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相结合

时间:2022-08-12 06:39:29

将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相结合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所以,如何借用高中地理教学调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已是每位地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内容之一。以下是笔者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学的简单介绍,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借助地理教材内容,调动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学偏重于应试教育,一切都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他们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利地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要让学生意识到现在水资源严重匮乏,中国的现状处于干旱缺水的状态,因此,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产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树立起真正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我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了一些视频,如:中国西南部严重干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镉污染事件,被称为是国内历次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中罕见的一次;日本的水俣病;原油渗漏等有关报道。对比了污染前和污染后的水体质量,让学生在观看和对比的过程中,去感受水污染对我们人类生存到来的威胁,使学生产生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的意识,让学生将水资源保护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

二、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人口问题一直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过快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人口众多给人们和社会带来的困扰,如:房价问题,火车票购买难的问题等等,来向学生展示人口众多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但是,在我们实施计划生育的同时,我们还是不愿看到成型婴儿被强行进行引产的现象。所以,需提高人们的素质,让人们自觉的实施计划生育,加深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知识,让学生在学到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 重庆市荣昌县安富中学)

上一篇:最是“研习”能致远 下一篇:如何使初中生成为语文作文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