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运用初探

时间:2022-08-13 08:00:3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运用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标,落实生本教育是关键,因为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和感染力。

一、落实生本教育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教师忙的是如何让学生记住每一个知识点,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普遍对思想品德课缺乏兴趣,背、记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无法统一,生硬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严重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落实生本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落实生本教育必须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自主探究这种方法的运用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学习材料及学习伙伴的影响下,对新的知识结构内容进行自我学习的整合。学生对自己探索的问题进行论证,解决问题。教师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八年级《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时,班上有城镇学生,也有农村学生,部分城镇学生对农村不了解,部分农村学生对城市不了解,怎么办?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探究交流方式,使问题迎刃而解。

三、落实小组协作与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每堂课上把学生四人或六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并确定一名小组长,把分组教学落到实处,组织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出现,小组协作回答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弥补了师生交流的缺陷,使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群体中得到解决。充分体现了生本教学理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中国的声音很响亮》时,政治性、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通过充分发挥小组交流,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声音很响亮的原因,从而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

四、明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习新内容时,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任务,再由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模式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例如,在新授人民版《村里的烦恼也不少》一课时,我预设了两个问题:村里有哪些烦恼?产生的原因和对策是什么?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学习效力。

总之,生本教育是落实新课标目标的方法之一,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生本教育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能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大木中学)

上一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探讨 下一篇:初中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