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教学楼结构安全性评级

时间:2022-08-13 11:40:55

某中学教学楼结构安全性评级

【摘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对一中学教学楼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级。

【关键词】基础;结构;单元

一、前言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环境作用的影响,大量的既有建筑可能出现安全或使用方面的问题,对既有建筑进行可靠性鉴定已成为必然的需要。本文依托具体的工程实例,结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对该工程进行安全性评级。

二、工程概况

重庆市某中学教学楼为四层砖混结构,平面形状呈矩形,长度30.6m,宽度7.5m,建筑面积约为918.0m2;楼、屋面采用预制板,横墙承重;房屋一层建筑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房屋修建于1994年,竣工后投入使用至今,无图纸等相关技术资料。

该中学委托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对教学楼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测、鉴定,并作出相应的安全性评级,以便加固维修处理。

三、现场检测结果

(一)地基基础

观察该房屋四周地面,未发现有沉陷、裂缝等异常情况;观察上部结构,未发现有因地基或基础不均匀沉降出现的裂缝或倾斜等异常现象,且该房屋已使用近二十年,说明该工程地基、基础使用正常。

(二)上部结构

1、构件外观

汇总外观检测情况,该房屋构件外观缺陷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墙体受潮,抹灰脱落,墙体开裂,打开抹灰,块材未开裂。

(2)预制板底抹灰脱落。

(3)楼梯梯板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开裂、脱落。

(4)栏杆压顶梁或构造柱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开裂、抹灰脱落。

(5)挑梁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开裂,边梁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开脱落。部分示意图如图2~图5所示:

2、混凝土构件

(1)楼、屋面。楼、屋面采用预制板,对构件外观进行检查,除发现板之间有板缝外,未见预制构件存在因受力产生的过大变形及裂缝等异常现象,工作情况正常。

(2)混凝土梁

根据现场检测条件,抽查了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箍筋间距及混凝土强度,结果如下:

挑梁宽240mm,根部高度385~400mm,端部高度160~200mm,箍筋间距无明显加密,且均匀性较差,按200mm间距取值。楼面梁及屋面梁宽245mm,高度500~510mm,箍筋间距均匀性较差,按200mm间距取值。

抽测了3根梁的混凝土强度,经龄期修正后的测区强度值及推定强度,最大值38.1MPa,最小值27.9MPa,综合考虑各因素,建议该工程混凝土强度按现行规范对混凝土最低强度限值C20取值。

3、墙体

(1)墙体厚度和材料。横向墙体采用条石砌筑,厚约300mm,纵向墙体采用页岩砖砌筑,厚370mm,纵、横墙的交接处如图6所示:横墙距纵墙内边约300mm范围,采用页岩砖砌筑,纵、横墙之间未设置拉结筋。

(2)砂浆强度。采用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平均值为9.73MPa,最小值6.4MPa,变异系数020,建议按M5取值。

4、抗震构造

经检查,该房屋2层和4层有圈梁,1层和3层无圈梁,无构造柱。

(三)安全性分析

1、地基、基础

观察各建筑周围环境、室内地面和整个房屋上部结构,未发现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或其它异常情况,安全性综合评定为Bu级,可不采取措施。

2、上部承重结构

(1)混凝土构件。虽然该工程的预制板和楼、屋面梁外观及工作情况较正常,但大量的挑梁和边梁都存在因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开裂、脱落现象,钢筋面积和截面尺寸损失较严重,已较严重降低了构件的承载力和耐久性能,经综合分析,混凝土构件综合评定为cu级。

(2)墙体。该房屋投入使用近20年,未发现墙体存在因受力不足引起的裂缝和过大变形,承载力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由于修建年代较早,存在诸如不同材料混砌、纵、横墙连接薄弱、抗震构造措施差等缺陷,经综合分析,墙体综合评定为cu级。

根据上部承重结构构件的评定结果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第6.3条,该工程上部承重结构安全性综合评定为Cu级。

(3)鉴定单元。根据GB50292-1999中的规定,对子单元鉴定中Bu级可含有cu级,Cu级可含有du级,综合评定结果为:根据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评定结果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中第8.1条之规定,该房屋的结构安全性等级综合评定为Csu级,应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四)鉴定结论及建议

根据实测情况及分析结果,经综合分析,得出该中学结构安全性鉴定结论和建议如下:

该房屋的结构安全性等级综合评定为Csu级,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处理,同时考虑抗震加固。

加固设计时,混凝土强度按C20取值,砂浆强度按M5取值,页岩砖按MU10取值,截面尺寸按检测结果取值。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2]马剑.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系统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9

[3]陈少杰,顾祥林,张伟平.层次分析法在既有建筑结构体系可靠性评定中的应用[D].同济大学,2009

上一篇:浙中地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软实力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中科软:有望成转板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