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化应用

时间:2022-08-13 10:44:55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化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一柄双刃剑,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好这种新式武器,是我们该值得深思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优化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呢?要做到三适:适时、适量、适当。

一、适时

“适时”就是找准切入点,相机而用。如课前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感画面容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一节课不同时间出示多媒体教学效果足不同的,多媒体技术用在该用的时间事半功倍,用在不应该用的时候画蛇添足事倍功半。如果学生的每一节课自始至终满堂都是图片、音乐、动画的“盛宴”,对学生视力、听觉有害,很易审美疲劳,削弱了独自感悟能力、想象力、理解力,更无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益。

二、适量

多媒体的使用要做到适量,过分依赖多媒体会适得其反。比如教《邓稼先》一文,有的老师既链接作者及文章的相关资料(包括给学生开出的作者的佳作名篇及获奖情况等),还链接许多专家学者对其人其文的评论和分析等。表面上增加了信息量和课堂容量,实际上游离于课文教学之外的大量无用信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认知语文和体验情感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其价值应是为师生所用,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帮助。而什么时候需要这种帮助,要看是不是不用就不行。要当用则用,不用则弃,不要为“装饰”课堂而用。每一节课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出发,防止内容过多,形式过多,看而无用的现象发生,引起学生疲劳,影响学生效果。

三、适当

“适当”就是指多媒体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处,用在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之处。多媒体应该用在用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解决或者不易解决的地方。如,在教学中教学大纲规定必须开的实验由于学校条件限制而不能开设;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学生不易接受;为了使教学内容直观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开阔学生视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等等。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在课堂中用一张张幻灯片把课文的内容一一呈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就破坏了文学的意境美、想象美,这样的现代教育技术还是不用为好。

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多媒体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那种无视教育本质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要求,大张旗鼓地盲目开发,无限制地扩大课堂容量,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

上一篇:师生的约定 下一篇: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之“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