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形体动作教学与影视表演实践

时间:2022-08-13 02:19:41

浅析形体动作教学与影视表演实践

摘要:对演员来说,形体动作的培训和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形体动作是进行影视表演的基石。形体动作教学的目的是让演员通过培训可以利用形体动作去刻画人物形象。影视表演中的形体动作必须要达到灵活可控和良好的表现情感的基本要求。形体动作在实际教学中包含形训、表演、创作三者。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培养演员借用形体动作演绎出剧情。本文探讨了形体动作教学和影视表演实践的关系,指出目前我国影视表演专业进行形体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形体动作;教学;影视表演

影视演员通过舞台和银幕展现给观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通过表演过程中对人物的形体动作和行为的把握,进而演绎出剧情发展以及人物的精神面貌,可以说形体动作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表演专业进行教学时一般都包括四门主干课程,四门专业基础课分别是声、形、台、表。教学中形体动作课是极为重要的训练科目,它的目标是:针对表演课这一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除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掌握形体表演技巧外,还要让学生领悟表现方法。同时要全面地开发学生的形体表演的可塑潜能提高学生形体表演的表现力。著名演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论指出,演员的形体训练以及运用对表演十分重要,人的形体动作最能真切地反映角色的外部特征。演员在创作角色时应该首先把握人物的形体动作,然后再深入角色的精神生活。即演员要从掌握角色的自我感觉开始,要体会准确和完整的角色。第一步必须要捕捉角色外部形体特征,体味其生活中的表现,要模仿所扮演角色的典型形体动作,同时还要控制和塑造形体。提前要设计好形体动作并按计划进行表演,演绎出能体现角色性格的动作、表情、手势、姿态和声音,表现出角色的情感,让演员的表演内外协调一致。

一、形体动作表演的内容

形体动作:指的是在表演过程中通过消耗外部肢体(五官、躯体、四肢)力量的看得见的形体动作。演员的形体动作表演不是简单的机械动作,其表演是有机的并且具有目的性,这些动作必须有顺序、能够反映角色的性格。形体动作都与人的心理活动相连,形体动作一般都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体现。演员的形体动作必须要符合人物的思维特点和性格特征,动作的表演要受到剧本所规定情境的限制。演员要想把剧本上的角色变成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让其具有自己的特点。演员要想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除了要有比较形象和美观的形体动作,还必须具备较为正确、美观的形体姿态外,演员还必须对人物进行深入理解。此外,演员所表演的动作要符合剧情的发展,体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形体动作表演内容包括:生活化形体动作表演和夸张化动作表演。演员的表演应该做到让观众看不出在表演,演员的表演应该与日常生活中人物活动一样生动逼真,表现得比较自然。例如,赵本山老师的很多电视剧,如马大帅系列、刘老根系列和乡村爱情系列,在这几部电视剧的表演体现了较高水平,其表演给观众感觉比较真实。此外,能够生动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丰富人物形象的夸张表演风格也是影视表演常用的手段之一。这种表演风格的特点是利用灵活形象的形体动作,以夸张的漫画式动作来进行表演。这种表演风格对人物的夸张是以细致的观察生活并进行科学细致的提炼为基础的。表演要符合人物心理的发展,此外演员必须细致对待夸张的表演,让自己的动作真实可信。例如,香港喜剧演员的代表周星驰的一系列无厘头表演风格,给广大观众带来了极大震撼。

二、影视表演专业形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影视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学利用舞蹈、艺术体操、戏曲动作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在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他们在肢体力度、柔韧程度、动作协调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在动作舒展和舞蹈韵律等外部技能方面掌握了很多外部技巧,但他们却不能在以后的表演中灵活地运用。一方面,形体教学与表演不能很好的衔接,传统的形体教学对表演的融合重视不够,例如,很多学生以前曾经接受过比较系统和规范的专业舞蹈训练,有比较好的形体素质基础,可是他们在入校一段时间后的表演别是在肢体语言方面不能有很好的表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忽视了对学生形体动作的创新性和外部技术的培养。

另一方面,学生的表演的创新能力不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想通过表演实践,让学生领悟课堂所学的形体表演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在所学与运用之间很难突破,在实际表演过程不能做到融会贯通。

三、形体动作教学方法

在形体教学中我们要进行全面地探索研究,要意识到形体教学在演员角色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表演专业的特点和具体要求,针对如何提高演员的表现力进行教学。

(一)动作模拟练习

斯氏的理论针对形体训练注重“肌肉松弛”。在影视表演教学时必须强调内在的“劲头”,表演时要达到“圆、帅、美”,坚决避免表演动作生硬和呆板。著名戏剧导演张彭春教授曾说过:“表演就和在学习绘画一样,演员刚开始只是学习部分现成的手法。但他们在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基本手法之后,就可以进行个人的创作了。所学的这些基本手法都不是富于个性的,演员真正地掌握了这些基础手法之后,以前他所经历的生活阅历就会体现在他的表演之中,他的表演会展现出新的手法,创造出属于他本人的风格。”张教授把这种方法概括为“通过对现成手法的掌握,结合个人的经验,来能动地创造出完美的新形象”。教师在形体教学课上传授形体动作时,可以采用绘画的临模方式,让学生先模仿别人,然后使学生熟练掌握全部基本要素。学生只有在全面地掌握的基础上才能熟练地运用表演技能。

(二)形体感觉练习

在实际表演中,人们经常使用“这里感觉不对”和“那部分表演的感觉比较真实”对演员的表演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指的是演员表演时他的表现是否符合剧情中人物应有基调和状态。要是演员演绎出的这个人物给人感觉不对,那么其所扮演的人物就不成立。简单的说,对所扮演角色的感觉控制和把握程度,直接决定了人物的塑造结果。演员是以身体为创作工具和原材料的,主要是利用身体的表演去演绎角色的身份和生活,反映出角色的动作。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时,必须十分重视训练学生身体动作的自我感觉能力,提高学生表演过程中的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意识控制肢体动作,进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形体控制方法,在以后的表演中更好借助形体动塑造人物。

总之,在形体动作造型训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总结,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实现学与用的结合,切实发挥形体动作表演在影视表演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焦菊隐.焦菊隐文集:第四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 社,1988.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

[3]庄华.简论戏剧形体语言造型训练的设立及其主体[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3(4).

[4]蒋斌.论影视演员的形体动作创作训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6).

[5]李轶博.论影视演员形体训练方法[J].北京电影学院学 报,2008(6).

上一篇:舒曼钢琴变奏曲幻想性的特征综述 下一篇:浅谈晋剧的唱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