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构建的精神世界初探

时间:2022-07-28 10:57:57

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构建的精神世界初探

摘要:庄子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对人生的思考是庄子哲学思想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庄子人生的透视,及其作品的解读,集中探讨庄子真与诚、痛与美的人生哲学。从中或许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人何以如此乐天知命、何以如此豁达大度、何以如此高傲超脱、何以如此崇尚艺术的精神,而又何以如此因循守旧、明哲保身、谦让退缩……溯本追源,庄子对人生的思考,对人的出路、人的命运的揣度,其意义不仅限于当世,更加延伸到后世甚至永远。

关键词:庄子;哲学;精神世界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38-02

一、庄子的生平著述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庄子有这样的记载: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l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惭笞皂б允始,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蒙邑的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如果可以,稍微停下你日渐匆忙的脚步,去看看自然世界中的朝霞、日落、山涧、溪水,看看青山、绿树、山花甚至是野草,用心去体会,你一定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乐趣,这些乐趣本来很平常,可当你从重重繁重压抑的生活中将它挖掘出来的时候,它就变得那么的难得和珍贵,我像这样的世界才使每个人本真的心最想停留的地方。而庄子,恰恰是因为发现了最大的自然的乐趣和美,体味了最真挚最成名的自然的韵律和情感,所以他选择了隐退,选择了与世无争,选择了放弃功名利禄,选择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在贫贱中自得其乐。

二、庄子诗人似的人生哲学

作为现实的我们,想要放弃不容易,想要匿迹于世界更加不容易,因为首先我们要舍弃的东西太多太多,这种舍弃与庄子来说是一样的。他的选择同样是来的沉重而又辛酸无奈。是当时的社会不给他希望。当时的人们不给他希望,所以隐退之举也只是从内心深处对那个社会的愤怒和嘲弄罢了。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每个人都不可能轻易的放弃自己已有的东西,但是有一种人可以做到,那就是诗人。

诗人的心都是纯净的。他们爱幻想,爱充满希望,更爱用孩子一样的延伸区大量世界、衡量人生。而现实却是,只要有充足的钱,你就可以贿赂官员,呼风唤雨;只要有足够大的权利,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属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甚至亲人和亲人之间也摆脱不了金钱的熏染。这个世界所有的肮脏都昭然的摆在眼底,诗人们看得心痛,看得无奈。因而他们便努力的用自己的文字,用自己的新区建构另外一个纯净的世界:云是洁白的,太阳是火红而赤诚的,溪水更加士兵量莹澈。

庄子化为鲲,化为鹏,在北海里遨游,在九万里高空中飞翔,他化自己的生命于宇宙中,究其一生去探究宇宙的奥秘,体味人生的旨意,这便是他的世界。这也正是他与几千年后步其后尘的诗人所共有的相同之处。也可以说,庄子开创了一个域外之界,而后来的诗人们一步步把它变得更加完美。那个世界使用这些人的赤诚的精魂铸成。

三、庄子的精神世界

庄子的美。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因而庄子对于美的理解和追求都求自然两字,即用心来体察万物,用心来感受万物的美,如果心被蒙上了世俗公里的色彩,变得伪善了,那就不能够体味真美了。只有不断的净化自己的心灵,不断取出事物表面的伪质,才能够看到真的美,但这个过程何尝容易!所以庄子有执著,有无畏。

庄子的自由。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的不自由,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能够看出庄子对于美好的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营建。而,诗人们不惜余力的宁愿耗尽自己一生的心血也要亲手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不是为了向他人炫耀,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功成名就,其实,他们所创造的世界简简单单,为的,只是能够让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疲惫的心在自己的世界里获得片刻的宁静和休息。不是是命运的轮回,还是不一的巧合,诗人们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庄子不谋而合了。

庄子的出尘。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庄子才选择了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庄子才与世无争;正因为爱得热烈,所以他才恨得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厌恶。

我记得很多文人都曾用出尘脱俗来形容女子的美丽绝然,那种美丽是天赐的,与生俱来。而面对不能改变的丑陋,诗人有着自己的消解它的办法。也正因为诗人对于美有着强烈而执著的追求,所以使人们也能够恨得彻底,也才能够罄尽一生去改变丑陋,去创造美。“庄生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李商隐用它的是形容了庄子的不知人生是梦还是梦是人生。而在这诗句里,何尝不曾有李商隐的渴望出世与被人理解。聪明的人都会用理智来思考,而诗人们偏偏拒绝这种思考方式,而用他们的感情来思考,你可以说这是呆,是笨,但是,你不能否认他们的真与纯。

后世的诗人不可能与庄子谋面,然而他们却心灵相通。那么存在于现实的我们,是否,也能够,稍稍擦去心灵的角质, 去认真地体味一番庄子于诗人们的真纯的生命?不求获益多少,但求能够让自己日益坚硬冷漠的心变得温软、美丽、澄明、真纯一点。只要你能够真正的用心,只要你能够真正的静心,只要你能够放眼于万物,只要只要,只要心能够变的一点点的澄明纯净就好,是不是世界就能够随之而变得好一些?是不是人们的心中因此也能够燃气更多一点的希望?让庄子与诗人们创造的世界不为他们所独有。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汉)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6](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宋)林希选.Ⅸ庄子虞斋口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8](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9](清)郭庆藩.Ⅸ庄子集释[M].中华书局.1997年版.

上一篇:喜\怒\哀\乐 下一篇: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