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时间:2022-08-13 11:05:40

试论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摘 要: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指导,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偏离了现代教学的教育模式,缺乏语文教学的情感美及教育观。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改革,语文教育着重以情感教育来审视学生基本素质和审美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以求同存异的思维培养学生,以达到学生能自主学习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求同存异 自主学习

过去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只要求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基本技能的操作,一篇文章虽然由华丽的词藻组成,但有活力、有生命力的短文才是文章内在的情感。好的文章不仅在于它的语言美、结构美,而且在于通过这些文字能感受到世间的真情流露及人情美。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中,仍然有很多教师坚守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这不仅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步,也阻碍了新课标教育的改革。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标提出了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只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应在实际的生活中去体现语文教学所带来的魅力和情感。新课标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感悟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这体现了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学好语文不仅要注重培养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要体现它的人文性,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语文的独特价值及语言文学的内涵。所以,知识与情感应相互结合,共同促进语文教学的前进和升华。但是,学生仅仅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应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应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1.制定可行目标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主要包括识字、读字、写字、背诵和写作,所以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制定不同的目标,尽量让学生都能及时地完成任务。如果定的目标太难,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引起学生有厌学和恐惧的心理,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

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学生,如果过于施加压力,表面上学生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达到了老师预想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感悟性和创新意识慢慢地也会减弱,渐渐地对语言文学失去兴趣和热情,慢慢地也会产生懒惰性,最后可能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会及时完成。如果学生在语言方面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只知道造句和概括总结,这样不仅会造成学生根本没有读懂课本上的短文,而且在选择其他课外书籍时,学生也无法体会作者的真实情感。

对于作文,学生为了完成写作而写作,用华丽的辞藻一味地追求结构的完整性,却忽略了写作的真实情感,过于夸大事物的真实描绘,一篇看似通顺、完美的写作却显得苍白无力,没有真实情感的流露。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应有机结合。

2.教学过程中培养求同存异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习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去学习,但站在另一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才是正确审视小学生的求异思维。新课标的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能大胆地想象,所以老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拓展求异思维。为了增强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拓展思维的发散和智力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在课堂上积极开展辩论活动或者分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及想法,寻求最合理的答案,积极推动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及见解,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

3.鼓励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课本中有浅显易懂的文章,也有咬文嚼字的文章,不管学生对文章理解与否,老师都应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大声朗读。多读、多背,慢慢地学生就能体会书中的意境以及对知识的理解。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能互动,共同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语文不是靠老师指导的思维去学习,而是靠学生能自己领悟、自己理解。课堂是表现自己的舞台,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么好的条件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

好的学习就要有好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学生必须具有的态度。自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学生可以通过预习的方法把自学的语文教学融入到每个意境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预习的先前条件。小学语文教材一般包括预习、文章、课后思考练习三个步骤,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精心设计了预习这一环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勾划重点、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记笔记等多种操作,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容易掌握知识、读懂短文。

为了学生能自主、主动地融入语文的世界中,老师应把语文的情感带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这不仅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在情感和学习态度方面充分发展。所以老师应根据教材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意境,激发学生能主动学习和摸索其中的奥妙。

二、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正确指导是学生前进的动力。老师应把学生的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索的心理是自身发展的生命价值的自我体现。要积极引导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方法,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融入到学习的意境之中,让学生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6。

[2]金翎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刘素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建构与实施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4]魏筱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5]张易 浅议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10,151+187。

上一篇:牵引“后进生”循序渐进 下一篇:甘肃省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