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时间:2022-08-14 02:02:05

在物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摘 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当前我们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过程,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一、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创新思维教育;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 物理教学 培养 能力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中小学的创新,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发明发现什么人类尚未发明发现的东西,而是为了培养创新精神、能力和人格。”因此创新思维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呼唤,而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应时代的呼唤,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呢?

一、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要巧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课时,演示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把实验小车分别放在毛巾上、在较光滑的木板上、在平滑的玻璃板上,小车运动的路程越来越远,让学生大胆猜想,假若在理想情况下,在没有阻力下,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即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通过想象,突破了现实条件下不能进行实验的难点,通过想象更有利于潜能的开发,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2.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我们必须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以达到“量”的积累,实现“质”飞跃,培养思维的集中性。在教学物理概念、规律、结论的时候,我们应将现象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小结、分析、讨论,然后“升华”成一种结论,对结论进行多个侧面以及应用上的分析,总结出概念或规律的所有内含和外延,体会物理思维方法的严谨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集中性、逻辑性。

二、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创新思维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判定感生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的教学,课前可先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题:如何判定感生电流方向?怎样通过实验加以归纳得出?从而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带到实验室,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共同设计一个用线圈、电流表、条形磁铁组成的实验线路。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线路,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从中得出感生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原来磁场的变化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将磁铁换成通电螺线管再做实验,或把通电螺线管放在线圈中,改变通电螺线管电流的大小,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归纳得出上述不同情况下的电磁感应现象所产生的感生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来磁场的变化的结论,即楞次定律。通过启发诱导,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应用楞次定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熏陶,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课堂环境是创新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会有创新潜能的迸发。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教师不要约束学生的思维,不该规范地方不要规范,让学生感到一种自由,才能畅想联想。教师不要以权威的身份阻碍学生的言论,延缓评价是给学生“安全感”的好办法,为了民主氛围,教师要改一言堂、满堂灌的习惯为师生平等交流、一同讨论。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的成功时就认为: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轻松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会充分显示出来。如:纸盒为什么能烧水?冬天玻璃上为什么能出现各式各样的窗花?孔明灯为什么会飞上天?磁悬浮列车为什么速度快?这类有探索性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此外还可以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科技新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新时期对教育的挑战和呼唤,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师的责任。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过程,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廖伯琴《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培训教材》。

[2]冯容士《革新实验手段,贯彻课改理念》。

[3]国家教育部 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张大昌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简介。

[5]彭前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简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浅析 下一篇: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