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的现代文阅读评价法

时间:2022-08-12 02:52:54

多元主体的现代文阅读评价法

摘 要: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之一,但其评价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作者从多元主体这个角度就现代文阅读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从多元主体的内容、特点、实施的前提及实践中的运用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高中语文学习 现代文阅读 多元主体评价法

一、多元主体评价法的内容

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能力评价是以教师为主体,评价主体是一元的,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生处于被动的被评判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评价持冷漠、应付心态。所以我们要提倡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加强自评的指导,在自评中学会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多元评价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强调评价主体间的沟通协商,鼓励评价主体和被评价者之间展开互动与合作。这样可使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成评价的主动参与者,教师由评价的权威变成评价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家长由评价的旁观者变成评价的参与促进者。

1.学生自评。教学双方本应是教学中一组对等的主体,他们不应该僵硬地分出谁主谁客。如果在阅读能力培养中,人为地让学生处于客体的地位,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不负责任的随意阅读态度。学生自评则肯定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反思,从而发展自我内省智能,逐步成长为一个自主和自立的学习者,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互评。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他们之间是完全平等的,而且由于知识结构、阅读环境等的一致性,使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进行得更加顺利。互评,可以让学生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并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并欣赏他人,更加清楚同伴和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对己和对人。

3.家长评。家长评的最大优势在于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家长和孩子日常相处,对孩子性格和处事习惯极其了解。这样在阅读评价中,家长不仅可以就文论文,而且可以结合共同的生活经历给孩子以指导,加深孩子的阅读体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另外,由于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是日常而琐碎的,这时候的阅读又是轻松而没有明确任务的,因而评价时更带有一种处世之道的传授和交流,更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完善孩子的人格。

二、多元主体评价法的特点

多元主体评价法是基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试题问答形式的限制,多角度多方位的用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它的特点如下。

1.机动性。多元主体评价法突破了传统试卷的束缚,所以这种评价方式无论是在评价时间还是评价地点上都有极大的机动性。只要产生阅读,无论是学生是在教室还是在家里,甚或是在路上,都可以进行评价。而且谁都可以成为主体,所以无论是上课时还是课堂后都可以进行,是一种简便易操作的评价方式。

2.随意性。在这里,阅读评价法中的随意性是指在突破纸质试卷的牢笼后,评价不再以鲜红的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标准,它的多主体性使评价不再围绕一个主题,限定一个标准答案,在统一的范畴进行条条框框的作答。因为不同的主体由于自身经历和知识构成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是有不同的,这样的阅读评价可以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共鸣,它这种对外显示出的一种随意性,使阅读变得平民化,具有一种亲和力,使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素养的培养,而不是技能的训练,少了试卷的压迫感,从而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3.反馈及时性。作为一种机动性很强的阅读评价方式,多元主体随时随地都可以对阅读能力进行评价,所以它的反馈也几乎不受限制,可以使反馈遍布于整个阅读过程。这样学生可以随时根据反馈的情况调整自己的阅读,使阅读不再是一种茫然的无目的的横冲直撞,像一只待宰的羔羊似的等待最后的宣判。这种反馈的及时性,让评价成为沟通交流的方式,而不再是阅读的粗暴的终结者。

三、多元主体评价法实施的前提

很多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实行一言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采取一刀切,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教师都是教学和评价的主角,究其原因不外乎两者:其一是长久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有些教师认为如果把课堂交给学生,和学生交流会给学生以冒犯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评价会让学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产生怀疑,进而藐视教师,最终会导致师道尊严尽失。其二是基于成年人对少年人的一种爱护,但这种爱护是一种过分的保护,其外在表现为一种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总是把学生的能力和自己的能力放在同一天平上进行衡量,然后总能找出学生的不足,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师包办教学上的一切活动。而这一切都是多元主体评价法实施重大阻碍,所以我们要实施多元主体评价法,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平等。这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赏识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它是保证激励性原则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师生平等既是学生渴望的,也是好多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但由于我们国家两千多年延续的教育观念,所谓的师道尊严,使我们的教育中老师总是高高在上,不苟言笑,即便有一些年轻教师想用现代的教学理念和学生打成一片平等相处,身边总有老教师语重心长地指点你:要有威严才能树立威信。似乎教师的威信是靠高高在上,用一种俯视的姿态面对学生,而学生则谦卑地匍匐在老师的脚下获得的。在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下产生的教学,它是无法让学生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放下师道尊严,走到学生中去,以一种平等平和的姿态和学生一起交流阅读体验。

