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到底是啥意思

时间:2022-04-03 04:13:26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由此可见,肾之精气盛衰主宰着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进程。女子四七、男子四八,肾气充实,到达顶点。但是,万事万物,盛极而衰,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有人曾对20岁以上的235人进行调查,其中30岁的肾虚率为58%,40岁为71%,50岁为80%,60岁为90%,70岁为95%,可见,肾虚会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发生和增多。

那么如何补肾呢?补肾就是壮阳吗?是否只有青壮年男性需要补肾,女性就不需要呢?

肾虚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要正确理解肾虚的概念,我们先要知道“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肾的五行属水,在四时与冬季相应。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水液代谢。肾主骨生髓,肾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与惊,在液为唾,并与膀胱相表里。总之,肾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的肾系统是整个身体健康和功能正常运作的根本。肾精充足,身体健康,精神好、脚步轻快、睡眠好、耳聪目明;发生“肾虚”时,相应生理功能就会发生异常,出现腰酸腿软、足跟疼痛、生长发育迟缓、低下、月经不调、浮肿尿少、夜尿频多、精力减退、头晕耳鸣、情绪不佳、胆小易惊、牙齿松动、脱发、须发早白、五更泄泻等各种症状。

肾虚分型不同,表现有异

先天不足,不节,劳倦过度,或久病不愈,都会造成肾虚,出现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眩晕耳鸣、脱发齿松、早衰等共性症状,根据病机和症状的不同分为肾气虚、肾精虚、肾阴虚、肾阳虚。

肾阴虚 形体虚弱、少寐健忘,或有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严重者出现颧红唇赤、潮热盗汗、口干咽痛、阳强易举或梦遗,五心烦热、尿黄便秘、脉细数等阴虚火旺表现。

肾气虚 面色淡白、听力减退、小便清长、尿失禁、尿不尽有余沥、滑精,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肾阳虚 为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面色淡白、怕冷、尿频、夜尿多、五更泄泻、阳痿或妇女易宫寒不孕,或浮肿,舌淡白,脉沉弱。

肾精亏虚 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与生殖的障碍,或中老年人较同龄人早衰明显:齿摇松动、耳鸣耳聋、健忘痴呆、骨质疏松等,同时,没有明显“阴虚则热”和“阳虚则寒”的表现。

如何补肾

“上工治未病”,预防“先天不足”,我们要优生优育,适时生育;控制“后天失养”,要有病早治,节制,避免过度疲劳,长期紧张,惊恐伤肾。如果肾虚已经发生,可以参考使用以下几种常见的补肾方法:

多吃补肾食物

淮山药 为药中“上品”,补肺、健脾、益肾填精,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枸杞子 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制何首乌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

黑芝麻 补肝肾,润五脏,对因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白发、脱发、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核桃 补肾固精、润肠通便,常用于肾虚腰痛、便秘。

韭菜 春天多食韭菜可补肾,韭菜籽温肾助阳,适用于肾气不足,夜尿量多、色清。

黑米、黑豆 补益脾胃、滋阴补肾、强身润肤,特别适合肾虚患者。

起居有常

“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相统一,肾与冬季相应,冬天早睡晚起,多食补肾食物,减少,肾中精气蛰藏,肾气自然充足。

利用肾经的穴位来补肾

足底涌泉穴乃是肾经的首穴,每晚睡觉前用手心搓脚心100下,交通心肾;腰为肾之腑,用双手经常上下搓揉肾区肾俞穴至轻微发热,健运命门,补肾纳气。

中药辨证调治

如冬令膏方进补,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补肾误区知多少

补肾存在着许多误区,常见的误区有7种。

误区一:补肾等于壮阳 使用大量含动植物激素类的药物,如各种鞭(牛鞭、驴鞭、狗鞭等)、鹿茸、雄蚕蛾、海马、肉苁蓉、淫羊藿等,以及一些进口的单纯、局部改善的化学药,短期激发人体潜能,追求快速见效、立竿见影,虽得一时之乐,但常常耗伤精血,影响健康,甚至导致耳鼻溢血、血压升高、中风、心脏缺血等严重毒副作用。

误区二:女性不需要补肾 很多人认为只有男性才需要补肾,其实女性也会肾虚。肾是美丽、健康之源。《素问・上古天真论》对此有非常形象的论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肾气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性的容颜。女人肾虚常表现为容颜受损,如出现色斑、肌肤暗沉、瘙痒、脱发、浮肿;情绪和睡眠改变;腰酸背痛,月经变化,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不孕,夫妻之间质量低下,以及更年期综合征,因此,女性同样也需要补肾。

误区三: 不分阴阳补肾 补肾前要先辨明体质,肾虚有阴、阳、气、精的不同,并认识阴阳互根,阴生阳长,阴阳转化的规律,不能单纯阳虚补阳,阴虚补阴,要注重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达到阴阳平衡,肾精充沛。

误区四:耳鸣、腰痛都是肾虚 肾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肾与耳和腰有较密切的相关性,但是,造成耳鸣和腰疼的原因有很多,如中耳炎、腰椎病变,不能仅仅责之于肾虚,必须明确病因,以免耽误病情。

误区五:混淆肾虚与肾衰 肾虚是中医的说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辨证;肾衰是西医的诊断,指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两者相去甚远。

误区六:给小孩吃补肾药品 很多家庭经济状况好,老人补肾,也给小孩吃补药,儿童一般肾气充实,补药吃多了,易致发育迟缓或者早熟。

误区七:忽视夜尿增多和五更泄泻 一些老年人,夜间尿量多,或者到了凌晨四五点就腹泻,严重者一夜两三趟,冬天或季节变换时加重,误认为是前列腺增生或消化不良,其实很多是肾气、肾阳亏虚造成,服用金匮肾气丸、四神丸有效,但要注意排除器质性疾病。

(作者每周一上午、周三下午有专家门诊)

上一篇:脾为什么会虚 下一篇:出虚汗,虚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