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业保险密度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陆青华

时间:2022-08-13 10:23:35

上海市商业保险密度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陆青华

摘要:本文根据上海市1980-2007年之间的历史数据,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构建人口机械增长率、劳保福利费用比例、全市居民消费水平指数、食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等自变量与因变量商业保险密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商业保险;保险密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10-0117-03

2009年,国务院提出上海要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并同意在上海适时开展个人税收养老保险产品试点。个人税收养老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不仅有利于完善上海社会保障体系,而且对我国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是对我国商业保险发展的突破和创新。因为商业保险不仅仅是“金融三支柱之一”,而且也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所以研究商业保险密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上海市保险密度发展趋势与影响保险密度的因素假设

(一)上海市商业保险密度发展趋势

上海市商业保险密度是指上海市商业保险收入除以上海市户籍居民总数。上海市作为我国开放性国际化大都市,其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在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保险密度并未与居民收入或消费的增长同步增加。以2005~2008年为例,2005年上海市人均年收入为26,823.00元,保险密度为2,452.62元,保险密度为人均年收入的10.94%,2006年这一比例为9.94%,2007年为9.92%,2008年为9.16%。那么影响保险密度在居民收入中比例下降的因素有哪些呢?目前,研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工资、人口总数、从业人员总数、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保险产品价格、生活节奏以及购买习惯等等对商业保险密度影响的文章较多,但是研究人口机械增长率、劳保福利费用比例、全市居民消费指数、食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等变量对上海市保险密度的影响的文献很少。

(二)上海保险密度的影响因素假设

1、人口机械增长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年内因迁入和迁出因素,城市人口的消长而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的提高表现为户籍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人口的增加。上海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从1990年的1.14%,增加到2008年的9.39%。曾朝晖、王俊明(2008)通过研究发现城镇平均人口的增加、受教育年限的增加都会刺激保险需求的增加。高素质、高学历层次的群体对商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都要高于上海市居民的平均水平。因此,假设商业保险密度与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相关性。

2、劳保福利费用比例。

目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对商业养老保险密度影响的文献,主要是通过计算社会保障支出对寿险密度的影响来分析,如孙德伟(2008),而通过劳保福利费用比例来研究社会基本保险对商业保险影响的文献很少。劳保福利费用比例指职工劳动保险和福利费用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它包括劳动保险和单位福利两部分。劳保福利费用比例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反映了企业的福利待遇水平。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好,劳保福利费用比例越高,企业的福利待遇水平越高,职工就可能有更多的收入用于购买商业保险。因此,假设商业保险密度与劳保福利费用比例呈正相关性。

3、全市居民消费水平指数。

消费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才可能购买商业保险,居民消费水平是一个关键因素。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为满足其生存、发展和享受等需要而消费物质产品和劳务的过程,它主要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来反映。上海市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80年的全市居民消费水平指数(1978=100)是123.1,2000年是557.7,2007年是1119.6,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呈增长态势。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越高,人们可支配的收入越高,购买商业保险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假设商业保险密度与全市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呈正相关性。

4、食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可以用来表示家庭的富裕程度或贫困的程度,但不能表示城市的消费能力,而食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比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涉及的范围更广,其基本涵盖了各团体、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家庭等,用它来表示城市的消费能力比较合适。

只有当城市消费能力增强,在食品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向日常生活用品等转移,才有可能购买商业保险。因此,假设商业保险密度与食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重成负相关性。

二、影响上海保险密度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1、研究方法。

逐步回归是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程度从大到小逐个引入回归方程,每引入一个变量同时检验方程中各个自变量的显著性,符合要求的保留,不显著的剔除出去,反复进行,直到再没有显著的变量可以引入为止。回归分析是根据自变量的最优组合建立回归模型,来预测因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该方法的运用条件是有大量观测统计数据,适用研究没有确定关系形式的因素,可以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因素之间关系。

2、数据说明。

在一般情况下,时序数列取对数之后一般不会改变其时序性质,故为了消除数据序列的异方差性,文中引入的变量均进行了对数处理。文中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于1980~2008年的《上海市统计年鉴》。

