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虚拟文化的当代演绎

时间:2022-08-14 02:48:58

浅谈虚拟文化的当代演绎

摘 要:信息符号社会里各类视觉欲望中包含着视觉的同时,也呈现出各类权力等级的特征,并且视觉导向的消费者行为随处可见。大众艺术也总是与商品拜物教衔接起来,并被商品经济利用,致使艺术沦为娱乐工具。而面对审美无功利性的缺失、消费导向性强烈的视觉符号领域,我们需要保持理性,以保留艺术初始的审美内蕴。

关键词:艺术消费;审美无功利性;虚拟文化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11-01

一、全景社会的诞生

信息符号社会里各类视觉欲望中包含着视觉的同时,也呈现出各类权力等级的特征。电视电影成为现代人的平台与文本,而“看”则是其欲望实现的方式。如在电影中,女性经常成为“被看”的对象,接受着男性对女性的审视甚至是窥淫。在希区柯克的《后窗》这部影片里,就讲述着一位因受伤而在家养病的记者用自己的长焦镜头窥视后窗女孩,影片即在这种窥视的视觉模式下展开故事情节。在这个视觉符号社会中,随处涉及看与被看的关系,也隐藏着控制与被控制的状况。对此,福柯认为,在这个权力社会里,“权力的眼睛”已经深深地扎根大众文化。生活在“规训社会”里的大众都可亲身体验到视觉是如何演变为权力的工具,既受制于权力,又不断制造权力。手机电话、驾照、信用卡、身份证以及各种机器设备等都成为“权力的眼睛”,审视着大众的一举一动。正如杰瑞米·边沁“全景监狱”理念所描述的,“充分的光线使监督者的注视比黑暗更能有效地捕捉囚禁者,因为黑暗说到底是保证被囚禁者。可见性就是一个捕捉器。”这种“全景敞视”的权力监视模式已为大众所默许、遵循,无论天南地北、严寒酷暑、白昼黑夜,这些“权力眼睛”不曾休息,监视着整个社会,也使得大众进入一个“全景式的透明社会”。

新型艺术技术模式的不断传播、发展,特别是摄影的出现、电影的普及,不仅记录着世界各个角落的时事、世态,而且还能重构客观世界,甚至把艺术作品里的世界挪移到现实社会中。随着传播技术和视觉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的视觉体验方式愈来愈多(照片、摄影、电脑等),图文文化迅速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经验,这个时代甚至已逐渐归入“世界图像时代”。一方面,这个世界的呈现模式是图片化的,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即是通过一张张“图片”的整合。现代的本质亦是通过世界的图片化的这种方式传递给大众。而在图像社会里,商家可以用广告来刺激商业消费;新闻传媒可以用图像更贴切真实地报道 时事;影视导演可以用此娱乐大众;图像走进科技领域,科学家用此探测外太空。本雅明即是看到了“光晕消逝”、机械复制艺术的革命意义。而面对“光晕消逝”这种境况,本雅明虽然也叹息膜拜价值的遗失,但更想依此寻求一条艺术解放之路,激活大众思维,让大众更清晰明了地“观看”这个世界。另一方面,一些理论家,如阿多诺、霍克海默等则对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技术理论的革命优越性表示质疑,他们否定大众文化,且认为机械复制下的大众文化对群众只会起到麻痹腐化作用,让大众被动接受、缺乏反思与批判。因为大众艺术总是与商品拜物教衔接起来,并被商品经济利用,艺术沦为娱乐工具,而把人们带入虚假的乌托邦世界。