在教师和学生这一组关系中,通常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当教师放下了所谓的师道尊严,为学生构建了平等的交流平台,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才会有一种安全感才会充满信心,思维才会活跃,才会向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这种情境之下的评价,才会让学生感到真诚而有价值。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2.对学生报以充分的信任。高中生是正处于叛逆期的一个十分敏感的群体,教师必须从心里相信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证明,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信度越大,成就越高。陶行知先生也曾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这就需要我们恰当地评价。而这种评价不仅仅是就某篇文章,某个知识点的就事论事,而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很强的能力,而且具备很大的潜能,自己一定会成功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真诚地赏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尊重学生各种各样的答案,要知道阅读能力是一种个体体验,不要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粗暴地把学生“一棍子打死”。只有我们对学生的答案加以肯定,并循循善诱之,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一定会有大的提高。

四、多元主体评价法在实践中运用

多元主体评价法是一种简便易操作的阅读评价法,它的简便性使它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而且,这种多元主体不是单一的,我们在使用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法时还可以以此为基础让学生互评,然后让家长再评,甚至以公告栏或网络的形式把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能力推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上去。

例如讲授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文《一个人的遭遇》,这篇文章是前苏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的作品,篇幅很长,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于是评价方法显得至为重要。我就尝试着用多元主体评价法来进行教学。

上课之前我请学生课前预习,自读课文,并抛出一个问题:文中有哪些看似矛盾的情节?请你就其中某一方面进行探讨。这是阅读的初体验,很多同学仅仅是基于一种对文本文字的一种粗略的了解,所以他们的答案颇有些奇怪――有的同学提出孤儿凡尼亚和“我”年龄相差太大,应该叫“我”爷爷而不是爸爸;“我”在战俘营应该被敌军杀死才对,不会这么容易就逃了出来,等等。对此,我没有评价,而是给学生们介绍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背景知识和肖洛霍夫及他的战争创伤论,然后请同学再结合一系列的知识再读文章,并对自己之前的理解进行评价和修正。接着把自评修正后的成果以小纸条的方式投影展示给所有同学,这时候教师要凸显自身的引导作用,我把学生的回答整理成五个问题:(1)标题是《一个人的遭遇》,但文中主人公不止一个。(2)第二段说自己像个小孩儿那样好吹牛,第七段又说自己常常做老头儿的梦。(3)自己的妻子儿女死了没有流泪,可是和万尼亚对话后,眼泪怎么也忍不住了。(4)“我”有了新儿子应该是一个精神转机,可是此前长做美梦的他,反而常常做起了噩梦。(5)“我”如此爱万尼亚,可是给他买衣服为什么如此马虎?这些问题便于学生集中进行互评。这时候课堂上的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们体会到了自身的活动主体地位,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课结束之后,我请同学们把自己的阅读结果以读书笔记的形式保存下来,并把这些文章放到班级的网页上,请社会参与进我们的阅读评价中,这时候每一篇读书笔记后面的“脚印”数和回帖数则是最好的社会评价。这样,学生自己、教师、学生之间、社会各个主体在阅读评价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能动性,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长此以往,阅读能力定会大大提高。

再有一例,苏教版《现代散文选修》中的课文《我的母亲》,这是胡适先生怀念自己母亲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并不在于文字而是一种情感。所以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我没有直接评价学生的阅读问题,而是请同学们写了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然后寄回家。据说很多家长接信后都哭了,并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这就是家长评价在阅读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显现。

五、使用多元主体评价法应注意的问题

多元主体评价法作为一种较新的阅读能力评价方法,我们在具体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谓的多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教师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由于自身经历和知识的局限,在阅读评价时往往会不够客观全面,这时候教师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积极引导、点拨。不能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然后老师不闻不问,甚至一走了之。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削弱,而应大大加强,因为原来的评价机制中教师是显性的,直接作用于课堂阅读评价中,而多元主体评价法中教师的作用是隐性的,但绝不能消失,这需要的就是更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评价主导能力。同样,家长和社会由于专业方向和专业程度的不同,他们在评价的度上会有欠缺,这时候,也需要教师再适当地回评。

2.这种多元是一个立体结构。它不是非此即彼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对一篇文章进行评价时,可以由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先后共同参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自评进行评价,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评价再评价,甚至家长可以对教师和学生的阅读评价作再评价。而且,它也可以是多个主体同时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情况进行整合、反馈。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主编.新课程新理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5-200.

[2]加德纳.多元智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3]许维新,郭光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第2版).科学出版社,2009-03-12.

[4]余文森,陈列.课堂教学评价体系[J].中小学管理,1991,(3).

[5]徐岩,丁朝蓬.建立学业评价标准促进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9,VOL29,(12).

[6]倪文锦.语文考试改革之我见[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02):4-6.

上一篇:云南草根NGO的现状及发展研究报告 下一篇:开发标准厂房 推动产业聚集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