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时间:2022-08-14 01:14:47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特别是再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的供给从长期短缺实现了供求平衡,农村发展环境从受资源约束成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再非农经济方面,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经济异军突起。据统计,2005年,乡镇企业增加比上世纪增长了223.7倍,利润总额增加了117.3倍数,上缴税金也增加了190.9倍。[中国统计局.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在经济结构方面不断实现调整和优化,第一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68.6%下降到2005年的32.6%,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26%上升到52.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5.4%上升到14.8%,基本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形式;从农业农村发展环境看“受市场约束越来越大”的局面已经变成现实,受“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影响的情况日益显现。但我们再看到好成果的同时,更要抓住改革与发展中为题,提出对策,以实现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总体来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调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调整主要还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所做出的适应性调整,它还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第一,低质农产品的供给与优质农产品的广泛需求产生矛盾,大量低质农产品积压。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全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低到40%以下,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农产品需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新、特、奇、名、优、安便是农产品需求的新特征。但是,从当前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结构来看.我国农产品供给体现出“四多四少”的特征,即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原始产品多加工产品少,这就与消费者的需要产生了矛盾,直接导致大量低值农产品积压、滞销。

第二,部门结构不合理。首先,就农村三大产业来说,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农村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农村GDP比重都在30%以上,而我国到2007年才达到14.8%,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7.3%,发展明显滞后,这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其次,在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与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比例失调,种植业的比重依然偏高,而其他行业的比重偏低,特别是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除日本外,我国种植业比重大大高于其他国家,丽畜牧业产值又明显低于这些国家。1985年,美国、法国、英国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就已分别高达49.98%、53.7%、60.8%,形成了种植、畜牧并举的格局,而我国畜牧业产值到2005年也只有33.7%,差距相当大[张秀生.21世纪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2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今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4.9元,是1978年的624.6%,年均增长7%。但分阶段来看,在1979—1985年的7年内,农民收入增长最快,年均增长15.2%,而1985年以后的20年,平均增幅还不到5%,特别是1998~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仅4.6%,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实际增长达到8.7%,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52.9%。由此可见,农民不仅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而且其年平均增长率也远远低于城镇居民,这就导致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见表一)。1.3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科技进步较慢

目前,中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是4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在70%以上,农业的科技支持状况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要求极不适应,它具体表现在:一是将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独立设置,且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各自为政,致使农业科研与农业推广、农业教育与农业推广、农业教育与农业科研、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严重脱节,这从根本上割裂了它们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割裂了科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开发水平很低;二是用管理行政机构的办法管理科研机构,科研机构的内部管理也完全套用行政系统的办法,形成了“官本位”的导向和模式.扭曲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价值取向,造成科研机构的官僚化或半官僚化;三是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国家对农业研究的资助极不相称,财政资金的分配严重偏向非农产业;四是科研部门机构庞大,社会负担沉重。

2.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分析

为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围绕解决三农问题,结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拓宽农民的收入领域

具体来说有一下降几方面:(1)加快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的步伐,引导农户面向市场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2)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粮食的加工转化。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1,而中国只有o.79-1;发达国家加工食品约占90%,而中国只有25%;发达国家的食品工业产值一般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中国还不到1/3。其他在农产品包装、储藏、分级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也很大(见《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3)扩大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扩大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出口,解决粮食等农产品阶段性的供过于求的问题。(4)千方百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5)积极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6)建设一批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的项目,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2.2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是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农户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为主体,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2)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3)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加强草场建设,改良畜禽品种,加快发展畜牧业。(4)发展特色农业。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格局,提高商品率。(5)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协凋、服务和政策支持,推广采用国际标准,继续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

2.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

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步伐,是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1)着力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如农产品加工及转化、节水农业、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等)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2)制订全面、系统的农业科技进步规划,明确科技进步研究的目标。(3)加大农业科技投人。逐步提高农业科研经费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和农业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4)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利用好人才,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3结束语

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是一个大而长远的课题,我们在看到农村经济喜悦成果的同时,更要把握其中的曲折,以结合当过国家的政策,做开拓创新、科技发展之路。此外,作为农村本身也要努力适应国内外新的发展理念,强大自身,早日迈入小康社会。

上一篇:中小学衔接语文教育论文 下一篇:民族高校预算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