二、虚拟文化的演变

在信息符号社会里,媒体文化无处不在,其大致经历了“口传媒体—文字媒体—印刷媒体—影视媒体—网络媒体”几个时期,对大众意识形态和整个社会模式都起到塑造、规训作用。电脑、广告、名人微博等都是视觉文化的工具,在现代消费社会的商品流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符号工具被赋予话语霸权,成为媒体文化的重要经济收入的渠道。而大众,则在媒体所建造的理想化的商品经济充斥着的消费世界里“安居”,呈现着阵阵消费热潮与繁荣盛况。再者,国家政策、各大传媒接连不断地抛出GDP、CPI等各种指标于百姓生活之中,然现代社会的大众幸福程度真如“指数”飙升那般?我们看到的是,大众的思维模式大都依附于少数掌握话语霸权的传媒声中,而现实世界也被慢慢塑造成传媒制造的超现实的拟像。

波德里亚指出,虚拟文化由两部分组成,模拟和仿像,模拟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而仿像则是把虚拟世界兑现于现实中。这类虚拟文化已经广泛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如迪斯尼乐园、主题旅馆、科技展销等,都把自己独特的文化通过高科技的渠道得以展现流通。桑塔格在《论摄影》中就提及,“现实看起来越来越像照相机呈示给我们的那样。”与其说艺术模仿生活,不如说生活模仿艺术。而这正是视觉文化最新的转型模式。尽管在前工业时期,大众也可以通过镜子、绘画等寻找与发现“自我拟像”,但在电子符号媒介出现后,电子影像已经极大地刺激和颠覆传统的生活认知模式,时空的限制性也被解除了,正如德波所说:“真实的世界已变成实际的形象,纯粹的形象已转换成实际的存在——可感知到的碎片,它们是催眠行为的有效动力……”

三、消费艺术的滋长

将这一视角延伸,可看到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的诸多领域都隐藏着视觉欲望。一大部分的大众传媒与视觉文化也因此兴旺繁荣。各种选秀、时装表演、相亲节目以及随处可见的广告女郎、人体摄影抑或网络曝光的各界丑闻艳照等,无不充斥着大众生活。越是流行时尚的,就越易被炒作,且迅速成为大众的审视对象。从如今网络传媒高频点击的诸多事件看来,“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愈演愈烈。这种消费模式不仅为自己享用,同样也是为了消费给别人看,具有开放性展示性,有别于传统的私人消费模式。消费已被赋予新的含义,是一个生产和传播意义符码的交往过程。法兰克福学派的洛文塔尔亦提及另一个消费导向“消费偶像”。本雅明《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讲到,“为了弥补氛围的萎缩,电影在摄影棚外制造出‘名人’。依靠电影资本赞助的明星崇拜保存了名人魅力,而这种魅力早已只剩下名人的商品特性玩的骗人把戏。”明星们安逸体面的消费模式,演绎着信息符号时代的“幸福生活”,其名下的名牌商品、奢华品味成为引领大众消费观的风向标。

此外,信息符号社会的经济活动越发倾向于形象的制造、宣传与消费,林林总总的广告随处可见。大众的消费取向也发生重大改变,消费行为模式多样,甚至出现了“视觉导向的消费者行为”,如理论家苏珊·韦里斯所说,“在发达的消费社会中,消费行为并不需要涉及到经济上的交换。我们是用自己的眼睛来消费,每当我们推着购物小车在超市过道里上上下下时,或每当我们看电视,或驾车开过广告林立的高度公路时,就是在接触商品了。”这便呈现出高级阶段的视觉消费社会境况。而这在德波看来,即是,“景象社会”里,陈列物品远比拥有它来得重要。作为符号编码的商品,在视觉消费里不断生产流通,扮演关键的角色。因而,康德的“审美无功利性”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消逝大半。

四、结语

虚拟消费社会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也会极大刺激艺术家的想象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多样化,各种思想的奇葩也能在信息符号社会里华丽绽放。然而,我们也要防止技术性空想社会的产生。这是个人性化的社会,是人性操控技术,而非技术主宰人性。而对于虚拟文化的创作与接收,应该保持理性,以保留与体验艺术的原初审美内蕴,即“为艺术而艺术”的心灵震撼与感动。

参考文献:

[1]本雅明著,李伟、郭东编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福柯著,刘北城、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

上一篇:当代怀旧文化研究综述 下一篇:浅析英语在印度的区域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