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力争外贸新优势

时间:2022-08-12 10:27:55

我国力争外贸新优势

中国政府网2015年5月12日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我国要推进贸易强国进程,力争到2020年,外贸传统优势进一步巩固,竞争新优势培育取得实质性进展。

专家认为,该意见是指导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外贸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表明我国正在推动外贸竞争优势由价格优势为主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中国曾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但是在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价格竞争优势正在弱化,低档产品订单向外转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说。总体上,未来我国外贸的价格竞争优势将继续存在,但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新优势将成为我国外贸增量部分的重要增长点。

根据意见,我国要大力推动外贸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出口由货物为主向货物、服务、技术、资本输出相结合转变。

意见强调,要全面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水平。深化贸易合作,大力拓展产业投资,优化周边经贸发展格局。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等优势产品对沿线国家出口,抓住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带动大型成套设备及技术、标准、服务出口。顺应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加快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李健说,我国过去依靠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确立全球贸易大国地位。今后,随着我国进入对外投资新阶段,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新的投资机遇和投资方式将带动我国电力、轨道交通、通信设备、船舶、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装备制造业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

专家认为,继续促进我国外贸转型升级,也有赖于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格局,要加快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有效互动,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中国配置资源的空间扩大,可以争取全球竞争新优势。

相关链接

从前四月统计看中国外贸

实际上,2015年前4个月的外贸数据尽管反映我国外贸稳增长压力加大,但也表明出口结构调整趋势向好:

一般贸易出口贡献外贸出口增量的241%。

对新兴市场出口贡献出口增量的169.7%。

民营企业贡献出口增量的175.6%,成为拉动出口增长主力军。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到57.9%,机车车辆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超过10%。

中西部地区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一大批企业通过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加强研发创新、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探索跨境电商模式扩大出口,成为增长亮点。

上一篇: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探究 下一篇:社区医疗与养老结合大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