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在调整中“梳理”

时间:2022-08-13 04:47:43

经济在调整中“梳理”

如果把世界经济比喻成大海,那中国经济正像一条船在大风大浪中颠簸前行,一波接一波的风浪正在直面而来。

美元在继续贬值,次贷风险进一步释放,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热钱大规模的涌入――这是构成外界最主要的冲击力量;CPI的居高不下,PPI的不断攀升,在从紧政策下,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接连不断的倒闭,出口的急剧下降――这是来自国内方方面面的压力。双重作用下,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或进入“萧条期”,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或许我们从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先生对今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的三句解释――“朝着预期方向发展,结果来得十分不易,宏观调控成效明显”中体会答案。

疾风暴雨中求稳

从年初至今,自然灾害与经济灾害接踵而来。让人仍记忆犹新的是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段内雪灾、水灾和地震三大自然灾害“集体爆发”;期间伴随着美国的经济灾害一直不间断的释放着不见底的风险,目前这股能量仍在足量排放。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被公认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狂风对美丽风景的摧毁不言而喻,在抗击力量对峙中,伸缩中的韧性显得最为关键。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0.4%,其中,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1%,比2007年全年11.9%有所放缓。主流经济学家的分析认为,中国经济这些年一直以两位数字高速增长,背后已潜伏危机隐患,加之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动荡,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提前控制增长速度,才换来上半年的增长回落的结果,这个回落是在消化危机,规避风险;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的“拐点”并且可能造成经济的“硬着陆”。

李晓超针对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给出四点解释:第一,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防止经济增长偏快转为过热,中央采取了货币、财税、贸易、土地等各项综合性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经济出现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第二,回落是平稳回落。总体上没有出现大的起伏;第三,回落是在结构调整中的回落。虽然东部地区增速出现了回落,但中西部地区增长在加快。中部地区上半年增长35.3%,西部地区增长28.6%,东部增长22.4%。从行业看,6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在回落,高新技术增长在加快。第四,回落的速度仍是较快的增速。二季度增长10.1%仍高于改革开放30年来平均增速的0.3个百分点。

中国与世界的紧密程度越来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尤其是近5年,世界经济走好,中国经济随之繁荣,反之,中国经济也将受到无法避免的冲击。当前,在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向衰败时,中国经济能够实现适当回落,从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看,这种经济曲线的形成是必然的,这其中付出的成本代价也是需要的。

但也有专家认为,GDP中的三驾马车齐拉的态势已在改变:出口已由升转降,且呈锐减之势;投资拉动也减弱,上半年投资增长逾二成六,同比加快0.4%,但扣除高通胀后实际是放慢了;消费虽保住过去两年的强势,但当出口和投资转弱后,消费强势还能维持多久?由此看来,GDP增速下降趋势已成定局,这已超出“软着陆”的范畴,可算是“半硬着陆”。此外,货币从紧政策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大规模倒闭,失业人数的也将大幅攀升,这是一个最不能回避的问题。

增速回落中产业结构转型

近期的焦点恐怕就是热钱大规模的涌入。那我们不禁要问,我国为什么成为热钱的首选地?答案就是赌人民币升值。那我们不禁又要问,人民币为什么要升值?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依赖出口,形成出口型经济。那我们不禁再要问,我国为什么成为出口大国?是因为劳动力便宜,产品低廉且属高耗能,是世界经济价值链中最低端产品。追根溯源,目前我们急迫要改变的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它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卡在企业脖子上的生死线。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贸易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贸易顺差21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6%,降幅超过5月份的10.1%。另据数据显示,6月份当月我国原油进口均价冲高至849.1美元/吨,再创近年来单月均价新高。

产品出不去,劳动力工资及加工成本、也就是时下常提及的PPI越来越高,在多重夹击下,出口企业苦不堪言,挣扎在生死存亡边缘。“不少企业现在比较惨,面临生存拐点。今年8月可能会是一些企业的生存临界点,因为8月通常都是淡季。”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谢卫这样表示道。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出口企业的转型是大势所趋,大量低端的、污染的出口企业注定会被淘汰。“但是,从国家渐进地调整资源价格可以看出,国家会注意把握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力度――既要考虑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也要考虑企业和社会的承受力,因为这涉及到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范剑平说。

当前撬动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就是依靠财税金融手段抑制高耗能产业,鼓励低耗能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及竞争力,出口局面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实现产业转型必须调慢发展速度,用时间换取未来的机会空间。

下半年经济的三大“悬疑”

从已出炉的上半年数据分析下半年经济走势,多数经济学家持谨慎乐观态度。焦点集中在三大“悬疑”:CPI继续上涨还是回落?GDP下降多深?从紧的货币政策能否松动?

