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艾丽斯.沃克《紫颜色》中的妇女主义

时间:2022-08-13 09:19:21

浅谈艾丽斯.沃克《紫颜色》中的妇女主义

摘要: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沃克在《紫颜色》中的黑人妇女主义思想,即黑人妇女以女性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精神内核,以建立一种全新的,以男女和谐的两性关系为目标,最终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生存和解放。

关键词:妇女主义;姐妹情谊;和谐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23-01

艾丽斯・沃克(AliceWalker)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被誉为“黑人妇女写作文艺复兴运动的灵魂人物”,她的前期创作根植于南方黑人社区生活,尤其关注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关注她们的苦难和抗争。沃克在作品中着力表现和挖掘了其现实和历史根源,诠释了她对“妇女主义”的定义。

一、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内涵

作为一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亲身体验了黑人在白人社会中求生存的艰难和备受的歧视。她提出抛弃“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代之以“妇女主义”(womanism),并指出它是专门用来表示黑人妇女或有色人种妇女的思想体系。沃克借用womanish创造出womanism(妇女主义),这就在本质上有别于黑人民族主义和白人女性主义两大运动思想体系。黑人民族主义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单纯的反种族主义思想体系,它只强调种族迫害,掩盖或忽略种族内部性别歧视的存在。沃克针对黑人妇女既是种族压迫的一部分又是性别歧视的对象提出了“妇女主义”这一独特概念。同时沃克将“妇女主义”定义为“献身于实现所有人民的,包括男人和女人的,生存和完美的主义”。由此可见,艾丽斯・沃克的妇女解放观念不是狭隘的,她认识到黑人女人不但是黑人,更是女人,是人。妇女解放也意味着男人思想的解放,乃至全人类的解放。

二、解读沃克作品《紫颜色》中的妇女主义

沃克作为坚定的黑人女性主义者,在《紫颜色》中倾注了黑人妇女主义思想,即姐妹情谊是黑人妇女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核,男女和谐的智性表达则是实现性别种族压迫下的自我生存和解放的目标。

(一)姐妹情谊

姐妹情谊一直受到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者的推崇。只是早期的女性主义者的力倡超越种族、民族、阶级等界限的完美的姐妹情谊。在《紫颜色》中,黑人妇女内部的姐妹情谊却是沐浴到每一个人。她们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友爱,超越了种种传统的障碍。如西莉与莎格原应是敌手,因为西莉的丈夫是莎格的情人,而且曾一度公然在同一屋檐下摈弃西莉与莎格同居。索菲娅和玛丽和哈泼也是同样处于这样一个传统的恋爱三角之中,但她们也只是在短暂的交锋之后就开始了相互友爱的姐妹关系。对于主人公西莉,姐妹情谊给了她巨大的力量,尤其是来自莎格多年的友爱。她几乎顺理成章地成为西莉人生路上的导师。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芭芭拉・克里斯汀指出西莉和莎格的同性恋是“具有解放意义的,自然的。”在唤醒西莉自尊自爱的信心之后,莎格还竭力摧毁西莉深受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毒害的思想。沃克在《紫颜色》倾注了姐妹情谊的黑人女性主义生存观。

(二)男女和谐的智性表达

小说《紫颜色》中主人公西莉的成长转变过程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发展过程的缩影,反映了在这些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寓意十分深刻。在美国这个宣扬自由平等民主的国家里,黑人和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黑人妇女更是受到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多重压迫,极具讽刺意味。[5]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倍受压迫和歧视,没有做人的尊严,更不要谈受教育权。她们内心苦闷,感到压抑,孤立无援,渴望并祈求上帝给她们以启示和慰藉,使她们解脱苦难。残酷的现实使她们逐渐认识到: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她们自己,只有靠大家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反抗压迫,争取自由,才能赢得做人的尊严;只有对妇女弱势群体的精神压迫,找回自我和个体的自主性,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建构男女两性相互宽容、理解、和睦共处的理想社会与美好人生。

《紫颜色》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就连顽固不化的X先生后来也改变观念,不再把西莉当作奴隶、附属品,而是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他终于认识到西莉也享有和他同等的权利。这里,表现出作者对妇女解放概念的深刻认识。这是艾丽斯・沃克在《紫颜色》中的创作意图,也是她为黑人妇女的解放而孜孜奋斗的目标。作为普利策奖的第一位黑人女性得主,艾丽斯・沃克不仅使黑人女性的声音为更多的人所听到,黑人女性的权力为更多的人所关注,而且在弘扬和保护、继承黑人文化传统方面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W.E.B.DuBois.TheSoulsofBlackSou[M].NewYork:theModemLibrary,1996.

[2]HaroldBloom,ed.AlicWalker[C].NewYork:ChelstonHouse,1989.

[3]艾丽斯・沃克著.陶洁译.紫颜色[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上一篇:基于网络虚拟现实艺术的三维模型数据优化探析 下一篇:对钢琴教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