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发展困境及改革路径浅析

时间:2022-09-20 07:41:05

河北梆子发展困境及改革路径浅析

摘 要:河北梆子是我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戏曲整体处于低谷,河北梆子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生存与发展不力的严峻形势和危机。要想摆脱这种危机,就必须针对河北梆子的发展困境改革路径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改革创新中如何既能跟上时代步伐,跟上现代人欣赏需求变化,又能不丢掉剧种本质特征,进行适度的调整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北梆子发展改革的良策,使河北梆子在新时代更具艺术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河北梆子;发展困境;改革路径

河北梆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6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性剧种,被河北人民亲切地称为“家乡戏”, 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慷慨、悲忍,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因而深受河北人民喜爱传唱。但是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戏曲整体处于低谷,河北梆子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生存与发展不力的严峻形势和危机。要想摆脱这种危机,就必须既继承和弘扬河北梆子的优秀文化传统,保持剧种浓厚的地方特色,又要从剧团人才梯队建设、体制建设、文化产品生产、品牌意识的树立、宣传空间的拓展等方面入手,使河北梆子在新时代更具艺术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蜕变而成,几经改革完善。山陕梆子传入河北的时间悠久,在清代相关记载中,有的称山陕梆子为秦腔,类似今天陕北的秦腔,有的称山陕梆子为乱弹,有时也称之为弋阳梆子,总之在清代时对于山陕梆子称呼不一。传入河北后,山陕梆子为了让当地群众接受喜爱,不断融入“河北”血液,补充后继人才和从业群体,在演员队伍中逐渐增加河北当地人,尤其是按照河北人当地的生活和语言习惯、爱好等,不断的对山陕梆子进行艺术更新、创造,使山陕梆子不论是在情节上,还是在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上,都明显的发生了“河北化”变化,有着浓郁的河北色彩,到了道光年间,便逐步发展成早期的河北梆子。这一情况被清代人郑法祥《谈悟空戏的表演艺术》记载,他的父亲郑长泰,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七、八岁时即入河北故城黄毛科班(当时河北梆子的戏班),学习直隶梆子(河北梆子)。郑法祥在文中记载说他的父亲“出科后常演于保定一带”。据此可知,清道光年间,河北就有了直隶梆子科班,道光年间的科班,当属最早的河北梆子科班,也是河北梆子诞生的重要标志。而且在戏班学戏的人很多,喜爱听戏的人更多,河北梆子在当时已广受欢迎,很有市场。

从此,河北梆子便改弦易辙,脱开了山陕梆子的底子,有了自己独特面貌,焕然一新,发展迅猛,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河北省内已出现许多班社剧团,涌现了大批优秀演员和优秀剧目,喜之者众,从之者众,呈现欣欣向荣的繁荣昌盛景象,一度甚至与国剧京剧形成争妍斗盛、分庭抗礼的局面,高亢、激越、慷慨、悲忍的唱腔和清脆的梆子声传遍河北大地村村落落,有很多百姓对《大登殿》、《秦香莲》等河北梆子的优秀剧目如数家珍,更有的还能有板有眼的来唱上几段,听的人也能随声附和,叫好声响彻云天。那时,河北梆子的职业科班和戏班剧团,如雨后春笋,几乎遍布河北各地,使河北梆子成为其他剧种无法匹敌的地方剧种,牢牢的在河北农村扎下了脚跟。

