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研习”能致远

时间:2022-09-05 06:29:25

学习,学也,习也。学是吸收,研是消化,习是提高。学而不研不习,是无快乐可言的,不但教者无快乐,学者也无快乐无兴趣。当前语文教学一改再改,可是依然走不出泥淖,不能说与此毫无关系。文章旨趣不是在教师的机械传授与学生的被动接受之中,而是在师生共同的研讨与练习之中。新课程必修教材将选文之后的“练习”更名为“研讨与练习”,体现了教材编撰者的编辑意图:针对课文自身特点设置的知识、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是为实现课程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服务的。这体现出不同于以往教材“练习”的新要求,因此需要我们紧扣“研讨与学习”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一种高远的境界。本文拟以必修教材选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为例,谈谈自己体悟到的新课程精神。

一、“莫到用时恨书少”,注重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把积累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其中将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各阶段语文学习的积累进行了有效的分级,形成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积累“体系”。可见,“积累”已经被提到了语文学科教育政策的高度。

必修教材提倡熟读、背诵一些经典名篇名段。积累名篇的课文除《荆轲刺秦》《记念刘和珍君》《杜甫诗三首》《过秦论》《苏轼词两首》外,都在“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提出积累要求,并且不是单一地提出背诵的要求,而是关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必修一《诗两首》第一题“从课文中选出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体会其音乐性,并背诵这两首诗。”无论是旧诗还是新诗,一般都注意音乐性,讲究韵律。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音乐性、韵律感,积累经典诗篇,会增加学生的朗诵兴趣,记下诗歌,对尝试写诗也有指导意义。必修二《赤壁赋》第一题“背诵课文,试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第3、4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赤壁赋》月光水色中的串串哲思,是学生最难把握的,此题梳理文中的情感线索,并较为具体深入地理解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和所阐发的哲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利用“研讨与练习”指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这一点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体现得最为充分。比如《烛之武退秦师》第二题,要求将单音词变成双音词,《荆轲刺秦》第三题考查的是“古今异义”,《鸿门宴》第三题考查的是“词类活用”,《兰亭集序》第二题考查“一词多义”,《寡人之于国也》第三题考查“特殊句式”,《过秦论》第三题考查“避免同字复出”,《廉颇蔺相如列传》考查“断句”,《归去来兮辞》第三题考查“翻译”。这些题基本囊括了高考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夯实好文言文基础。

语文素养的加深是经过不断积累获得的,若少了深厚的知识储备,只谈技巧,语文素养不可能得到真正提高。在新课程实施中,积累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落实好积累。

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现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研讨与练习”非常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必修一《诗两首》第四题,“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学生必须根据诗歌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想象人物出现的场景、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人物形象。若没有想象之翼,所写人物形象肯定不丰满。这也是本教材注重想象力的一种表现。

必修二《诗三首》的第一题,“《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必修四《柳词两首》第一题,“《望海潮》一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这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揣摩意境”。“展开想象,揣摩意境”就是要求学生依据诗句提供的意象,充分调动感性思维,试者去布设未见的花草、鸟兽、山水、人物等,完成艺术性的补充。若没有想象,这些意境将该怎样揣摩?

这些题目很清楚地表现出练习设计者的意图: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只有充分地想象,才能更好地体会作品的美感,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疑义相与析”,注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新课程强调,课程不再是“专制”“控制”“封闭”的,而是走向“民主”“动态”“开放”的。“研讨与练习”并不仅仅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对照权威的解释或答案进行检测,而是通过设计拓展性练习等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允许有个人的理解,对给定的内容有自身的解读,甚至对给定的内容可以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对于同一道习题,不同的学生会有而且也应该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对于比较“明确和客观”的习题,不同学生的“内化”程度、获得的学习经验也是不同的。

必修一《鸿门宴》就设置了这样一道题:“许多读者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你同意这个看法吗?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观点。”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大部分学生在研讨这个题时,结合具体史实表示同意题中的观点,认为由于项羽的“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他用自己的双手给自己埋下难于挽救的败亡种子。在学生都觉得答案已成定论之时,教师可以抛出近年来学者通过研究当时背景,做出的不同于传统的看法。比如学者张志坤在其文《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中认为鸿门宴实际上是项羽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夺得关中,既降伏刘邦,又维护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而刘邦忍辱负重,拿土地换来渡过暂时难关,仅此而已。学者蔡伟更是高度地评价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如果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所有,更添一条——勇释。”听到这些看法,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激活了,纷纷展开讨论,对语文学习也有了新的认识。

上一篇: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优化中学课堂教学 下一篇:将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