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必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时间:2022-08-12 03:24:22

相信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非常可怕的:足病、眼病、神经病变等,都危害着广大糖友的身心健康。以至于许多糖友听到“并发症”三个字就很担心,殊不知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更令大家胆寒。今天我们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目的只有一个,让您更了解糖尿病,更了解糖尿病并发症,更加正视自己的病情。

急性并发症之一:低血糖

张女士在最近几个月添了点新毛病,每当快到饭点儿的时候就心慌、头晕、出虚汗,办公室里的杨大姐说这是低血糖,吃点儿东西就好了。果然,她吃了几块饼干,心里就好受多了。但张女士压根儿就没把这当回事,直到最近,她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位著名指挥家在演出时因为低血糖导致心脏不适而中断了演出。这让她感到有点紧张,原来低血糖严重了能捅这么大篓子啊!

怎样才算低血糖

很多患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不是因为血糖高才得的糖尿病吗,怎么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呢。这也正是低血糖被忽视的原因。大多数糖尿病人在绝大多数时候关心的都是自己的血糖高不高,却没有意识到糖尿病人也会遇到低血糖。当糖尿病患者反复出现出汗和浑身颤抖、心慌、头晕等症状时,有些患者可能还不知道,低血糖正悄悄袭来。

和头疼、肚子疼一样,低血糖是一种疾病的症状。低血糖症是由血糖浓度降低(小于2.8mmol/L)引起的一种反应。反应因血糖降低的程度和速度而不同:轻度低血糖仅有饥饿、虚软、乏力;中度低血糖出现心慌、手抖、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严重的低血糖则可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如恍惚、嗜睡、反应迟钝、昏迷甚至死亡等不良症状。

低血糖发生原因

1.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如胰岛素剂量过大,可导致低血糖。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可增强胰岛素的降糖作用,若运动量过大、时间较长,尤其空腹状态下运动,易导致低血糖发作。恶心、呕吐、腹泻、进食过少或禁食时,胰岛素的注射剂量未相应减少或停用,也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2.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应了解,该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剂量过大或服药后未进食,或进食过少可引起低血糖。低血糖程度常与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与排出体外的速度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老年、高龄患者、糖尿病肾病及其他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减退者,药物通过肾脏排泄减少而在体内蓄积,降糖作用增强而发生低血糖。

3.常用的双胍类降糖药物有二甲双胍,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但如与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合用,可增强降糖作用而出现低血糖。

4.α-糖苷酶抑制剂可抑制淀粉、蔗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可降低餐后高血糖。单用此药很少出现低血糖反应,但与磺脲类及胰岛素合用,则可发生低血糖反应。一旦发生低血糖,应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以纠正低血糖。

5.由于乙醇可抑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因而糖尿病病人饮酒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尤其不能空腹饮酒。

糖尿病人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呢?

1.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一定要定时定量进餐,要注意注射胰岛素的时间与进餐的关系。后半夜或早晨容易发生低血糖的病人应在晚间睡觉前加餐主食半两到一两。

2.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3.当体力活动增加时要注意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或加餐。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病人体力活动增加时也要加餐。

4.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

5.糖尿病患者以及家属或同事应了解有关低血糖的表现及简单的自救或帮助方法,以便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6.每一个糖尿病病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两件宝物: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二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电话、用药等。

急性并发症之二:酮症酸中毒

刘大爷已过花甲之年,有十多年的2型糖尿病史。两年前,因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改用胰岛素治疗。前不久,他随旅行社到外地旅游,担心在外注射胰岛素不方便,就擅自把胰岛素给停了,改用口服降糖药。旅游期间,刘大爷自觉口渴、多饮、多尿症状加重,全身无力,没有食欲,旅行尚未结束就提前回来了。到家以后,刘大爷病情加重,恶心、呕吐、头疼、嗜睡,随即被家人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经过医院及时救治,刘大爷才得以转危为安。事后,医生告诉他,这次之所以出现酮症酸中毒,就是因为擅自停用胰岛素所致,幸亏救助的及时,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诊断标准:临床上,血糖升高一般在16.7~33.3 mmol/L(300~600mg/dl),尿酮体阳性(+~++++),血PH值≤7.2,便可以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是当糖尿病患者严重缺乏胰岛素时,糖代谢紊乱急剧加重,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只能动用脂肪供给能量,而脂肪燃烧不完全,出现继发性脂肪代谢紊乱,当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超过了组织所能利用的程度时,就会出现酮血症。多余的酮体经尿排出,尿酮检查呈阳性,称为酮尿症。糖尿病时发生的酮血症和酮尿症总称为糖尿病酮症。酮体是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在体内堆积超过了机体的代谢能力时,机体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也就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后的症状:

1.有诱因的相应症状存在,常见有发热等。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少儿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激情况下(如合并感染、外伤等)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

2.原发病症状急剧加重:烦渴、多饮、多尿(或少尿)、食欲减退,呕吐、腹痛等。

3.有明显的体征:①脱水征:皮肤干燥、弹性减弱,眼球凹陷,口干,唇红(似樱桃红色),舌似牛肉状,呼吸加快而深,呼出气体有酮味(腐烂苹果味);②周围循环衰竭:心动过速、四肢冰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少尿、无尿甚至休克;③精神神志障碍:严重者可呈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嗜睡、昏迷等。

