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3 09:52:30

多媒体技术在大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动态逼真、声音优美,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幼儿园大班教学,可以和区域活动、语言活动、数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日常生活整合,使枯燥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了,控制力增加了,给大班教学增加了活力。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课件 大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Large Classes Teaching

ZHA Yingxin

(He'nan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vivid, lifelike dynamics, sound beautiful, can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used in teaching kindergarteners can and regional activities, language activities, math activities, art activities and daily life integration, so that teaching becomes boring colorful children's attention, and control has increased, to increased vitality to large class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urseware; large classes teaching

大班孩子对周围世界有极强的好奇心,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这是怎么来的?”“那是什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 ……这样的问题常常出现在他们的小嘴巴里。大班孩子对自然现象、机械运动等科学知识有积极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概括分类、语言表达能力比以前有明显提高。他们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对图书阅读兴趣浓厚,并对文字产生兴趣,他们在书上或路牌、门牌、广告中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很兴奋,常常围着大人教他们认字,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上歪歪扭扭地写字,还边看图书边连懵带猜地读书里的文字。阅读成了他们生活中很大的乐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进入了大班教学,幻灯、投影、白板、播放器、电脑、点读机……越来越多地走入大班孩子的生活里。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以模拟性、启发性的直观手段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激发了大班孩子的学习兴趣。在科学活动、语言活动、数学游戏等活动中,孩子们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变静为动,变繁为简,变虚为实,把那些枯燥抽象的知识趣味化、直观化、形象化、色彩化、具体化。这样的转化有利于孩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同时大班孩子爱动手、爱动口、爱动脑的习惯也得到了锻炼,他们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各项活动中,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1 多媒体技术让区域活动开心快乐

早饭后,大班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纷纷进入他们感兴趣的区域:科学区、建构区、数学区、美劳区、语言区、表演区进行活动。

科学区植物生长观察记录中,孩子们用画笔记录植物生长过程,观察叶子上的水珠的变化:早上来时见到了它,区域活动后就不见了;第二天早上,水珠又出现在叶子上,区域活动结束后又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将这个科学现象用故事的形式编成《小水滴的旅行》,又把故事做成动画,孩子们不仅喜欢看,还从动画中明白了雨滴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了雨的形成原理。如果我们只是用图片,枯燥地讲解水蒸气、蒸发、乌云等问题,孩子不容易理解。孩子们了解了露珠的秘密,走进科学区还争着记录“植物生长”“每日天气”:温度、风力、云的变化、穿衣指数、雨具。这些促进了大班孩子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建构区的孩子们用积木 、插塑、纸箱、纸盒、易拉罐搭建了中原福塔、国贸大厦、郑东新高铁站。洋洋用插塑、子弹头火车搭出了目前郑州在建的地铁1号线、2号线。他说:每天妈妈送我来幼儿园总是堵车,有还几次来晚了。他想让地铁赶快建好,早上来幼儿园就不会迟到了。我们用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了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交通,孩子们看到了轻轨、新干线、磁悬浮、轨道老爷车。于是,洋洋和小伙伴一起用积木、插塑、纸箱、纸板……在建构区为郑州设计了地上有轻轨、立交,地下有通道、地铁的立体综合式的城市交通。

语言区里的“凹凸有声拼音电子挂图”吸引了孩子们,蕊蕊和娇娇一边按着字母,一边跟着电子挂图读者a、o、e……牛牛和妮妮用点读笔听故事,学认字,牛牛还用点读笔考试妮妮,不时从点读笔里发出“答对了”的声音。

表演区里的孩子正表演皮影戏《武松打虎》。他们在播放器的音乐伴奏下,挤在大纸箱做成的舞台后面,双手举着皮影武松、老虎。高个子杰杰还为他们打着手电站在后面。

2 多媒体技术让语言活动生动形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能力”。多媒体课件以它独有的功能把故事内容、语言、意境融合在一起,将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给孩子们,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大班孩子对词义理解加深,掌握词类范围扩大,口头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也能复述较长的故事,能看图编故事,还能围绕一个主题编出有个性的故事。

语言活动《我们班是个动物园》,孩子们从白板上看到了班上三位老师的照片,看到了老师们对自己形象有趣的动物比喻:“这是张老师,她是一只百灵鸟,经常为我们歌唱,声音既优美又动听。这是李老师,她是一只白天鹅。这是王老师,她是一只小蜜蜂。”经过大家分析讨论,每个孩子的照片和有趣的动物形象有机结合,再加上每个人不同的声音解说,又配上表现各种动物特征形象的音乐,一部完整有趣的自创课件――《我们班是动物园》新鲜出炉。这个活动融入多媒体技术后,让人物、动物形象具体化、生动化,让抽象的形象直观化、简单化,营造了一种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使孩子的思想渠道更加顺畅,还优化了大班教学结构。

