师多读专业书本的基础上,要广通博览,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活书库”。如果教师经常读书,自然也就见多识广,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也就能应对自如,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做出解答。相反,如果教师不读书,阅历少,见解肤浅,甚至于敷衍学生,无疑会给学生泼冷水,既降低了自身形象,又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语文教师还得多读一些中外优秀文化书籍和教育名著。因为优秀著作可以给我们智慧,给我们思想,让我们成熟,让我们达观,让我们明白生命的伟大和自私的渺小,让我们从容地面对得失、挫折和名利,它还能让我们通晓千古,知天下事,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有知成为智者。书籍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可以从书籍中获得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比如说语言和思想。语言是思维和思想的反映,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是教师思想的表达、素养的体现。

二、语文教师必须经常练笔

语文教师要是经常动动笔,就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从战国时期诸子“著书立说”到晚清的康有为,再到现代的叶圣陶,乃至当今的魏书生等名家,都充分证明了教师“练笔”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但我们自己为什么不经常通过“练笔”来充实自我,提升自我,展示自我,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呢?

首先,语文教师要常写文章。如果语文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自己也经常动动笔,写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否则,教师不经常练笔,便会导致“眼高手低”,笔下苦涩,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也只能空谈些理论,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语文教师要指导写作,不能空谈写作方法,一定要有写作经验。宋朝陆游的那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自己亲力亲为,才会明白学生写作的瓶颈到底在哪里,薄弱点在何处,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再结合具体的理论以及相应的素材,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

叶圣陶说过,教师也下水作文,“就会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

其次,语文教师要努力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而且还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不要随便生搬硬套别人的教案,否则,就永远也不会有自己的一套个性鲜明的教学思路。

再次,语文教师要写好每一节课的总结、反思,听每一节课的随感、评价,字数不在多少,关键是一定要拿着笔来写写划划。总结教后的成败得失,借鉴众家之长,为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形成积累经验,且总结性语句要或概括凝练,或清新脱俗,或高雅典丽,或引人深思,一定要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尽量让自己的总结富有灵气,这也是语文老师的一种练笔方式。

另外,语文教师免不了批改作文,而作文的评语也是训练教师语言基本功的一块田地。一段好的评语,不仅仅只是“中心突出,材料丰富”之类的话,教师应用更具魅力的话去写。有时候看一些教师的评语,比原文还妙,那简直是一种享受。

总之,语文教师应当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态度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必须要多读书,常练笔,有力地树立自己“传道、受业、解惑”的形象,让学生学得快乐,自己教得轻松。

上一篇:出虚汗,虚在哪 下一篇:推动中国泌尿外科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