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环境绿化现状与发展

时间:2022-08-12 08:34:00

高等院校环境绿化现状与发展

摘要:高等院校的校园绿化是校园建设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环境育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校园绿化的意义和目的出发,针对绿化的设计和养护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校园景观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校园绿化;现状与发展

1 目的和意义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学校园环境即指在“大学”个体内部的环境,大学校园环境的建设超越了自然环境,其最高价值在于满足和适应基本使用功能前提下彰显大学特色与精神。教育的生态环境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制约和调控作用。它的功能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定位: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它反映出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内心生理发展为主线,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存的环境因素。因此,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 高校校园绿化的指导思想

高等院校的绿化工作必须建立在园林美学的基础之上,应立足校园环境特点的实际,站在生态教育的最高角度,大胆地引进西方园林人工美和几何美的造园手法,融中西方艺术为一体,体现一定的美学思想,创造出浓厚的艺术意境和强烈的美学效果。校园景观建设在不脱离校园本身特殊环境外,校园园林规划还应力求使景观设计与当地文化、校园文化相渗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园林景观,使校园环境景观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窗口。

3 高等院校校园绿化的功能

3.1 生态功能

生态功能在高等院校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绿化植物来调控,绿化植物通过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隔声减噪等生态功能,为校园的师生学习和工作需要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3.2 生理功能

心里和生理的功能可归纳到对人对绿地反射的光线后激发出的生理活力,使人在心理上感觉平静,而且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在树木繁盛的绿色空间,可使眼睛减轻和消除疲劳。

3.3 美化功能

院校环境的绿化美化功能在手法上与其他景观绿化类似,目的都是提高环境质量、丰富自然景观。在绿化平面上以点、线、面的格局交替运用,上、中、下穿插渗透,构成了多层次的丰富的绿化景观,植物的形态造型、色彩搭配、小品配置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巧妙的配置能很大区别地显现出美的层次。

3.4 应用功能

该功能作用明显,服务面广,可满足整个学院内活动群体的室外游憩的基本要求,为师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提供一个调节视力疲劳的开阔视野作用,同时还可以成为一个课间文体活动的场所。

3.5 文娱功能

在现代高等院校的生活中,室外时间和课余时间较多,校园绿地成为师生学习、交流的第二课堂,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锻炼、娱乐和休闲的场所。校园绿地规划水平的高低体现出校园文化和审美情趣层次,大学师生有着较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水平,大学校园绿地建成融文化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高品位环境,能够寓教于景,环境育人。

4 校园绿化的原则

4.1 以人为本

满足校园功能要求高校校园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教职工、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因此,高等学校校园绿化应具有校园绿化的特点,即突出育人环境。以人为本的校园绿化,应充分考虑到景为人所用,既要有观赏性和实用性,还要富有人情味。应充分考虑生活在这里的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满足师生教学、研究、交流和活动的需要,创造宜人的绿化环境,如少规划一些观赏性的绿地,多布置些亭廊、游园、休闲椅、庭荫凳等。

4.2 整体风格

整体布局分两大阶段,一是建筑物体与绿化地的布局,另一阶段是绿化规划地的整体布局,两大工作相辅相成。合理配置校园绿化校园环境绿化是在学校建筑群中展开的,这就形成了校园既是整体、又被分割的情形。可以根据高校校园的不同分区。设计出符合各自功能的特色景观,形成一区一景的风格布局。而从整体上观赏又不失和谐。

4.3 区域功能

教学区和生活区是校园内的主要场所,应形成一个安静、清洁的环境。建筑周围的绿地在保证绿地率的同时既要起到绿化美化作用.又要适当留出学生活动和休闲的场地,还要服从教学用房的功能要求。在植物选择上,对高楼建筑可多选择一些长势缓慢、比较名贵的树种;对于相对集中的绿地花坛,可采用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特色园,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生生活区环境。

4.4 独立区域

运动区首先要确保有个安全、独立的环境,要在场所的四周能形成绿荫遮挡夏日的阳光,隔绝噪音的屏障,不影响教室和宿舍同学的学习、休息。运动场四周可种植高大乔木,下层配置耐阴的花灌木,从而形成一定的绿化层次和密度。

4.5 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原则是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不应脱离当地实际,片面追求树种的多样化和美化效果,而应充分考虑树种的习性和特点,以及树种栽植成本,本着适地适树原则,选择具有当地特色及适应校园环境的树种进行配植,要求在植物配置上要做到速生树与慢生树种结合、绿化与美化结合,注重造型和色彩搭配,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进行绿化,做到“春有花开、夏有树荫、秋有花果、冬有绿色”的四季景观。创建校园生态环境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同样应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应选用符合当地生态环境要求的树种和花卉,同样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5 存在的不足

5.1 立体绿量不足,生态效益不高

指在绿化层次方面,基本为乔草、乔灌、灌草的双层模式,甚至是单一的乔木或地被形式,乔灌草(地被)结合的多层立体绿化模式只出现在少数几个角落。对立体绿化重视不足,导致校园绿化难以发挥其最佳的生态效益。

5.2 分区绿化特色不明显,校园绿化识别性较差

该问题直接表现出了当前校园绿化中并没有注重整体布局,缺少系统全面的绿化规划方案。如,校园绿化在品种、设计风格上没有鲜明的分区,教学区、教工宿舍区、学生宿舍区、图书馆区、游憩区及运动区等区域并未体现各自特色,尚未形成该区的视觉可识别性。

5.3 缺乏校园文化内涵

目前校园绿化选用的树种,尚未形成代表性,如地方代表,文化代表等能够体现特殊环境中应有的气息的树种。普通的常规树种因为缺乏代表性,因此很难体现出不同类型校园的不同特征。应该从选用桃、李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材料人手,提升校园景观环境的文化品位。

5.4 重栽轻养

绿化工作要求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在绿化实践中,往往重视设计施工,忽视养护管理。没有固定的专业队伍,缺乏相关规章、制度是主要现象,校园人流量大,侵占、破坏绿地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后勤部门的养护工作人员将园林养护理解为修枝除草、浇水施肥、防病除虫等类似的庄家活。许多新建成的绿化景观由于养护不当造成植物成活率不高或生长发育不良,而达不到预期的景观效果。更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工人偷工减料,窝工怠工,错过最佳的养护时机,其损失可想而知。

参考文献

1 崔剑飞.高等院校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6)

2 陈刚.郑州市高校校园绿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

3 卞阿娜.大学校园绿化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 武德.对目前高等院校校园绿化的几点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5 王海宏.高等院校新校区校园景观绿化探讨[J].园林与绿化.2009(33)

上一篇:浅谈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及防治 下一篇:98例髋骨骨折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