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如何展现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时间:2022-08-13 03:23:34

素质教育下如何展现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摘 要: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确保语文价值最大化实现的保障。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做好思想上的转变工作,要改变以往简单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健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性;亲情意识;感恩教育;审美观念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的重点都被局限在了知识技能的掌握上,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应对考试,导致学生逐步成为考试的机器,完全忽视了语文人文性的发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展现人文性特点,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亲情意识的培养

亲情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人文性特点的具体体现之一。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在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也为学生亲情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确保语文课程人文性特点得以最大化实现。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也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意识,使学生懂得“严”也是爱。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了自主探究的方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首诗母亲和父亲的评价却截然不同?”然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阅读,并思考上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亲情意识,同时,也确保学生语文素养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

二、感恩教育的培养

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培养。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导致感恩意识较差,严重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感恩教育,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进而,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也为了让学生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感谢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问题探究法,组织学生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探究理解:(1)文本中所说的唯一的听众是谁?(2)老妇人为什么说自己是“聋子”?(3)你能读懂老妇人“装聋”的用意吗?……组织学生结合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使学生学会感恩,进而,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并促使学生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三、审美观念的培养

审美观念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基础,更是学生健全发展的保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有效地将教材中所包含的美展现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提升语文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也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更为了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读,比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等等,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体会文本中的美,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而且,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从多角度入手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同时,也确保语文学科魅力得以最大化的展示。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综合素质水平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苏茂平.浅谈新课改下语文学科中人文性的培养[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11).

上一篇:生本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改进分析 下一篇:小学生认知方式对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