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帛书\今本《老子》比较研究

时间:2022-09-24 01:23:39

楚简\帛书\今本《老子》比较研究

摘要: 1993年,在湖北省郭店村发掘的战国时期的楚墓中,出土了三个《老子》版本的残本; 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其中有两种汉初《老子》版本;通过楚简、帛书及今本《老子》的比较研究,看到不同时期的老子思想变化、文体发展。

关键词:《老子》;楚简;帛书;王弼本;景龙碑本;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50-02

《老子》是一部思想深邃、理论独到、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哲学诗”,其理论精深,语言优美、整齐、富于韵律。《老子》一书一经问世,就被传抄、注释,被多家引用、吸收。在其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多种版本。元代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中:“张c材序:“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1927年,王重民《老子考》中收录敦煌本、道观本、历代木刻与排印本,共存目四百五十余种。1965年,严灵峰《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续编、补编共收录《老子》书籍计356种。由此可以看出《老子》一书在流传过程中注家之多。围绕着老子其人、其书、其思想体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今本《老子》主要有河上公本和王弼本,这是汉魏时期对《老子》的注释,河上公本被认为是民间传本,文句简古,虚词较少;魏王弼本是文人传本,文笔晓畅,虚词较多。

河上本在后世的主要流派有景龙碑本、遂州碑本、敦煌本等诸本,王弼本在后世的主要流派有苏辙的《老子解》、陆希声的《道德真经传》、吴澄的《道德真经注》等诸本。

在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其中有两种《老子》,被分别命名为甲本、乙本,甲本字体介于篆书和隶书之间,不避汉高祖刘邦讳,推算抄写年代,至晚在汉高祖时期(约前206年――前195年);乙本字体是隶书,避高祖讳,不避汉惠帝讳,抄写年代可能在惠帝时期(约前194年――前180年)。从帛书甲、乙本与今本比较,河上本与王弼本在不同篇章各有优劣。

在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发掘的战国时期的楚墓中,出现三种《老子》竹简。郭店楚墓整理者彭浩先生根据竹简形制及长短不同,将多种简文《老子》分成甲、乙、丙三组,此三组《老子》抄本字数约为今本的三分之一。仅有六十四章中下段文字重复,其余皆不相复。

荆门市博物馆的发掘报告《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指出:“郭店M1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其下葬年代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前3世纪初。”在美国达慕斯大学举办的郭店《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李学勤、裘锡圭和彭浩等又提出了更为精确的推断,他们认为郭店一号墓约下葬于公元前4世纪末期。学界一般认为墓葬的年代是公元前300年左右。

经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将《老子》一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考察:第一阶段以郭店楚简为代表,是今见最早的《老子》抄本,较接近于《老子》的原始面貌,是《老子》的初期版本。第二阶段以汉墓帛书为代表,反映战国末期、汉初时期《老子》的发展,是《老子》的成熟期版本。第三阶段是汉唐时期多家对《老子》注释的通行本,是《老子》一书的定型期版本。在以下对此三个时期进行研究时,我采用了楚简、帛书、王弼本及唐代景龙碑本《老子》四个版本进行对比研究。

一、《老子》一书不同时期版本的某些篇章,从意义和思想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第十九章

简甲:绝智(知)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复孝慈。

帛甲: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王弼: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景龙: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民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楚简一经被发现,此章立刻引起了各方学者的注意,主要的不同在于楚简绝弃的是“辩”、“伪”、“虑”;而帛书、今本绝弃的是“圣”、“仁”、“义”。原始《老子》绝弃的是“广识”、“争辩”,主张行“不言之教”,以“无为”治世,而在战国末汉初时开始,将其发展为绝弃“圣人”,无圣人,而民不争为先圣,则天下治矣。原始《老子》还绝弃“伪诈” “多虑”,而从战国末起,发展为绝弃“仁”“义”。“圣”“仁”“义”主要是指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和以此为基础而成为的“圣人”。有反对儒家思想的倾向。而在原始《老子》中并没有这种倾向。这与战国时期百家论辩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楚简的绝弃“辩”“伪”“虑”是从自身修养出发,而帛书与今本绝弃“圣”“仁”“义”是从为政、处世之道着眼的,这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既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也体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解读老子思想。

(二)十四章

帛乙: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王弼: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景龙: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已。

二十一章:

