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时间:2022-08-13 04:22:23

初中体育课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体育课教学应做到动与思相结合,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不提问题的现象。初中学生喜爱活动,对感兴趣内容能积极思考,为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创造了条件。为了更好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思考问题,进行教学反思。要采取一定方法与措施,激励学生积极提问,鼓励学生敢于对教学质疑。

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习技能应围绕着某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快速跑中的途中跑,强调要以肩关节为轴,前后用力快速摆动。思考摆臂速度与步频的关系,提出为什么左右摆臂会影响跑动速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克服左右摆臂现象,在练习中学会思考。

课堂教学要运用适宜练习方法,促使学生思考掌握教学动作中的问题。如让学生完成多种形式跳短绳练习,通过必要示范观摩,提出跳短绳为什么要低头收腹,两手体侧拉开摇绳,如何做得更好。结合动作特点,要有意识设疑解惑。如原地侧向推实心球持球预备姿势,为什么强调身体侧倒,引导学生思考对完成最后用力推球动作的合理性。

鼓励学生对教学质疑,以往课堂教学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很少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疑问。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有质疑的问题。

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质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示范,教学方法,练习手段,组织措施,有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方面。学生的质疑是针对这些方面提出的,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觉察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正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免产生不良的教学后果。

学生对课堂教学练习提出质疑,是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思考,能培养学生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学生提出问题,能活跃课堂练习气氛,又能感染其他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学质疑,要肯定学生敢想敢说的行为,充分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如学生提出准备活动,为什么总是慢跑步与准备操,可不可采用游戏或其它形式,队列操是否可放在课堂练习结束部分进行。原地正面投掷实心球,练习出手方向,橡筋高度应该根据学生身高作相应变化,不应该按统一高度进行。教师听取后及时调整,能鼓励学生对教学质疑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开发学生智能。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设想练习情境,布置教学器材,创设体育游戏,编创徒手操等。激发学生兴趣,师生互动情感交流,在练习中发展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供思考问题的空间课堂教学练习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学生需要这样的空间,教师要主动提供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表现,使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既要做好指导者,又要当好练习者。要师生合作,相互配合。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体验感受,并能提出对教学有计议性的问题。教学方法适应学生需求,激发学生情趣,激活学生思维。如侧手翻,头手倒立让学生设想辅助练习形式,教师指导与参与。学生提出动作特点,侧手翻是在侧平面内的动态蹬摆快速翻转,头手倒立是在垂直平面内的静态三点稳定支撑。又提出练习感受,侧手翻做到靠墙练倒立斜面练侧翻,头手倒立做到固定三个支撑点减少帮助并直腿。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到更好体现。为了能有效利用这个空间,要落实教学管理措施,保证练习井然有序进行。促使学生动手动脑,端正练习行为。

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在800米,1000米练习与测验中,激励学生用毅力克服极点现象,发扬顽强拼搏,坚持到底精神。学生提出如何搞好此项目测验问题,既要增加达标气氛,又要减少心理压力。测验时采纳了学生意见,教师用风趣欢快语调,鼓励学生意志控制,引导学生意识调节。强调合理分配跑速与调整呼吸节奏,拉拉队分段友情鼓励。

练习中要设法鼓励困难学生相信自己,经过努力能够克服困难。针对学生体质与技能的差异,采用相应的教学要求和练习手段,引导困难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适当降低练习标准,肯定他们的努力,表扬他们的成绩。肥胖学生在单杠,双杠,垫上运动练习中,分别采用分层教学。学生也提出能否针对肥胖学生特点,多做一些辅项目练习,着重于形体锻炼,达到减肥与增加力量目的。练习中采纳学生的计议,积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让他们在练习中获得成功感,给他们展示机会,增强自信心。别人能学会的动作,我也能学好,别人能发现的问题,我也能探索思考。

启发学生明确练习项目对自身发展重要性,是国家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需求,是适应将来社会发展需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改变学生锻炼中的被动行为,促使学生主动锻炼。

创造主动锻炼条件教学场地与器材布置,要衬托出练习气氛。教师力求做到讲解精益示范正确,使学生对练习项目产生强烈学习动力。教学练习合理科学,新颖多样。把学生对运动的渴望,很好转移到教材内容上来。把教材内容通过一定方式,变换成学生喜欢的练习项目。使学生做到动中取乐,乐中求动。教师要有意识结合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边想边练,引导学生探究提问。练习中把每位学生主动性充分发挥起来,形成我要锻炼的主动局面。学生在主动练习前提下,必定能主动思考练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上一篇: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下一篇:对高中音乐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