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费养老

时间:2022-10-07 11:22:53

浅谈消费养老

【摘要】文章从消费养老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消费养老与其他养老模式的不同之处及其现实意义,并根据消费养老目前的运行情况,指出了消费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消费养老;消费者;个人账户资金;风险

一、消费养老的内涵和意义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已达到8.87%,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主要是由社会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三支柱构成,同时社会各方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养老保障模式,消费养老就是其中的一种新思路。

(一)消费养老的内涵及意义

关于将消费本身转化为一种养老保险的探索始于国内,曹建华根据陈瑜的消费资本理论,于2010年11月初在北京“探索新时期新商业模式下的企业经营”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消费养老”这个概念。所谓的消费养老,是指消费者在推行消费养老项目的企业提供的平台上消费,企业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情况对消费者进行返利积累,设立账户,并将账户积累资金进行投资增值,最终根据相关协议将账户资金一次性返还或分期返还给消费者的一种养老模式。消费养老将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和养老保险三者结合起来,实现消费积累资金,消费即是参保,是传统养老模式的一种重要补充,甚至可能引发养老模式的根本转型。

消费养老的实质将日常消费资本化,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视为一种参保缴费,企业直接或者间接运作“缴费”资金,最终由企业对消费者进行养老支付,从这种程度上来说消费养老和其它商业养老保险的本质是相同的。但是消费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险和其它商业养老保险相比有明显的优越之处:(1)参保的灵活性,相对于社会养老保险来说,消费养老没有明显的身份界限和地域限制,只要有参保意愿即可参保;(2)缴费的灵活性,消费养老没有对缴纳保费时间和数额的限定,不存在定期、定额缴费的约束条件;(3)受益的灵活性,消费养老在计划期满后,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次性提取或者分期提取账户资金。

(二)消费养老的意义

从消费养老的内涵看来,消费养老能够达到“三赢”的效果:(1)对消费者而言,在不增加额外养老负担的情况下,将消费变成了一种养老投资,赋予了消费除满足当期基本需求以外更深层次的含义,增加了退休后的收入来源,对提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积极作用;(2)对企业而言,通过推出消费养老项目,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量,同时有助于处理有关经济矛盾和纠纷,并培养了一批对稳定的消费者,推动了企业的发展;(3)对国家而言,消费养老有助于刺激国内需求,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还有利于促进第三方物流配送、资金结算和支付、信息及法律咨询、保险理财等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同时丰富了养老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压力。

二、消费养老的运行状况

目前有不少企业已经将消费养老付诸实践,并且消费养老模式比较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上海和重庆模式。2010年,上海家帝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建华推出了“消费养老”,基本方式是商家在商品销售过程完成后,将销售收入按照一定比例、以奖励积分的形式返还给消费者,成为消费者消费过程中为自己积攒的“养老金”。截至2011年9月,已有约80000人参加这一养老模式,并且增长势头比较好,参加这一模式的主要是家帝豪公司的经销商和客户。

在曹建华推出“消费养老”计划不久,重庆市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重庆消费养老发展办公室,联合工商银行、中国人保公司等金融机构,迅速实施重庆市也推出了一项“积分宝消费养老”。它的模式为:市民凭一张积分卡,在指定的商店等消费后,商家退返一定积分到消费者的积分卡里,积分2分可以换1元。这些积分兑换的资金,直接打到消费者的银行结算账户,再由银行划拨到保险公司为市民缴纳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金。上海模式和重庆模式其实质是大同小异,都是通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来参与消费养老,只不过是具体做法不同而已。

在2012年“两会”期间,养老问题成为有关民生的一个重要议题,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四支柱”的消费养老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有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对消费养老模式中比较典型的上海家帝豪公司“我爱我买”电子商务平台消费养老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在“两会”期间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提案。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从商业模式可行性、国家政策与法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化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论证,认为“消费养老”模式对于促进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养老资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来说,消费养老可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养老模式,在当前我国的经济、人口形势下,消费养老能够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培育市场,有助于我国经济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缓和养老压力。

三、消费养老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上文的分析看来,消费养老的发展前景是比较乐观的。但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并且是由企业主导的公益性养老模式,在没有相关数据基础和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消费养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发展过程中还应注意很多问题。

(一)关于个人账户资金风险问题

首先,消费养老设立的个人账户和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一样,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必然会形成一笔庞大的资金,如何保证这笔资金不被挪为他用和不被侵占,便成了管理这笔资金的首要问题。因此个人账户资金的安全性问题便由此产生,同时资金的安全性是影响消费养老发展的首要问题。