个中危害,不可小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使糖尿病病情加重。酮症酸中毒后,血糖明显升高,代谢紊乱加重,病情迅速恶化,需要注射大量胰岛素和其他综合治疗才能纠正过来,并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其次会造成多脏器损害。血糖升高及血酮体增多,都有利尿作用。体内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随尿排出时带走不少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极易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使神经功能失调,重者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治疗中如果补液过多过快,又可导致心力衰竭。在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或高血钾的基础上,常可导致心律不齐;当血糖、血钠下降过快时,又可导致脑水肿、昏迷加深,病死率较高;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很常见。酮症酸中毒还可导致原有的感染和败血症进一步加重,严重者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了解危害,预防为主

前面已详细介绍了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各种诱因,消除和避免这些诱发因素,保持血糖水平基本正常,是预防酮症酸中毒发生的基本措施。作为糖尿病人应该做到:

1.严格控制血糖:不可擅自减、停药物。尤其是应用胰岛素的患者切不可迷信中药偏方而擅自停用,即便是在不能进食的情况下,也不可随意停用胰岛素,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

2.生活规律化:做到起居有常,进餐定时定量,戒烟忌酒,切忌暴饮暴食、过劳熬夜,避免血糖波动。

3.预防感染:感染是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诱因,因此,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受凉感冒。一旦患病(如发烧、感冒、腹泻等),要积极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和尿酮体,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应立即去医院诊治,绝不可延误病情。

4.防止脱水:糖尿病人在活动时容易出汗,遇劳累或夏天时出汗更多,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故在天热高温季节,应增加液体摄入量,多喝些白开水或淡盐水,以补充失去的水份。另外,应预防腹泻引起的脱水。

5.定期监测:血糖尤其在发生其他疾病或应激时应勤测,倘若血糖15mmol/L,应测定尿酮体活血酮。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症,一旦确诊为酮症酸中毒,病人须立即去医院诊治。但在去医院以前和去医院途中,病人不能坐等医院的治疗,而应积极做好下面几件事:继续原有胰岛素治疗,不要因为进食少而停止胰岛素注射;大量饮水,以盐水最佳;停用双胍类降糖药;每两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和尿酮体;迅速去医院或与医生联系,到达医院后,将由医生指导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急性并发症之三: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今年刚刚退休的老王,过了60的生日,本该好好享享清福的,但最近不知怎么回事,没干什么活,却经常感觉累。胃口也不好,以前每顿能吃两三碗米饭,现在就是再好的饭菜也勾不起食欲。而她老伴则总抱怨最近老王虽然饭量减了,脾气却长了,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和她吵架。几位邻居也感觉老王最近精神差,爱忘事、反应慢。前些日子,女儿出嫁,老王一高兴就多喝了几杯,没料到半夜之后,老王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呕吐不止。他老伴一边收拾老王的“残局”,一边埋怨他贪杯,可是没想到老王突然就摔倒在地,昏迷不醒。这可把他老伴吓坏了,赶紧叫来儿子把他送到县医院,经过一夜紧张地抢救,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老王被诊断为高渗性昏迷,昏迷时的血糖浓度最高达43.0mmol/L医生怀疑老王已经患糖尿病一段时间了,多亏送来及时,否则生命难保。

高渗性昏迷全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性昏迷,是血糖严重升高,代谢紊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综合征。所谓“高渗”好比腌制黄瓜时大量的盐把黄瓜里的水挤出来一样,人体的细胞组织就是在高血糖的高渗状态下,因失水而影响生理功能,导致了一系列的症状发生。

发生高渗性昏迷时,患者往往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加重,最初数天尿量增多,但饮水并不多,疲乏无力、头晕、食欲不振。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脱水日趋严重,会出现烦躁、精神恍惚、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甚至昏迷。患者的眼窝凹陷,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心跳增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血糖极度升高,常高于33.3mmol/L,血钠高于145.0mmol/L,血液渗透压高于350.0mmol/L等。

高渗性昏迷的诱发因素

1.摄水不足:多为不合理限制水分者,如卧床病人、胃肠道疾患或昏迷者、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的老年人及不能主动进水的幼儿。

2.应激:高渗性昏迷患者多处于应激状态,如感染、外伤、手术、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中暑等。

3.失水过多:如严重的呕吐或腹泻、大面积的烧伤、血液或腹膜透析患者等。

4.高营养、高糖摄入:如静脉内高营养,不明血糖情况下大量滴注葡萄糖。大量服用高糖饮料,进行含糖溶液的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

5.药物影响:如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苯妥英钠,口服大量利尿药物等。

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误诊率、病死率较高,是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加强对高渗性昏迷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病例多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有的病例在体检时空腹血糖正常,没有监测餐后血糖,因此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直至出现急慢性并发症引起严重后果时才知晓。

所以中老年人在做健康体检时,应该测餐后血糖。总之,无论患者还是临床医生都应该尽量多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警惕各种诱发因素,避免高渗性昏迷的发生。

总的来说,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四大类。我们主要介绍了以上常见的三大类,顾名思义,急性并发症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稍有耽误就会遗憾终生。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把并发症扼杀在摇篮里,只要没有并发症的骚扰,糖尿病就一点都不可怕。尤其是中老年糖友要拿出与糖尿病对抗的决心,在夕阳中奔跑,让生活更加美好!

上一篇:糖尿病人要有科学的饮食管理 下一篇:引藻――来自阿里山\日月潭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