语言活动中的绘本阅读更是少不了多媒体技术。如《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课件中反复弹出鸭子和天鹅心理的活动:“我要赢,我不能动,就连一根羽毛也不能动。”以及狐狸被鸭子咬伤鼻子后,流出了“鲜血”,仓皇逃走时的配乐,这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都使这个绘本的形象直观、个性鲜明、动静结合、更加生动了。不仅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实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 多媒体技术让数学活动直观有趣

大班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兴趣。有趣的、现实的、有挑战性的情境,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

例如,大班孩子学习8的分解,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般将多个1~7数字贴在白板上,或让孩子反复地分彩棒、小方块,教学方法单一,趣味性不强。我们制作的《小瓢虫的旅行――8的组成》课件,以小瓢虫要出门旅行引入学习内容,用课件进行操作,将小瓢虫分到两片叶子上,让孩子通过课件自主探索出8的7种分解方法,再通过观察两片叶子的几种变化画面,发现数与数之间的互补关系,从而对等量、互换关系进行了学习。

为了调动大班孩子学习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们还选择了一些符合大班孩子年龄和接受程度的数学教学课件。例如,在教孩子大小数比较时,我们选用了“小熊翘翘板”游戏,让孩子自己用鼠标移动不同数量的小熊,并比较;如果回答正确时,计算机则马上说:“你真棒”。回答错误,则鼓励再试一次。

多媒体技术正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之间建造起一座桥梁。它新颖、形象、生动、有趣的画面,动态的直观演示,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信息、获得知识的氛围。

4 多媒体技术让艺术活动鲜明具体

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这是孩子园艺术领域的目标。大班孩子的艺术活动在多媒体技术的融入下,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以独特的教育功能,将艺术活动形象、鲜明、具体地表现出来,增强了艺术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引发了孩子们探索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质量。撕贴画《春花烂漫》课件,将PPT画面定格在不同大小、色彩各异的花朵照片上,引导孩子感受与理解。孩子们一边看课件,一边卷一卷,折一折,撕一撕,贴一贴,和老师一起走进美丽的花的世界,领略撕贴画的魅力。

音乐欣赏对大班孩子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听觉效果和视觉效果结合起来,大班孩子能容易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打击乐《拉德斯基进行曲》课件,让孩子们通过视频看到了欧洲十九世纪军队队列表演,音乐图谱是用一个个小士兵排列起来的,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看着小士兵音乐图谱,先用拍手、跺脚、拍腿进行练习,逐步用碰铃、响板、铃鼓等分组合作习进行演奏。通过这样图像、音乐、视频、动画的组合、拼接,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现实中无法实现和感受的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5 多媒体技术让日常活动丰富多彩

在开饭,起床,梳头,收整游戏材料、图书、玩具的间隙时间,我们有计划地安排播放内容《儿童歌曲》《经典儿童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儿童自我保护》……孩子们会自然地被吸引进去,遨游在求知和获取的海洋里。

在大班孩子进行游戏活动时,有选择地用相机、摄像机进行抓拍或实录。如周四下午伴随着特定的音乐,孩子们每周固定的角色游戏结束了,大家围在一起坐好,开始对本次角色游戏进行评析。白板上再现了刚才小朋友的游戏画面:娃娃家里妮妮正为宝宝穿小袜子,嘴里还不停地说:“别哭,马上就穿好了。”丁丁警察在有章有序地解决一起出租车交通事故。这边的饶大夫在为病人开刀时,把医用托盘、麻醉针、输液器都堆在地上。嘟嘟大厨师刚上完卫生间就去串羊肉串……画面刚刚出现就被火眼金睛的小伙伴们给逮了个正着,纷纷对饶大夫和嘟嘟大厨提出了卫生方面的批评。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来讨论、分析,共同制定有效的游戏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游戏质量。

每周一次的计算机课是大班孩子最期盼的。两个孩子一组,共同操作一台电脑。在“数学屋”里他们不但喜欢小老鼠的形象,更喜欢玩“小老鼠一家的房间”游戏。孩子们运用各种几何图形为老鼠一家设计建造美丽的家。在活动中,他们随意点击,自由组合,有城堡式的、楼房式的、别墅式、花园式的,多种多样,令人眼花缭乱。接下来孩子们又为小老鼠一家设计制作了各种新颖的汽车、漂亮的服装、太阳镜、高跟鞋、凉拖鞋。在这宽松自然的游戏氛围中,孩子们的兴趣也愈加浓厚。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大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视与听结合,手眼身与口并用,模拟、回放、游戏、动态、幽默、诙谐的魅力极大地吸引着孩子们。多媒体技术在大班孩子的各项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大班孩子的身心发展。

上一篇:一种SELEX ATCR―33S雷达模数转换板调整的方法 下一篇: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体系及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