先看“悬疑”一:对于CPI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的话题。走在大街上,随便问问大妈大爷CPI与你有怎样的联系,恐怕没有说不上来的,因为它已成为一个家庭一个月生活费够不够花的天气预报,因此通胀自然成为当前众多矛盾中最紧迫、最主要的问题。据上半年数字显示,CPI同比上涨7.9%,虽然比今年2月的峰值8.7%大幅回落,但仍然运行在高位。

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离不开世界普遍通胀这一背景。据了解,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CPI呈两位数增长,这其中主要原因是美元大幅贬值。目前,世界期货价格是以美元结算,由于美元下跌,资源类价格狂飙。以石油为例,年初徘徊在50美元一桶,如今最高时已冲到147美元一桶,像粮食、铁矿石、铜等能源价格翻倍的上涨,从目前价格走势分析,没有出现稳定下降的迹象。由此可见,中国CPI实现年初制定的4.8%十分困难。国际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作出比较乐观的预测,中国全年CPI增幅将达到5.5%,它与亚洲开发银行报告预测十分吻合。而瑞士信贷的研究报告不十分乐观,报告预计,CPI在今年中期会达到6.5%的水平,而如果气候环境的恶化及全球能源、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的话,2008年中国CPI最高可达到8%。现在多数机构认为,这两年CPI会持续高位运行,理由是当经济涨落发生变化时它是会沿着自身内在的周期运行,这期间的干预不会改变其曲线线路的轨道。

再关注“悬疑”二:GDP的下降对于普通居民影响更为直接:就业岗位少,工作不好找;对于从事商业活动来讲,商机少,赚钱难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下半年GDP可能会延续上半年增幅10.4%趋势回落,但不会低于全年制定的8%。

目前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已有效的抑制了过热的投资,工业企业利润连续下滑。据了解,房地产已由最高点回落了41%,汽车行业也由于油价的上调受到影响。由于房地产、汽车产业链较长,对下游产业带动作用较大,致使建筑、钢铁、建材、机械、电子、化工、装潢装饰、家电、广告、汽车服务业等一系列下游产业受到不利影响。多数产业赢利不佳,造成整个工业增速减缓的局面。

出口是今年上半年受打击最为严重的领域。据国家信息中心研究预测透漏,2008年出口总额20.8%,进口总额28.0%,实现外贸顺差2300-2400亿美元,比上年将减少9%左右,外贸顺差从2007年增长50%以上到2008年下降9%,出口锐减是造成今年GDP减速的最大因素。

受股市、楼市和车市的降温,其他替代消费热点难于出现,消费前景不容乐观。

最后关注“悬疑”三:当前,呼吁适度放松从紧货币政策越来越强烈,对此,两种声音都在表达各自的观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目前,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正是在贷款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调整影响下被迫转型,贸易顺差的急剧增长速度终于开始放慢,这正说明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遏制总需求和调整产业结构均起到了明显作用。中国经济的变化,正朝着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时预定的目标发展,但如果松动了之前实施的政策,那现在取得的成绩岂不就前功尽弃了?

来自于企业、协会、商会要求适度放松从紧货币政策的声音愈发强烈,他们明确建议人民币升值速度应该放慢,纺织、鞋类、玩具等一系列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应该回调,以减轻外贸企业压力,但作为主管部委商务部并没有就此表态。有民间知情人士表示,“人民币升值速度”这一问题在其他部委的形势分析会议上已被提及,下半年升值速度放缓仍有可能。但是目前迹象显示,下半年更可能进行的是结构性微调,而非政策转向或者松动。“结构性微调”在此时间段出现,令市场各方在做乐观的猜测。

上一篇:旅游旋起奥运风 下一篇:职场中的“攻守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