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就业创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基于调查的视角

时间:2022-08-14 12:18:32

高职生就业创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基于调查的视角

摘 要 加强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有20项核心指标、创业能力有15项核心指标,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有10项公共能力指标,从而构建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指标体系,为高职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内涵;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0-0040-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1]。可见,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已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重点对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内涵和指标体系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为高职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一、高职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因此,高职教育的吸引力、高职学生的竞争力必然归结于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而能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人们对其的理解和认识是有差异的。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把能力界定为“能明确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并把它分为五个层次: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能力是指透过必要的社会心智运作(包含认知和非认知层面),成功应用特定且具有复杂性的情境需要[3]。实际上,能力的概念既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具有建构性和动态性。不同领域中的能力与该领域的范畴和特性密切相关。因此,讨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需要从就业、创业的社会学角度来考察。

就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根据国家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高职学生虽然还不是全职就业人员,但他们接受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他们面临着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能否顺利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能否胜任有理想报酬或收入的工作,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机遇,但关键是取决于高职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综合金晓龙、谢辉等人的研究成果,可以把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概括为“高职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专门化知识的学习、专项技能的训练、身心素质的培养和自身潜能的开发而积累起来的,为获得工作机会、适应工作要求、应对工作变化、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本领”[4][5]。

创业是创造财富和解决就业的重要路径。目前在我国,一方面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创业环境日渐改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任务和“创业引领计划”,要求高等学校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加强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服务,完善扶持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和使命。1999年3月,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举办,清华大学承办的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目前已成为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综合性赛事,形成了学校、地区和全国多级联动,高职学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多层次参与的重大比赛活动。现在许多高职院校都采取了积极措施,开展创业教育,支持创业活动。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建立“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为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构成了创业室、创业街和创业园“三地一体”的创业教育载体,实施了基地孵化、技能催化、成果转化“三化一体”的创业教育途径。所以,宋东林等人认为,我国高校走创业型大学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6]。高校越来越注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是将创业设想转化为现实活动的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深层次、最有价值的能动力量。结合钟玉泉、肖红伟、王勇等人的研究[7][8][9],本文把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概括为“高职学生将相关知识、信息或技术与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情感和智力的总和”。

二、高职生就业创业能力指标调查分析

目前,我国针对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指标的研究还较少。为此,本研究围绕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概念,对苏州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合作企业老板和2009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92份,回收788份,其中关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问卷404份,关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问卷384份。

对照40项就业能力指标,按照“非常重要”、“比较重要”、“重要”、“不太重要”和“不重要”五个水平进行赋分,可以得到40项能力指标的分值,它们的平均分是1572.73,其中分值最高的是“诚信”,按分值从高到低排序,可得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指标序列,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指标中有20项指标的分值高于平均分。如果将这20项指标作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指标,进一步运用SPSS16.0软件,通过聚类分析,就可以得到核心指标的聚类树形图,见图1。根据图1,可以把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核心指标分成四大类,见表2。

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基本素质、个性品质、自我认知和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其中,基本素质包含的指标较多,说明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素质培养,而不单单是技能训练。个性品质充分反映出就业市场和社会对高职学生道德品质、责任意识、诚信与自信以及自我管理的高度重视。自我认知则反映了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长远规划,从而表现出对企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热爱,这是就业竞争力中的重要指标。持续发展对高职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就业能力,因为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还是比较浅薄的,只有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能不断适应技术的变化、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才会不断增强真正的就业能力。

上一篇:从手高高教学效率与培养良好习惯谈减轻学生负... 下一篇: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的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