(二)实证分析

l、模型建立与求解。

所有自变量均为无量纲,模型采用双对数模型,设模型方程如下:

ln(Y)=β0+β1lnX1+β2olnX2+β3lnX3+β4lnX4

其中,Y为保险密度(元);X1为人口机械增长率(%);X2为劳动福利费用比例(%);X3为居民消费水平指数;X4为食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

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运行后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回归模型为:ln(Y)=-24.055-0.254lnX1+0.3891nX2+3.5061nX3+2.119lnX4

即保险密度与居民消费指数、劳保福利费用比、人口机械增长率、食品占社会消费品总额比等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意义的相关关系。

将2006年和2007年“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劳保福利费用比、人口机械增长率、食品占社会消费品总额比”的数据取对数后分别代入模型。测算出预测值ln(Y')分别为8.34、8.54,其对应的实际值ln(Y)分别为8.00和8.16,误差范围均在5%以内,模型成立。

2、模型评价。

从模型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保险密度与居民消费指数、劳保福利费用比和食品占社会消费品总额比是正相关的,即随着它们的增长加快,保险密度增长也

加快,其中居民消费指数对保险密度的影响最强,食品占社会消费品总额比、劳保福利费用比对保险密度的影响顺次减弱。而人口机械增长率与保险密度负相关。即随着人口机械增长率提高的加快,保险密度的增长反而减慢。

模型中人口机械增长率与商业保险密度呈负相关,与假设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迁移到上海市的户籍人口中大部分是刚入校的大学生或是应届毕业生,这部分群体没有经济收入或者刚刚参加工作,他们的工资收入主要用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暂时没有经济能力支付商业保险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迁移并定居在上海的这部分群体成员的经济实力增强后,由于该群体受教育的程度较高,他们对商业保险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一般群体,也最易成为购买商业保险的潜在对象。那么开发适合该群体的商业保险品种,既可以为其提供恰当的保障。又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

模型中劳保福利费用比例与商业保险密度呈正比,与假设一致。这是因为传统的劳保福利已不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而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开发出更适合人们需求的产品。比如意外伤害保险、财产险以及其他一些险种,此时人们为了规避风险和获得保障会购买商业保险或增加商业保险费用支出。另一个原因是。只有当企业的效益较好时,才可能增加劳保福利费用支出。劳保福利比例的增加反映出企业效益较好;只有企业效益较好时,职工收入才可能增长,职工也才会考虑购买商业保险或增加保险费用的支出。因此,劳保福利费用比例的增长对商业保险密度的增长起到了正向影响。

研究发现,商业保险密度与居民消费水平指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2。表明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对商业保险密度的影响很大。居民消费水平指数逐年增加,说明居民手中持有的现金多。可支配收入在增加,消费能力增强。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满足的最低层次的需求,即生存和生理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进一步提出安全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受人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保险的存在使大家获得更多安全感,使人们的生活安定有了保证,并为人们实现个人的抱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食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与商业保险密度呈正相关性,与最初的假设一致。通过对逐步回归过程的分析,发现该变量是最后进入模型的,其对商业保险密度的作用受到其他三个变量的共同影响,尤其受到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和劳保福利费用比例这两个变量的影响,因为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以及劳保福利费用比例的增长均表明人们的工资性收入和可支配性收入在增加,人们有经济能力购买商业保险和增加保险费用支出。

三、结论

上海作为我国的金融中心,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众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上海的城市建设中来,他们中大部分人受过高等教育,对保险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要高于其他群体成员。因此开发适合该群体的商业险种有助于商业保险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商业保险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当传统的劳保福利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人们会选择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规避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然而,即便人们意识到保险的好处,但是保险作为一种商品。需要人们先支付一定的货币才能获得保障。因此,最主要的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只有人们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和购买保险的意识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购买商业保险和增加对商业保险的费用支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基本完善,人们的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商业保险也将被普通百姓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曾朝晖,王俊明,中国保险需求的计量研究[J],现代经济,2007,7(1):19-23

[2]孙德伟,我国寿险需求区域差异化比较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8

上一篇: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行... 下一篇:制度变量对货币需求影响研究的进展与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