帛甲: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王弼: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景龙: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这两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帛书是执“今”时之规律,由“今”时的规律而知今时的万物运作情况,由此推知古时的原始状态,是“自今及古”的,以“今时”“自身”为出发点,了解宇宙万物、时间、空间、及其运作规律。而汉唐时的通行本,是执“古”之规律,以“古”为出发点,阐释、思考问题。儒家主张“崇古贱今”,和效法古之“先王”之道,在这点上,不能排除受到当时儒家思想盛行并已成为统治思想的影响。

以上两处是《老子》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所处时代不同,人的思维方式、理解及需要不同,对其原有思想进行重大的改变,使其与原始老子思维有本质不同。

二、通过句子的增减、变化,使原有意义更加发展、完善

(一)十五章

简甲:d乎其若浊。

帛乙: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

王弼: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景龙:混若谷,旷若浊。

从帛书时期开始,此段就增加了“旷呵其若谷”,在形容道的状态时,从楚简的视觉浓度,进一步发展到帛书的广度、深度去描述。给人以更立体的感觉。道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其形态、内容不断加以阐述,如第二十五章:由楚简(原文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帛书到今本增加了“周行而不殆”,这也是在描述、解释“道”的过程中,不断地对“道”的内容、状态进行丰富,使人们认识到它的永恒运动性。“道”不仅是混沌、广大、寂静、独立的,更是运动变化的。

(二)十八章

简丙: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安有正臣。

帛甲::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混乱,案有贞臣。

王弼: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景龙: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此段在楚简的基础上增加了“智慧出,有大伪”,进一步发展、完善了老子的理论思想,并使句子两两对偶,体式整齐,比原始的三个排比句有更强的节奏感。这样的句子还有二十九章:帛书作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培或堕。”今本增加了“或强或羸”。同样都使句子内容更完整,增强了韵律。

三、楚简或帛书的出现足可以纠正今本的错误,使二千年来人们牵强的加以解释之处得以澄清。如二十三章(今本)

帛乙: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王弼: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景龙: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按帛书此章很有条理,意思大致为“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合于道;从事于德的人,就合于德;表现失道失德的人,就会丧失所有。同于德的行为,道会得到他;行为失德的,道也会抛弃他”(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而通行本各家按自己所宗的已经混乱不堪的版本强解之,所以文意愈加难解。

这样的段落还有三十八章:

今本比帛书(原文: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多了“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将原本的“上德”“上仁”“上义”“上礼”逐层递减的理论层次打乱,此句应据帛书删除,具体的理论依据刘殿爵、高明已经阐释过了。

由以上分析,我得出以下结论:

(一) 春秋时期或战国早期的原始《老子》,也就是以楚简(尤指楚简甲组)为代表的《老子》,思想朴素,主要以自身实际出发,它将道、德、仁、义、礼分出高低等级,但并不像帛书那样明确提出绝弃“圣”、“仁”、“义”。随着后世的发展及各家思想争论的愈加激烈,明确的反对对方主张的思想随之产生。

(二) 以帛书为代表的第二时期《老子》,对于古今的看法是相同的,看待世界是循环往复、永恒运动的。而后世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有“贵古”的倾向在其中。

(三) 不同时期的《老子》书中,反映的思维方式并不相同。

(四) 在文体方面,楚简是原始、朴素的排比,从帛书开始,句子越来越整齐,有节奏感,到今本押韵、对偶已运用得十分娴熟了。读来朗朗上口,有人为雕琢的痕迹。

形成不同版本的明显差异的原因何在呢?

我认为首先是随着时展的需要,后世学者有意识的加以改写,以适应表达自己思想的需要。其次,随着各种思想的发展,不断地吸收其他学派的理论,人的思维发生变化。再次,在流传当中,错简、误抄等传写错误也是造成此种差异的重要方面。第四,由于老子主张以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老子并没有明确的传人,不像孔子那样开坛讲学,传授自己的理念,因此,后人理解各不相同。最后,由于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无所不包,思想深邃,涉及整个宇宙和未知的自然界,正如老子自己所说“微妙玄达”,自成体系,因此,后人领悟的程度有所不同,也造成了如此差异。

《老子》思想十分复杂、深邃,玄妙至极,且时间久远,版本众多,以上所论述的三个时期的差异和发展,仅从一个角度进行了一些分析。

参考文献:

[1]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2007年版.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尹振环.楚简老子辨析・楚简与帛书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上一篇: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搏动“新鲜血液” 下一篇:浅谈晋献公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