但是,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河北梆子逐渐走向衰落,这种衰落首先从北平、天津、上海等大都市开始,然后蔓延到保定、沧州等中、小城市。开始时在农村衰落的速度还算是比较慢。然而到了1949年解放前夕,甚至在农村河北梆子也已势头甚微,衰败不堪,清脆的梆子声很少响起了,代之而响起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侵华的马蹄声,"七七"事变的爆发让中国人民处在民族危亡的危急关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东北三省的沦陷使活动在东北各地的河北梆子艺人大批逃回关内,然而逃回关内也没有逃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继之而来的华北被日军侵占,死亡的阴影笼罩下,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对老百姓而言,艺术、闲情、娱乐等精神生活已成了太大的奢侈,早前的被唱腔陶醉已成过眼云烟,生存、活下去才是硬道理,才是一切。因此,河北农村的河北梆子班社纷纷解体,艺人云散,名气较大、造诣较深、条件较好的河北梆子艺人,大多进入城市改习京剧或评剧(在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相声里曾经对这一情况有过艺术化的描述)。条件较差、无力改戏种的,多陷于穷困潦倒境地。那个时候河北梆子艺人的演出所得极其微薄,唱一出戏,其酬劳甚至买不上一斤玉米面。为了糊口,许多梆子艺人兼做小贩,有的女演员被迫沦为娼妓。就连曾经名震京津、红遍大江南北的河北梆子名角小香水、金钢钻等人,也是贫病交加,无法生存下去,死于非命。在农村,河北梆子的状况稍微好一些,衰落速度较城市慢些。但时日不长,便光景不再,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除了庙会或春节时候,偶而有业余的河北梆子演出外,平时极少有演出,专业班社已不复存在。农村的河北梆子艺人,也像城市艺人一样,有的改唱其他剧种,有的落地为农民,更有的以沿村转巷,靠卖唱乞讨为生,境况凄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梆子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全面复苏,并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到了六十年代初,河北梆子进入了全面复兴的局面,但是距离以前的辉煌已难望项背,其中的缘由不由人不深深思索,尤其作为河北梆子的一名职业艺人,更是对河北梆子这一地方剧种的未来前景发展忧心忡忡。

河北梆子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曾经辉煌灿烂一时,现在陷入如此式微尴尬境地,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相对而言,现在京剧的状况要比河北梆子好一些,为什么?我觉得正是近几十年来对其进行的许多改革,尤其是“沙家浜”、“红灯记”等十来出现代样板戏的推出和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是职业的河北梆子演员,关于河北梆子调门高、唱腔难度大,是否需要改革降低的问题,我认为如果对其唱腔做一些改革和变化,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也许还会有一种新鲜感,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改革就要能敢于舍弃,对改得低了就没有原来的味道了的担心恰恰正是河北梆子改革的心理障碍所在。穷则思变,任何事情都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几十年不变,甚至几百年不变,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消亡。

还有就是剧本的推陈出新问题。多少年了,演员换了多少茬,总是那么几出戏,就是再经典的东西也会让人觉得审美疲劳。其实京剧的现状也未必就好到哪里去。京剧样板戏算是新创作,曾经起到振兴的作用,但三十年多年过去了,现在再看(有的又在原封不动重新上演)也已经显得落伍甚至搞笑。河北梆子也好,京剧也好,为什么不创作新戏呢?是没有创作人才吗?过去历史上出现了那么多好戏、经典戏,那时候有人才,现在反而没人才了?显然说不过去。说经费困难,现在经济这么发达倒不如过去了?我觉得,关键是有没有改革的思想意识的问题。多年来,我们社会各个领域都在改革,唯独河北梆子(包括京剧)没有什么改革。故步自封,总是守着那几出唱了几百年的旧戏孤芳自赏。有时候好象也有新戏,但是似乎浮躁浮华,只是为了个什么节什么奖而弄的,几天演完了就完了,离老百姓、离市场都很遥远。

其实,有时候一出新戏、好戏的出现,就可以振兴甚至拯救一个剧种。剧本要出新,唱腔要改革,首先要有这种改革出新的意识。戏剧界、文化界和有关领导层都得要有这种意识。要能沉下心来,舍得花时间精力去组织创作、打磨好的文学脚本,组织戏剧专家对唱腔设计进行改革、出新,拿出三年、五年磨一剑的精神,不信载人卫星可以上天,我们的河北棒子(包括京剧)出不了好戏、振兴不起来。

好东西就要传下去,但如何传、传的好,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大课题。因此,要针对河北梆子的发展困境和改革路径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改革创新中如何既能跟上时代步伐,跟上现代人欣赏需求变化,又能不丢掉剧种本质特征,进行适度的调整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北梆子发展改革的良路,多出精品,让河北梆子重现往日辉煌,让更多的人喜爱传唱,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上一篇:实用新型专利创造性判定中“现有技术的领域”... 下一篇:中国南车:轮轨上的“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