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业为龙头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时间:2022-08-14 03:47:07

以旅游业为龙头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阳春三月,笔者探访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典范――南宫村。南宫村位于北京西南,隶属于丰台区王佐镇,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810户、3000人。

近几年来,南宫村按照北京市和丰台区总体建设规划的要求,将开发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统筹兼顾,有效地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拉动第三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努力建设“国际化、花园式旅游小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南宫旅游景区先后被评为“首都文明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精品公园”、北京最优美的乡村、“北京市民俗旅游村”、“北京市首批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和“京郊发展旅游业先进单位”等。南宫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名村”、“全国绿色小康村”等荣誉称号。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

南宫村根据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和资源的客观现状,完全退出了大田农作物的生产,踏上了一条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康庄大道。依托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北京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起了环保型高效农业园,建成了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花卉特菜培植基地、绿化苗木基地,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科技中心,“名特优新”的精品农业成为主角。2000年,又成功开采出高质量的地热温泉水,围绕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地热产业的发展,建成了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形成了集采暖供热、温泉洗浴、养殖垂钓、生态种植、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都市型农业。为了珍惜地热这一宝贵的资源,让子孙后代都能够享受温泉、利用温泉、经营温泉,南宫村实施“两采一灌,梯级利用”的应用模式,为这一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打下了基础。据中国科学院汪集扬院士评价:南宫地热温泉的综合利用规模已经具备世界水平,被誉为“中国地热第一村”。将农业与地热资源开发、旅游观光休闲等产业结合起来,拓展了农业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了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二、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很好的展示了地热清洁能源开发与应用的成果。南宫民族温泉养生园,曲径通幽,绿竹成荫,可尽情体会11个民族的文化风情,如热情好客的苗族、载歌载舞的维族、粗狂奔放的蒙古族、神秘虔诚的藏族等,各具特色的茶浴保健和特色水疗,为游客带来不出家门就能亲身体验异域民族的文化盛宴。北京南宫鹦鹉园,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以科普知识为依托,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既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又能激发人们对鸟类的热爱,全世界有鹦鹉276种,目前园内展示近百种,其中有珍贵的国家保护鸟类金刚鹦鹉、非洲灰鹦鹉、吸蜜鹦鹉等。南宫椰林垂钓馆位于南宫地热博览园内,占地面积6300平米,水面面积1650平米,设有不同深度和功能的10个垂钓池,有仿沙滩垂钓、木栈道垂钓等100个钓位,绿化面积3800平米,种植椰子100余株,配置各类树木花草近万株,园内小桥流水、湖光椰影。馆内设有餐厅、茶室、等附属设施。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为原则,突出地热资源优势,着重食用兼具观赏鱼品种,同时混搭优质冷水鱼品种,满足垂钓、烧烤、高档礼品盒包装的需求,提高附加值。将其打造为北京独特的室内海南风情沙滩温泉生态垂钓馆。南宫智能化温室公园,是目前首都西南较大规模的农业观光基地。“蔬园群英”、“百瓜长廊”、“蔬菜森林”,展示了生态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的现念。奇特的蔬果、迷人的环境和精湛的设施,令您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南宫温泉水世界,是京西大型水上娱乐、休闲场所。御温泉商务会馆集温泉、餐饮、休闲、健身、演艺于一体,彰显现代生活的典雅与华丽。恒源商厦、恒兴商城物美价廉,服务优质。恒源超市、农产品超市、农产品交易市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体现了现代气息的新兴商业业态。

2008年,五星级标准的南宫温泉度假酒店和体育公园正式落成,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南宫旅游设施。被确定为北京市最美骑行线路,先后承办了首届北京自行车文化节、两届国际铁人三项赛等大型赛事。

王佐镇境内更有距京程最近的有“一盆清水”之美称的青龙湖公园和“京西南第一崇山”美称的千灵山景区。青龙湖公园地处碧波万顷的青龙湖畔,占地面积1000余亩,水域面积6000余亩。园区以郊野休闲为特色,依山傍水,林木茂盛,绿草如茵,绿化面积达到80%,占地60亩可同时容纳5000人的露天沙滩浴场是公园主景区之一。泳池呈三级台阶状分浅、中、深三个水区,形成三级迭水景观,游人可享受到海滨浴场的乐趣。园内可举办BBQ也是公园的一大特色。公园建园以来已成功举办了龙舟赛、定向越野比赛等。2012年北京国际铁人三项赛在丰台区青龙湖举行,50个优胜者可参加旧金山总决赛。千灵山景区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因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故而得名。主峰极乐峰海拔699米,是北京西南第一崇山。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是北京最大的石窟寺群,山谷间布满大小若干个洞窟,是隋唐以来佛教僧人隐修的处所,并留下许多佛像、碑刻、佛塔和石井等遗迹遗物,记载着千灵山曾经的沧桑。除了丰富的佛教洞窟文化,千灵山中的人文景观更是耐人寻味。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在山中抒情言志,明代文学家王崇简“路俊无闲步”和清代书画大师溥心“秋雨一夜寒”的诗词,道出了山路的险峻,话出了山色的艳丽。当代书法名家欧阳中石、李铎、马湘、丁嘉庚、付玉鹏等人,竞相为千灵山题字留书,笔走龙蛇间流露着对千灵山的敬仰与赞美,书写出佛教圣地华彩的一页。

三、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创造优美人文环境

多年来,南宫旅游景区坚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确立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小城市;坚持防治结合,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城小市;坚持依法行政,塑造环境管理精品小城市”的发展方针,将“环境战略”确立为首要任务,以建设“国际化、花园式旅游小镇”为战略目标,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相继建成了文化商业区、生态居住区和生态旅游区,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地区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几年来南宫村按照北京市西部绿色生态带的总体规划要求,以“绿化家园,保护环境”为宗旨,致力于绿化美化建设。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规划、同实施。1992年,南宫村在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建起了当时北京市第一座村级公园――“南宫苑”,迈出了实施环境战略的第一步,展示了南宫创业者们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的超前理念。随后,南宫村不断加强绿化美化建设,将环境整治延伸到全镇。在绿化美化主街主巷、庭院广场的同时,还在南宫苑、博览园、南宫休闲广场等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建设,栽种油松、法桐、合欢、金丝柳、白毛杨、紫叶李等22个树种,共计4.5万株。铺设草坪5000平方米。全村林木覆盖率达45.6%,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35.5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98.6%。

南宫村成功举办了五届南宫地热科普旅游节。推出了“地热科普游”、“温泉健身游”、“京郊生态游”等主题鲜明的特色旅游节活动。南宫村别具一格的农业观光、会议休闲、娱乐餐饮、康体健身、时尚购物等旅游项目,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吃在南宫,住在南宫,玩在南宫,乐在南宫,购在南宫。”使南宫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为京郊大地上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上一篇: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 下一篇:安徽省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