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显微镜在楔状缺损充填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时间:2022-08-13 07:30:07

口腔显微镜在楔状缺损充填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摘要]目的:对口腔显微镜在牙体楔状缺损充填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半口对照设计对我科32例患者120颗前磨牙唇颊侧楔状缺损进行Dyract-AP复合体充填治疗,其中实验组有60颗患牙在口腔显微镜下完成充填治疗,对照组有60颗患牙在无显微镜辅助情况下完成充填治疗。1周后观察悬突发生率,随访1年,对充填治疗总成功率进行临床评价。结果:1周后实验组的悬突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口腔显微镜;楔状缺损;充填;临床评价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5)22-005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pplying 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 for wedge-shaped defect filling. Methods Totally 32 clients 120 teeth with wedge-shaped defect from our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semi-mouth control design.In test grouop 60 teeth were restored with Dyract-Ap under DOM,In control grou conrp,60 teeth were restored without any magnifying device.The incidence rate of suspension and the total succes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suspension in DOM group was 3.3%,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15%.The total success rate in DOM group was 90%,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rate of suspension and the total success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est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wedge-shaped defect Filling;clinical evaluation

口腔显微镜因其良好的照明和放大效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工作中,尤其是根管治疗方面,在牙周病、牙体充填等方面的应用也有所报道[1-3]。楔状缺损是牙体唇颊侧颈部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缺损,好发于前磨牙及前牙[4]。充填修复是治疗楔状缺损的主要手段。充填楔状缺损时,由于缺损常位于龈缘甚至龈下,视野不清晰,操作空间有限,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目前,口腔显微镜在牙体楔状缺损充填治疗的应用效果方面鲜有报道。本研究对口腔显微镜在牙体楔状缺损的充填治疗的应用进行临床效果评价,旨在进一步提高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器械

口腔显微镜(LeicaM300,德国),Dyract AP复合体及其配套的Prime&Bond2.1粘结剂(Dentsply,美国),氢氧化钙Dycal(Dentsply,美国)。

1.2 研究对象

从2013年1月-2014年1月至扬州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中选择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现存牙数不少于16颗,同一牙列中左右侧同时具有楔状缺损的第一或第二前磨牙;②缺损的龈壁位置平齐牙龈缘或者牙龈下不超过1mm;③按Smith等[5]的牙齿磨耗指数(tooth wear index,TWI)分度III度即牙颈部缺损深度为1~2mm;④患牙的牙髓活力正常,牙周组织正常,轻度牙龈炎者先经过基础治疗消除牙龈炎症,治疗时所有患牙探诊出血阴性;⑤无夜磨牙及紧咬牙习惯,无明显咬合干扰;⑥所选患牙均未曾充填治疗;⑦全身无系统性疾病。

1.3 操作方法

1.3.1 分组:32例患者120颗患牙纳入研究。采用半口对照设计,随机将同一牙列中的左、右侧同名牙分别随机纳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有60颗患牙在口腔显微镜下完成充填治疗,对照组60颗患牙在无显微镜辅助情况下完成充填治疗。

1.3.2 临床治疗:所有临床治疗由同一位医师完成。实验组:①首先清洁牙面、排龈5min、比色;②患牙充填前不做洞形预备,只用金刚砂车针粗糙打磨楔状缺损表面;③隔湿、近髓者使用氢氧化钙垫底,按照说明使用Prime&Bond 2.1粘结剂后,将Dyract-AP分层修复并用光固化灯固化;④边缘修整,打磨抛光后取出排龈线。以上所有操作在口腔显微镜下完成。对照组:在裸眼直视下完成以上操作。所有患者完成充填治疗后均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建议用软毛牙刷及纠正横刷牙的不良习惯。

1.4 临床评价

临床评价采用盲法由另一专业医师在治疗一周和一年后进行,该医师不了解分组情况。充填后1周通知患者复诊,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患牙充填物悬突发生的情况,确诊发生悬突的牙数。悬突诊断方法:使用刻度探针进行探查,凡是修复体超过牙面大于0.5mm即可诊断为悬突[6]。若发现悬突则用金刚砂车针去除两组的悬突,再次进行抛光(实验组在显微镜下完成,对照组在裸眼直视下完成)。充填后1年再通知患者复查,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评分系统[7-8]对充填体进行评价。在各项指标评价中等级A、B为临床满意即视为成功,其他则为不满意的失败病例。总疗效评价标准是表1所列6项检验指标中,1年后均在临床满意范围内者为成功,有1项为临床不满意者即为失败。同时出现几项不满意者只记录最严重的一项。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充填后1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充填物悬突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充填后1年实验组和对照组充填物的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固位情况、牙龈健康情况、继发龋、术后敏感性等进行比较,以P

2 结果

32例患者的1周后复诊率为100%。充填后1周充填悬突的发生率见表2。结果显示,经χ2检验两组的悬突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P=0.027,P

32例患者120颗患牙1年后无失访。充填后1年充填物的成功率见表3。结果显示经卡方检验两组的总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31,P

3 讨论

充填体悬突是楔状缺损进行填充处理后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对于与牙龈缘平齐或深及牙龈沟内的楔状缺损,临床上普遍采用了排龈线技术,以更好的暴露术区视野[9]。然而,排龈线垂直向降低牙龈高度有限,一般只能降低0.5~1mm,有时排龈后仍无法完全暴缺损边缘。即使完全暴露缺损边缘,缺损龈壁离牙龈组织也非常接近,操作空间有限,在充填治疗的过程中仍难免接触或损伤牙龈及悬突的形成,充填完成后修整抛光也比较困难。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正是缺损边缘位于龈缘或不超过龈下1mm的楔状缺损患者。

