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精神损害赔偿浅论

时间:2022-08-12 07:57:57

民事精神损害赔偿浅论

摘要: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指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和民主文明程度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维护自身人身权利的意识不断增强,司法实践中受害人诉求精神损害赔偿以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件日益增多。但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已经很难满足实践需要,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和权威。因此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从民法基本理论出发,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行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

一、精神损害概述

(一)精神损害概念

在现行法律中,除南斯拉夫《债务法》第一百五十五条把精神损害规定为:“对他人造成生理、心理或者是引起恐惧的损害。”[1]外,各国几乎没有在法律上对精神损害进行直接定义,理论界关于精神损害学说可谓众说纷纭,但主流学说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狭义说,或精神痛苦说。该说认为“非财产上之损害与财产之减少无关或应增加而未增加无关;非财产上之损害,即为生理上或心理上之痛苦”,[2]主要指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受到侵害或者是遭受到心理伤害时,进而造成的心理上的痛苦,使人产生焦虑、躁狂、抑郁等不良情绪,并最终导致受害人的精神活动出现障碍。

第二种观点即广义说。具体的含义是指侵权行为对公民、法人进行的人身侵害,进而造成的公民生理、心理上的精神变化以及公民、法人维护其精神利益的精神活动的破坏,最终造成的其精神痛苦或是精神丧失、减损。而精神损害的最终表现形式也就是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3]其中受害人因人身权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生理或心理损害,进而产生心理上的痛苦,使人产生焦虑、躁狂、抑郁等不良情绪,并最终导致受害人的精神活动出现障碍即是所谓精神痛苦。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是指公民或法人的精神利益因其维护人身权益的行为遭受阻碍而出现减损或丧失的后果。

(二)我观精神损害

上述两种学说的主要区别在于法人是否有权主张精神损害。我们认为,纵观国内外关于法人的相关理论,法人不具有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的客观现实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法人不可能产生精神痛苦,遑论遭受精神损害。而且,尽管精神损害狭义说否定了法人可以产生精神损害,但这并不妨碍法人在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后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此外,就狭义说而言,我们认为,之所以在法律的范围内探讨精神损害,其目的在于探讨能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即是否能够依法获得赔偿之精神损害才是法律上所需探讨的精神损害,至于其他不需要法律调整或仅需要以其他方式(如赔礼道歉、停止侵害、恢复名誉等)即可以满足受害人因生理或心理收到损害而产生的精神痛苦,则不属于本文所探讨之精神损害。

综合上述,本文认为法律上的精神损害指的也就是对人生命、身体以及健康等人格利益方面的侵害,造成受害人精神活动上出现的障碍,或使人产生疼痛的感觉(即对身体部分的侵害或伤害所引起的人脑或神经系统即刻的消极反应),[4]或使人产生焦虑、抑郁、躁狂等不良情绪,并依法可以以金钱赔偿作为救济方式的精神损害。

二、精神损害赔偿内涵及性质探究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

我国理论界通说认为精神损害赔偿指的是“公民由于遭到人格或其他权利的非法侵害而造成的精神痛苦,受害人可以根据受到的损害而进行金钱上的索赔,用以对受害人进行抚慰并对不法行为人进行制裁。”[5]应该说这一定义是比较中肯的,不过,它并没有完全点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因此应该还是可以完善的。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精神损害赔偿是针对受害人所受到的精神创伤这一非物质性、非财产性损害进行的赔偿,因此其法律性质属于非财产赔偿责任。但是,我们无论是从精神损害以金钱作为救济手段看,抑或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最终是以金钱作为唯一的弥补方式,因此,在法律性质上将精神损害赔偿界定为财产赔偿责任似乎更为合理。

此外,值得强调的是,近来在各个领域内,“惩罚性赔偿”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在司法实务中,天价精神损失费的诉求也屡见不鲜,但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我国相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那么,从理论上来讲,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呢?我们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理由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着眼于我国最基本的民法理论,平等性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奠定了我国民事赔偿原则的基础,即补偿性原则。同时,也从根本上否定了“私人罚款”性质的惩罚性赔偿。那么,精神损害赔偿作为普通民事赔偿的一种,其亦应符合一般民事赔偿的基本原则,即补偿性赔偿。

第二,精神损害赔偿作为民事损害赔偿的一种形式,以受害人的人身权受到侵害并由此造成了受害人精神痛苦为前提。该赔偿的目的应是“恢复原状”,它一种法律确认的尽可能接近原状的状态,是一种相对原状,即尽可能的平复受害者的精神痛苦,以及弥补其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的丧失,将受损程度降到最低。因此,此种损害虽无法以金钱计量,但可以通过金钱上的赔偿使受害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以达到使其在心理上得到一定满足的目的。当然,从一定程度上将,责令致害方赔以金钱,必定也是对其进行了惩罚,这也但这是承担这一责任所导致的客观结果,并不能以此作为实施惩罚性赔偿的依据。

综上所述,可以将精神损害赔偿定义为,公民因人身权受到不法侵害而导致精神痛苦,为了弥补受害者的精神痛苦,其可据此要求金钱赔付的一种补偿性财产赔偿制度。(作者单位:涡阳县人民法院)

参考文献:

[1]梁慧星.《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82,转引自李锡鹤:《民法哲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页。

[2]曾世雄.《非财产上之损害赔偿》[M].台湾:五南出版社,1984.5。

[3]杨立新.人身权法论(第三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319。

[4]曹目吕.《普通心理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1。

[5]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694。

上一篇:兰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体系研究 下一篇:如何促进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