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组织结构面临经济全球化挑战

时间:2022-08-13 08:02:35

中国产业组织结构面临经济全球化挑战

“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于8月份,会议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分别只相当于2005世界企业500强同类指标的8.4%、7.0%、6.0%和2005美国企业500强同类指标的17.2%、12.5%、18.2%。另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现在承接的“贴牌生产”的订单,利润的92%被外商拿走,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最多只能拿到8%的利润。

财务指标的巨大差距反映出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竞争力方面的巨大差距。从宏观层面看,中国当前的产业组织结构还没有及时地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世界范围内产业组织结构所发生的深刻转型是造成这种竞争力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的生产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和开展,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延伸,每一个特定环节的生产活动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转移到条件最适合的地区去执行。一方面,企业通过将非核心专业的生产活动向更具优惠条件的地区转移或实行虚拟生产,从而将资源集中从事不可复制的核心业务,例如独特的生产制造能力、研发设计能力、专业服务能力或者信息处理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链各个环节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企业更加趋向于在他们最具竞争力的专业领域尽可能地进行规模扩张。当前全球范围内在一些重要产业领域内发生的并购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为了进一步巩固他们具有特定优势的产业链环节,而把那些他们并不具备特定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上其他环节业务分离出去。这种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最终结果是产业链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各个环节生产活动的价值回报逐渐减少,而在具有优势环节从事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活动的价值回报则逐渐增加。尤其是跨国公司通常将那些风险大、收益小的生产环节转移至第三方,同时利用他们的无形资产或专利、专有技术,对产业链其他环节的生产活动进行组织和协调,甚至施加影响并加以控制。

中国目前的产业组织结构从整体上看仍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产业链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地理空间上相对集中,同时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中国企业趋于涉足更多的产业领域。

世界银行在中国2001年加入WTO之际公布了一份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与前景调查报告。该报告选取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成都五城市15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这些企业的业务领域基本代表了中国当前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以及国际化程度位居国内前列的产业部门。对于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连接关系的调查显示,这些被调查企业趋于加入到在地理位置上相对聚集的产业链网络中,平均有超过50%的企业与他们的上下游企业位于同一城市,大约75%的供应商位于中国境内,海外客户平均为15%。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并非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出现。

从培育全球竞争力角度看,具有这种特征的产业组织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利因素。首先,由于受地理空间的局限,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供应商所处地理位置的远近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而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重视无疑会受到影响,其所选择的供应商很难是一流供应商,从而失去了与一流供应商合作的机会。第二,产业链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限制了企业专业化生产能力,从而也就束缚了企业专业化规模扩张能力。由于不能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仅仅依靠一味地压低产品价格,则很难为高端客户提供高端产品和服务。如果企业不能与一流供应商和高端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就很难培育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对于中国产业组织结构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挑战,需要从制度环境和战略操作二个层面着手应对。首先,中国产业组织结构现状背后存在深层次制度性因素,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对正常的市场行为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还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二是经济法制和司法体系建设相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滞后;三是市场经济的信用环境状况比较差;四是金融体系还不能较好解决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前三个方面的因素增大了企业外部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以及交易成本,企业通过产业链内部垂直一体化来降低交易风险和成本;与处于产业链其它环节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相对集中以便于双方相互监控同样起到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作用。而外部融资难问题使得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资金积累,造成企业发展与扩张缓慢。要从根本上转变中国产业组织结构现状,就必须从逐步改变外部制度环境着手解决。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企业回归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转移趋势。因为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没有一家会在产业链所有环节都具有竞争优势,为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保持和强化核心业务,其必然选择就是只保留最关键的核心业务环节。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同样应该集中精力和资源,专注于企业最具竞争力和能够带来稳定现金流量的产业链环节。通过坚持专业化发展,强化核心专长,提高专业化生产能力,以及不断推动价值链的升级,由此来塑造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上一篇:国际游资进出中国的三大渠道 下一篇: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运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