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效性提升的路径分析与探索

时间:2022-08-14 11:25:08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效性提升的路径分析与探索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薄弱是影响农村小学教育迅速发展与提高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结合教学研究实践经验,从教研有效性提升的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期对该问题的研究探索与路径分析有所裨益。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制约因素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制约农村小学师资水平提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薄弱是影响农村小学教育迅速发展与提高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作为一种基于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与实践意义上的实效性研究,农村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教育教学实际服务。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的其有效性,明确路径,可有效发挥农村小学现在资源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提高专业水平,使农村小学在其他教育资源一时无法得到较大补充的情况下得以快速发展,缩小与城市小学的差距,对于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效性提升的制约因素

1.认识不到位,科研认知存在误区

据了解和调查,大多农村小学教师虽有科研意识但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对于进行科研活动的态度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搞科研是一大负担,农村办学条件条差,小学教师没有必要搞科研,搞科研也只是为了职称评聘。也有一些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接受新知识或费力研究新成果,没有看到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到底起什么作用,不能自觉探索和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使科研不能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教学工作繁重,时间精力不够

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量大,任务重,每人每星期都有十几节课,甚至一个教师要兼几门课或包班。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等,工作压力大,很难再有精力搞科研。个别教师不仅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要参加大田劳动,无暇顾及教育科研。同时,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不知从何下手,认为搞科研非常困难,自认为理论水平低,不具备搞科研的条件,搞科研不知如何入手,担心花了力气也摘不出名堂,没有能力进行教育科研,教师科研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低大大影响了搞好教育科研活动的有效性。

3.缺乏教育科研相关理论知识

农村小学教师普遍缺少必要的指导和系统的先进的教育理论。由于种种原因获取新信息渠道狭窄,资料相对匮乏,接受新的教育信息机会有限,致使教育科研意识淡薄,科研方法欠缺,想搞科研但不知从何入手,不能规范地、科学地进行教育科研,不能正确选择适合本单位和自己实际的教科研专题。

4.科研水平低,教科研制度有待完善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农村小学教师,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进行教育研究极为有利,但农村小学教师绝大多数的学历“达标”是通过在职进修实现的。据调查,80%以上农村小学教师未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不能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教育现象,缺乏撰写论文的基本知识。教育科研工作量大,连续性强,见效慢,而且研究成果往往与教师职评、工资奖金脱离。学校对教师评定,主要用及格率、升学率来衡量。这就使得教师去追求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表现出来的常规教学效果而冷落教育科研。因此,亟需更为有效的外部政策和制度加以规范和引导。

三、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效性提升的路径分析与探索

1.强化行为路径,更新科研观念

教学研究是对教师自己是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究,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要改变“研究将挤占教学时间”的观念,进一步更新科研理念,解放思想,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让教师明确认识到,教育科研服务教育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要引导教师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探索和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强化行为路径,自觉走教育科研之路,使教育科研以更有效的方式开展。

2.创设条件路径,提高科研能力

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能有效地激励农村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先导”观念,结合农村小学教师工作考评内容中的有关条款,对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要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逐步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排忧解难。

3.构建管理路径,建立激励机制

加强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领导,重视发挥评价的作用。要把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依据,对积极参与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奖励。由于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而不可避免的会有困难、挫折,甚至失败。农村小学教师相对处于教育研究的边缘地带,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激励的作用,促进广大农村教师不断排除各种干扰,保持旺盛的热情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以机制促教育科研。

4.发挥校本路径,提高科研能力

校本教研对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效性作用明显。要立足于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让教师充当主角,为教师展示才华搭建交流平台。通过校本教研去克服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难情绪,理解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师素质的真正意义,促使教师更好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去学习和探讨。

5.明确方法路径,提升科研实效

(1)教育叙事是农村小学教师教研有效性提升的基础路径

教育叙事,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身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解释,它是一种提升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反思与改进专业生活,丰富实践知识的途径,叙事研究是在一种理性的参与之中对教育生活作出有意义的梳理与提炼,讲故事的过程更是一个有效性教研成果的表达过程,是农村小学教师教研有效性提升的基础路径。该路径要求教师要有理论总结的意识,带着问题意识,要善于把感性的经验变成理性的思考,通过理论总结,教师发现、检验并不断改变引导自己活动的理论,以促进自身深层的和有意义的改变。

(2)教学反思是农村小学教师有效性教研的关键路径

教学反思以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反思对象,通过反思来剖析、矫正和完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行为和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认识。通过反思教学实施与教学设计的差异性、反思并制定再教设计方案,这也是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自己专业成长,获取有效性教研因子的重要路径。

(3)案例研究是农村小学教师有效性教研的重要路径

案例研究是针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深度地思考,旨在剖析问题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它也是易于操作的,具有示范性和实效性等特点。案例来源于教学的实际生活中真实的问题,故而这种研究方式受到农村小学教师的青睐。通过案例研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理论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学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科研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1]胡晓敏等.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科研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8).

[2]赵明仁.教师如何提高叙事研究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8.

上一篇:浅谈分层教育 下一篇:为了明天的太阳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