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外来词素的特点

时间:2022-08-12 05:42:44

浅谈汉语外来词素的特点

摘要:外来词素是汉语词素丰富自身的重要来源之一。所谓外来词素,是指源于外族语言、经过汉语改造的相对独立的最小音义结合体。“外来词素”概念的提由,与外来词研究的深入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外来词素进一步的观察,可以得出其呈现的一系列特点:外来色彩淡化,“汉化”特征,自由度的增大及词缀化倾向。

关键词:外来词素;外来词;词素特点

外来词是汉语丰富自身词汇的方式之一。随着外来文化的大量涌进,外来词这种具有异域文化色彩的词汇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从词素的角度来考察外来词,并归纳出外来词素的特点。

一、汉语外来词素的提出

外来词是文化交流、语言接触的产物,是一种语言向外族语言借用词汇的结果,随着当今中国与其他国家、民族交流的越来越频繁,外来词的引进也达到了高潮,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外来词素深入群众,并且参与构成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词汇。鉴于这种情况,有学者提出有必要建立外来词素的概念。苏新春老师认为:“外来语素是汉语语素的重要来源之一。”魏慧萍老师也指出:“外语词经过‘汉化’,直接以词素身份参与造词或逐渐脱离原来的造词环境参与新的造词活动,就成为汉语中的外来词素。”之后,董晓敏、颜红菊、李曙光、王玲等老师分别围绕着外来词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他们的文章中都直接使用了外来词素这一概念。这样,“外来词素”的使用渐渐普及开来,其概念也慢慢确定下来。卢微老师在《汉语外来语素成因探析》中明确地指出:“外来语素,就是从语素来源的角度对汉语语素进行重新分类的结果,是来源于外族语言、经过汉语改造的相对独立的最小音义结合体。”

二、汉语外来词素的特点

随着外来词的大量引进,汉语词汇中逐渐融进了大量的外来词素。外来词素,相继参与到新的构词活动中去。不管是在获得词素的资格、进入构词活动,还是在人们的日常运用中,外来词素都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一)外来色彩淡化

外来词素进入汉语词汇以后,就成为汉语词汇中的一员,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我们都能从词汇中发现这样的例子。如:“葡萄”是汉代时从西域吸收进来的词语。发展到现在,以它为词素构成的词语有“葡萄酒”“葡萄干”“葡萄糖”等。可以说,时间的推移和使用度的频繁,消磨了它的外来色彩。再如“的”,这是一个现代汉语吸收进来的外来词素。虽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打的、摩的、面的”等词语,但是我们如果不深究“的”的来源,就很难辨清它的身份。其实,“的士”一词本是英语“Taxi”的粤语音译形式,随着粤语词的北上,这个词在普通话里被广泛的使用。后来,人们类推出“面的”这个词,用来指一种车型形似面包的出租车。再到后来,人们在给新事物、新现象命名时又类推创造出大量的新词,如“板的、货的、豪华的”等,这样,外来词素“的”才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并生根发芽。

(二)“汉化”特征

外来词素进入汉语词汇,要经过汉语的调整和改造,这样外来词素才符合汉语本身的规律,才能易于人们的认同、接受。

首先,在语音上,外来词中的某些音素,是汉语语音体系中所没有的,在引进外来词的过程中,就用汉语中一个类似的音去对译,这样就表现为语音上的汉化。如:汉语里没有/r/这个音,因此引进含有这个音的外语词时,一律用汉语里和它的发音相近的/l/来代替。英语词“radar”/relda:/在被引进时,语音就被做了这样的调整:雷达(lei da)。

其次,在语法上,外来词素在参与新的造词活动时,要受到汉语构词法和造词法的影响和制约,这主要表现为衍生性外来词素在构词过程中要符合汉语的构词规律,即汉语的构词规律决定了外宋词素在所构之词当中的位置。如:源于日语的词素“族”,它所表示的意思是“一个群体”。这样的词素,在汉语中构词时往往被置于词的后面。因而,它构成的词都是“一族”之类的,如“学生族”“追星族”“吃老族”等。而对于由字母和汉语固有词素构成的字母词来说,其格式更为固定,为“字母+汉语词素”,如“AA制”“IC卡”“T恤”“IP电话”等。

再次,在语义上。有些外来词素的意义与原外语词的意义基本相对,如 “沙发”“巧克力”等;有些外来词素的意义只是原外语词意义的一部分。如“幽默”在汉语中只有一个意义“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但它的原英语词“humor”除了这一意义之外,还有“素质、幻想、适应、让步”等义项;有些外来词素的意义还会在原外语词的意义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源于英语词“bar”的外来词素“吧”。原意指旅店或餐馆中专供饮酒的小间或柜台,最初只用在“酒吧”这个词中。后来,随着“吧”从“酒吧”中独立出来并获得了词素的资格,它的意义得到了扩展,开始泛指“规模较小的休闲娱乐场所”。以此词素义为基点构成的词有:“网吧、影吧、书吧、话吧、淘吧、发泄吧”等,这些情况,都不同程度地说明了外来词素所受到的汉化影响。

(三)逐渐脱离原有的造词环境,并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外来词素,经过人们的不断使用,其意义就会在原外语词的词素义基础上有所扩展,这就为它脱离原造词环境、进一步构词创造了前提。外来词素在产生了新的意义之后,就可能与更多的词素相结合,以构成新词,这也暗含着其构词环境更加广阔,构词活动也更加自由了。如:通过音译方式借自英语“Taxi”的“的士”,其意义为“出租汽车”;在相继被人们频繁的使用后,“的士”的意义扩展为“供出租使用的交通工具(不限于汽车)”,并且大多数人已经习惯用“的”宋表示整个词的意义。后来陆续出现了以“的”为核心的系列词语:“打的、拦的、摩的、板的、面的”等。

(四)部分外来词素有词缀化的倾向

汉语的语法规律、造词规则制约着一部分外来词素的使用,影响着它们在构词中的作用和位置。外来词素在所构之词中频繁地出现在固定位置上,构词的类化作用就会使这一词素具备强大的能产性,在大批量地造词后,这一词素就呈现出类词缀的身份,并朝着词缀化的方向发展。如:上文已提到的“族”,就是一个类后缀;再如源于英语词“card”并且进一步从“卡片”缩略来的单音节外来词素“卡”,在汉语中以它为基点就构造出大批量的词语,并且呈现出“一卡” 的形式,如“绿卡、声卡、信用卡、银行卡、金惠卡、IC卡”等。“卡”位置固定,但意义还是实在的,所以说它还是一个类后缀。

三、结语

关于外来词素,其实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当然,本文对于外来词素的特点,分析得也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总之,外来词素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笔者斗胆对其中的一个小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来分析这些疑问所在,以便使这些问题早曰清晰、明了。

上一篇:女孩一生都要吃的一种药等 下一篇:喜新厌旧詹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