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

时间:2022-08-13 05:40:07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

【摘要】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这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缺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本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爱国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99-02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交流,交际主体对任何一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都将阻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从丛指出“我国外语界忽视了作为交际主体的另一方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应当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贯穿到各层次英语教学中,这也应成为我国各层次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担负的重要任务。”虽然近年来,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受到重视,但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是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国文化被边缘化了,中国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偶尔提及,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习就是为了交际,为了了解他国,学习他国的优秀的东西同时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加深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忽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显然是不合实际需要的。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要全盘的将别国的文化拿过来,与此同时,还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学会把本国的优秀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用英语国家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在了解别国文化的同时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不可分割。

二、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英语教学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学习英语国家文化,了解他国,另一方面要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英语是目前用的最广泛的世界性语言,也是中国人中学的最多的外语,所以,自然英语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主要承担者,就必须担负起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把中华文化与文明发扬光大,扩大中国在世界文化之林的影响力。

可是,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只是学习了英语国家文化,对中国文化很少顾及,使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被边缘化。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的重视,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症”。更令人惊讶的是很多的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国大学生,在和外国友人交流时,不能用英语顺利的表达自己国家的文化,不能彰显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学者的深厚文化底蕴。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中,我们接触不一样的英语教材,教辅等资料,然而在这么多的英语学习材料中很少能看到中国文化方面的题材,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是有关西方文化,西方风俗等。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西方文化理所应当,可是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忽视中国文化,那又怎么说得过去呢?作为中国人,连自己的文化习俗都不能清楚的了解又怎么能在西方人面前自信的说自己是中国人,有又什么资格去学习别人的文化呢?

事实上,许多老师和学者们都意识到了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失衡的现象,可是却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和行动。近年来,“英语热”现象近似疯狂。英语已经被放到了不可超越的位置上,各种英语过级考试,职称英语考试一个接一个,英语好似成了中国人生存的障碍,同时也是前进的“必备之物”。可是真有这个必要吗?真的每个人都要学好英语吗?我不禁自问。

Kramsch认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定位于“提高意识”,而非“认同采纳”,要努力做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互动。“外语教学不但要树立‘知彼’的文化观,更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只有这样,中国外语教学才能够真正成为宏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英语教学中融合英语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才能相得益彰。

《英语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等国家级教育纲领性文件也明确规定了文化知识和素质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这些文件中都明确提出在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专业素质之外,还要注重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培养爱国情怀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几点建议

1.提高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直接文化传播者,所以提高英语教师的的中国文化素养十分必要。曾有学者做过对英语教师关于中国文化知识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并不乐观,大部分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欠缺并且缺少在英语教学中教授中国文化的意识。由于每个英语教师的毕业院校不同,所以他们本身的中国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虽有“术业有专攻”,但拥有丰富的知识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开设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选修课程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专业普遍开设了英语国家文化的课程, 例如英美概况, 英美文化等等,但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课程很少有学校开设,实际上,哈佛大学等许多世界知名大学都开设了中国文化课程,相比之下中国大学在这一方面做的不够好。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授中国文化以及开发相对应的英语教材,有待英语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不断探索。

3.加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的理解

由于对跨文化交际概念的模糊,许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了英语并对英语国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就具备了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交际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等等。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 2000,10.

[2]刘长青,张秀梅.“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王亚丘.“中国大学生本土文化失语现象成因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13,(5).

[4]唐智霞.“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9,(18).

[5]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增(1).

[6] Kramsch, C. 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230.

作者简介:

孙中华,男,研究生在读。

上一篇:谈谈对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如何通过语言教学策略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