其次,消费养老个人账户资金的所有权属于参保的消费者,是独立于企业的,因此企业不能用这部分资金用来扩大再生产,同时企业也不具备在金融市场运作这笔庞大资金的能力,通常情况下,企业是将个人账户积累资金交付给国家政策支持的保险机构或者信托机构运营,运营机构将个人账户资金投入金融市场来实现保值增值。目前我国还没有对消费养老个人账户资金的金融业准入和投资方向等规定,况且金融市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那么能否实现个人账户资金的保值增值就成了一个未知数。个人账户资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是个人账户资金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消费养老的关键问题。如果不能实现个人账户保值增值,那么就不能保证消费养老制度当初应允的收益率,或者导致消费养老收支不平衡。同时消费养老由企业主导,没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兜底,那么便可能产生支付风险,甚至导致消费养老系统的崩溃。

最后,目前没有对消费养老个人账户资金进行监管的第三方机构,也没有对消费养老个人账户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那么就不能保证消费养老个人账户资金管理和运作的规范性。

(二)关于国家政策支持问题

消费养老是一个企业的具体行为,但涉及金融、保险及投资等领域,相关的利益关系也比较复杂。目前国家政策法规对此做法虽然没有亮红灯,但也从来未开过绿灯,迄今尚无明确规定,这势必会制约消费者积极参保。从本身来说,消费养老不只是单纯的企业行为,还带有一定的公益性,有望达到消费者、企业、国家“三赢”的局面,那么这就值得引起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为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消费养老应该积极寻求国家在政策上的明确表态或者政策支持,只有通过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才能消除消费者的疑虑,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进来。同时,也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消费养老,建立消费养老市场准入机制,以此来保证消费养老在利国利民的道路上健康发展,而不只是仅满足企业的发展目标。只有通过这样,才能保证消费养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企业信用风险问题

首先,消费养老作为一个养老项目,能够可持续发展是其内在要求,这就意味着消费养老需要跨越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必然要做长期考虑。要保持该项目的稳定性,这就要求推行消费养老的企业能够保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稳定,并且保持比较良好的信誉,这就对企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比较大的挑战。在市场竞争激烈、广大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足5年的今天,一旦企业经营不善而倒闭或者亏损,又拿什么来支付客户的养老资金?一旦企业挤掉竞争对手,占据市场之后,擅自提价或者出现商品质量问题,没有稳定可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的监管与控制,这一切又如何保证?这都成为影响广大消费者决定是否参加消费养老的重要因素。

其次,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积分完全是由企业根据相关规定计算,因此便存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企业是否能够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情况客观的计算积分,以及积分能否及时折现划入个人账户便成为消费者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企业的返利标准能否达到当初承诺的标准,也是一个未知数。因此这一系列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便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从而制约消费养老的健康发展。

(四)关于实际操作难度问题

首先,消费养老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丰富、真实的数据基础,那么如何确定对消费者和企业都有利的“消费――投资――养老收益率”便成为了一个难题。如果消费者的收益率过高,那么必然会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限制企业的发展,同时也给个人账户资金的保值增值比较大的压力;如果消费者的收益率过低,那么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积极性,也会制约消费养老的壮大发展。因此不能想当然的确定“消费-投资-养老收益率”,如何寻找消费者和企业之间收益率的平衡点,这将成为消费养老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其次,由于日常消费可以分为个人消费和公家消费,个人消费当然是完全符合消费养老的规定,然而公家消费的性质却比较复杂。如果将公家消费视为个人消费,那么这等于说拿公家的钱给个人养老,这明显损害了公家的利益,给予部分人的机会,容易滋生腐败;如果将公家消费排除在消费养老之外,这有等于说是减少了企业的客户,这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对待公家消费便成为消费养老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难题。

最后,随着消费养老规模的扩大,必然会产生多个个人账户,那么如何对这数量庞大的个人账户进行有效管理便成为一个难题。这就需要推行消费养老项目的企业有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来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企业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政策来保证有序管理个人账户,避免管理混乱。

参考文献

[1]谢柳.“消费养老”有望迅速发展成为新型社保模式[N].中国保险报.2010-11-08

[2]李萍.消费养老能否走下去[N].中国税务报.2012-02-03

[3]冯伟杰.“消费养老”模式引发争议[N].中国质量报.2011-07-22

[4]邸巍,李静静.扩大居民消费的几点建议[J].企业导报.2009(2):42

上一篇:探析城市弱势群体养老保险制度 下一篇:基于ARIMA模型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