楔状缺损形成的原因很复杂,目前认为是横刷牙时机械磨损和酸蚀、应力疲劳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楔状缺损充填治疗的效果包括楔状缺损的深度、与龈缘的位置关系、以及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因此本研究选择的楔状缺损需符合以下标准:缺损的龈壁位置平齐牙龈缘或者牙龈下不超过1mm;按Smith等[5]的牙齿磨耗指数(tooth wear index,TWI)分度III度即牙颈部缺损深度为1~2mm;同时排除了有夜磨牙、紧咬牙习惯的患者。采用半口对照设计,自身对照研究,避免个体差异,尽可能的减少了影响临床评价的干扰因素。

所有成功的牙体修复性治疗都必须使修复体与牙体组织之间形成良好的边缘密闭,以防止微渗漏而导致继发龋、术后敏感、充填物脱落等不良后果。充填体的理想边缘厚度约为25μm,但人肉眼的分辨力只能达到200μm,因此必须借助辅助放大装置来提高临床操作的精确度,保证充填体的质量[10]。本研究通过边缘密合性、固位、继发龋、术后敏感性、边缘着色、牙龈情况这几个方面来评价充填体的总成功率。1年后实验组的充填物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口腔显微镜用于楔状缺损的充填能够提高楔状缺损的成功率。在应用口腔显微镜充填治疗楔状缺损时,良好的照明及放大的视野将术区楔状缺损的边缘与牙龈的位置关系放大的很清晰,降低了车针及充填器械对游离龈上皮的损伤机会, 减少了术中牙龈出血,减少了粘结界面污染的可能,从而提高了楔状缺损充填物粘结质量。充填材料Dyract-AP与牙色接近不易区分,在口腔显微镜下,由于良好的照明及放大的视野,充填材料与牙体的界限更易区分。操作更精确,有利于充填材料的精确填压,从而减少了悬突的发生率。吕昕等将口腔显微镜用于前牙吻合龋的直接充填治疗也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前牙吻合龋充填治疗的成功率[3]。这一研究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DOM在口腔治疗的具体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便性,如患者稍有改变则可能使术区移出放大视野,需重新调整患者或调整显微镜焦距,增加操作时间。对于大部分的牙位,DOM常需借助口镜反射间接观察,且在观察过程中需保证口镜反射的术区位于视野中心[11]。在本研究中,当口腔显微镜被用于牙体楔状缺损的充填治疗时因为楔状缺损自身的特点能够避免上述不利条件。因为楔状缺损位于前牙及前磨牙的唇颊侧颈部,可以在直视的条件下操作,无需借助口镜反射。因此,将口腔显微镜用于楔状缺损的充填治疗时,操作者并不觉得操作不便,在放大视野,精细操作的同时,也减轻了术者的身体疲劳和视疲劳,体现了人类工程学原则,这也是口腔显微镜的另一大优点[12]。

综上所述,因此将口腔显微镜用于楔状缺损的充填,可提高术者对术区精细结构的把握程度,有利于充填材料的精确填压,减轻器械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降低悬突的发生率,提高了楔状缺损的充填治疗的总成功率,从而提高了楔状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Ashwinkumar V,Nandini S,Velmurugan N.Endodontic Management of Three-Canalled Mandibular Lateral Incisor Using 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J].J Dent(Tehran),2014,11(4):490-494.

[2]Agrawal S,Singh D.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Surgical Operating Microscope In Periodontics[J].Guident,2012,5(6):115-121.

[3]吕昕,李艳君,赵蕊妮,等.应用齿科手术显微镜进行前牙充填术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1687-1688.

[4]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0-152.

[5]Smith BG,Knight JK.An index for measuring the wear of teeth[J].Br Dent J,1984,156(12):435-438.

[6]唐三保,程勇,黄颖慧,等.悬突及其与牙周病关系的调查研究[J].口腔医学纵横杂志,2000,16(2):136-138.

[7]陈峰,王维倩,李薇.2种不同树脂材料进行楔状缺损充填的临床疗效比较[J].上海口腔医学,2012,21(2):203-207.

[8]孙海燕,王玉静,仇丽鸿.Nd∶YAG激光联合全酸蚀黏结系统治疗磨损牙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6(1):28-31.

[9]蔡桥银,吴红霞,陈小峰,等.排龈线在治疗楔状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2012,32(3):188-189.

[10]Erten H,Uctasli MB,Akarslan ZZ,et al.Restorative treatment decision making with unaided visual examination,intraoral camera and operating microscope[J].Oper Dent,2006,31(1):55-59.

[11]Kersten D,Mines P,Sweet M.Use of the Microscope in Endodontics: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J].J Endod,2008,34(7):804-807.

[12]Perrin P,Jacky D,Hotz P.The operating microscope in dental practice:minimally invasive restorations[J].Schweiz Monatsschr Zahnmed,2002,112(7):722-732.

[收稿日期]2015-09-09 [修回日期]2015-10-31

上一篇:《论语》中的生态环境理念及对环境教育的启示 下一篇:浅析现代婚礼用品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