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爱的播撒者

时间:2022-05-13 03:37:25

让学生成为爱的播撒者

摘 要 在特殊教育学校十几年的教学生活中,我总是怀着一份巨大的悲天悯人般的心情善待着这群被上帝错爱的孩子。审视自己,我困惑:我的爱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技能?仅仅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手去搀扶?在我爱的名义下,我的学生有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成长?我的课堂教育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不能仅仅是一个施爱者,更应该是一个睿智的教育者。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爱 课程

09年教师节那天,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贺卡,上面写着:“老师,我需要您!”这引起了我的关注。送贺卡的女孩聪明好学,但是有些许自私淡漠,对在同校的弟弟也很少关心。她为什么向我发出需要的呐喊?我发现每次无意间问到她的父亲,她总是眉宇一扬,躲闪着我的眼睛。多方了解,原来不久前,女孩的父亲抛弃了家庭,还留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家庭的变故让这个敏感的孩子关闭了自己的情感之门,不让任何人看到她所受到的伤痛和羞辱,可她又是多么希望得到宣泄和帮助。我决定帮她保守这个秘密,帮助她慢慢走出来。

新学期开始的第一篇课文是《为你打开一扇门》。我想,这是个契机,文章中优美的文字和灵动的情感,说不定就能引导她打开心灵和人生路上的一扇扇门。我告诉学生世界上有各种各种的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每扇门里都有一个神奇的世界。推开家门,我们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推开博物馆的门,我们能感受到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听着听着,这个女孩若有所思。我又创设情景讲了文学帮助高尔基渡过苦难,成为文学大师,走向成功的故事。在层层分析课文后,女孩些许领悟,向我点头,表情由凝重变得轻松,她自信地要求我带领她走进文学之门。我明白语文课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趁热打铁向她推荐了《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等课外阅读书。课后,女孩及时向我反馈了读书后的感受,心情变得开朗了许多,并和我聊了一些关于“爱”的话题。

有了这样良好的开端和基础,我开始了新的尝试,把情感交流引进课堂及所有教学活动。我专门为这位女孩建立了一份的《情感发展培养档案》,分析她的情感现状、成因,并制定一系列培养措施。我还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了一本名为《说说心里话》的交流笔记本,让他们敞开心扉,及时与我沟通困惑,一起探讨生活中的难题和解决的方法。在给女孩《说说心里话》的第一页中,我这样写道:“相信你能每天带着温暖的微笑面对老师。请你担任美术职高班班长,每天为同学做一件事。你愿意把心里话告诉老师吗?请允许我分享你的快乐和忧愁。”她给我回信:“老师,我会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相信我,我会更加努力的!期待我的改变!”

一段时间后,女孩真的改变了:看见老师会主动迎上去打招呼,早读课上还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出来让大家分享,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积极参加,为班集体争荣誉,弟弟脚扭伤了,也很乐意搀扶弟弟去医院。一切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我及时对她的表现作出正面评价。

后来,这个不幸但坚强的女孩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原来,多病的妈妈实在没有能力再支撑下去,希望女儿放弃上学,赶快工作。可是周芸的梦想是上大学,她认为上大学就是意味着成功和荣耀。现在妈妈让她放弃梦想,简直是晴天霹雳。她泪水涟涟地追问我:老师,我想上学,我想走进文学的大门,我想继续跟你学绘画!我不想这么早就上班,我该怎么办?

面对女孩的泪水和迷茫,我矛盾,我纠结,第一次觉得自己面对学生的无奈和无助。我多希望这个聪明善良的女孩能踏进大学的校门,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但是,我又深知作为一名单身母亲的艰辛,这个家庭太需要周芸能勇敢的站出来了!可是作为老师去劝自己的学生放弃学业,是多么的残忍?但如果我支持周芸不顾家庭的死活,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我必须让她意识到妈妈要中断她的学业,并非不爱她,我必须让她意识到并非上大学才是成功,勇敢承担责任才是最大的荣耀!她必须勇敢选择可行的路前行,去回报妈妈,回报家庭。在《说说心里话》中,我毅然决然地写下:妈妈很坚强,也很伟大,爸爸离家后,依然把你和弟弟照顾得很好。你是长女,该为妈妈承担家庭责任,无论选择上学或工作,都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相信你可以让妈妈笑起来!

三八妇女节我布置学生写一篇作文《妈妈的爱》。希望他们花时间关注妈妈,仔细端详妈妈的容貌有什么改变?妈妈为你做了些什么?女孩的作文,读着不禁让我流下了心酸的眼泪:妈妈为了多挣工资,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特别是周末,为儿女烧好晚饭再赶去加班。特别是看着妈妈越来越单薄的身影、越来越多的白发、越来越深的皱纹,“我”的心都快碎了。“我”想“我”应该帮妈妈多做家务事,多和妈妈一起“谈笑风生”,多学技能,将来找个好工作,为妈妈减轻负担,让妈妈永远地笑下去。这篇作文发表在了《丹阳日报》上。女孩终于作出了勇敢的承诺!

至此,我似乎看到周芸的妈妈欣慰地笑了,纵然生活有那么多的苦难,但女儿的体贴、懂事也能成为她生活的精神支柱。如今,这名女孩已经离开了我的课堂,但我似乎感觉到另一课堂在她今后的人生中延续,那就是她已打开了自己的情感之门,去体验爱,去回报爱。不久前,我收到了她的短信:徐老师,我已在彩印厂找到了工作,厂里的同事都夸我聪明能干,厂长还给我发了奖金,我为妈妈买了一双新皮鞋。妈妈笑了!为此,我高兴地提着摄像机去拍了周芸的近状。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尝到了一种教育的幸福。聋哑学生只是在身体上残疾了,在思想上、情感上更应该严格要求,不能仅仅成为爱的接受者,而更应该教育他们成为爱的播撒者。他们的成才更多的应该是脚踏实地做一个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打开情感之门,形成认识、转化成道德行为。人生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有良好的心态,咬咬牙,任何困难都会过去的。是的,这样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我的课堂一直所希望和追求的! (编辑 郑云东)

上一篇:浅谈巧妙过渡让课堂更有效 下一篇:浅谈高职高专旅游韩语教学的几点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