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纺织链破茧之旅

时间:2022-08-12 12:51:50

新疆纺织链破茧之旅

新疆农十二师日前正在为新疆首家鞋面布生产企业谋划厂址。该企业是新疆芳婷针纺织有限公司(简称芳婷公司)与重庆方群轻纺织品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方群公司)组建的新合资公司,也是继新疆老纺企相继破产后,纺织产业延伸棉纱至织鞋面布产业链的首次破局。

新疆鞋面布开局获胜

芳婷与方群重组的新公司名为新疆疆渝纺织有限公司(简称疆渝公司),芳婷公司占有40%的股权;重庆方群公司与一位自然人吕明果各占30%的股权。公司注册资金一千万元。据芳婷公司总经理也是疆渝公司董事长的丁建新告知,为方便起见,新公司选址大约离芳婷公司不远,预计年内投产,年生产鞋面布1500万米, 专做军用、民工用帆布鞋,产值每年可达上亿元。

记者日前见到正在首府筹措新厂址的重庆方群公司也是新建疆渝公司双料总经理方义和另一位董事吕明果,这两位精明的渝商之所以千里迢迢追赶到新疆这个并不以纺织见长省区建鞋面布织布厂,主要是源于10年中新疆鞋面布在全国鞋面布市场的独领。

据方义告知,1993年,时任重庆织染厂总经理的方义,接手的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重庆织染厂”,每月只能销售一个集装箱的鞋面布,约十几万米布。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当年仍属于新疆老八棉旗下的石河子织染厂的孟厂长结识方义,并恳请方义销售该厂生产的批量新疆鞋面布,孟告知方义,一米新疆鞋面布市场上可以挣0.1元。但是,由于当时新疆鞋面布并没有得到军用、民用帆布鞋企的认可,因此,尽管方义想尽办法,新疆鞋面布在市场上却无人问津。

正在方义燃眉之时,其在重庆帆布厂工作的战友给他带来了好消息,战友说这种用新疆鞋面布制成的军用帆布鞋在当时军用鞋展销会上色泽鲜艳,其质量均超出其他军用帆布鞋;在同一排军用帆布鞋中看上去更新一筹,故在展销会上被参会部队抢购一空,这说明新疆鞋面布的棉花质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方义的战友给方以高出其他鞋面布一元/每米的价格要求方义立即为重庆帆布厂供货,方义为此而惊愕。这不但把孟厂长给他厂的鞋面布一销而空,而且立即打电话向孟厂长追加新疆鞋面布。

在得此大单后,重庆织染厂也由原来每月一个集装箱十几万米鞋面布的销售量迅速增加到每月五个集装箱100多万米的销售量。之后,随着新疆帆布鞋在重庆的走俏,重庆的这股新疆鞋面布之风立刻刮向全国,一时间,新疆鞋面布以比同类产品每米高出两元的价格走红云贵川军用、民用帆布鞋市场。1998年,方义所在的重庆织染厂仅鞋面布销售额迅速增至5000万元。重庆织染厂与石河子织染厂也因此成了患难之交。

为了能长期稳定这个聚宝盆,方义专门与石河子织染厂重组了重庆石渝经贸公司,由石河子织染厂每年固定给重庆石渝经贸公司提供1000多万米的新疆鞋面布。再加上重庆织染厂每年自己用新疆棉纱织成的1000多万米新疆鞋面布的生产能力,这两个厂占有了全国鞋面布7000万米市场容量的近50%,这无疑给方义所在的重庆织染厂(后改名方群公司)和重庆石渝公司带来了滚滚财源。

纺织业老树发新枝

就在重庆、新疆两个厂家为自己的鞋面布在全国市场独占鳌头兴奋之时,2003年石河子八棉的破产打破了这个美梦。

2003年,农八师的石河子八棉正式进入破产程序。2006年,八棉进入拍卖程序。也就在这一年,八棉供给重庆石渝公司的新疆棉纱及新疆鞋面布全面断货,虽然方义费尽周折,想用陕西棉纱替代新疆棉来织鞋面布,但由于品质差之甚远,市场根本不认。

迫于无奈,方义带着三家重庆企业来到新疆老八棉所在地参与老八棉竞拍,竞拍的激烈争夺也正好集中在老八棉里尚能盈利的石河子织染厂。然而最后的结果,让方义等联手的三家公司没能如愿。

正在方义公司为失去这个原料供应优势基地准备打道回府之时,农十二师的有关高层与方义公司不期而遇。当得知方义公司痛失优质原料基地而又有着占全国50%的鞋面布市场之时,农十二师高层当即决定,以同样甚至更优厚的条件,促使其麾下芳婷公司与方义所在的方群公司梅开二度进行合作。

据芳婷公司总经理丁建新介绍,芳婷公司在其传统上就分为针织与纺织两块主体。芳婷针织以内衣为主,在地产内衣市场小有名气。另外,芳婷每年还具有年产新疆棉纱6000吨的能力。除了自己生产内衣所用的1000多吨棉纱外,另有1000多吨新疆棉纱销往内地。可是剩余的3000吨棉纱的生产能力由于没有销路,使得棉纱生产设备处于闲置状态。

丁建新认为,新组建的疆渝公司作为疆内现行的首家鞋面布生产商,不仅能消耗掉芳婷公司6000吨棉纱的生产能力,而且让芳婷公司延长了纺织产业链,从棉花到棉纱再到织布,使芳婷公司直接从棉花的初加工进入到棉花的深加工链条,其附加值,要比单纯的生产棉纱,高出近50%。同时,此举也让重庆一方获得了第二个石河子织染厂这个鞋面布原料基地,让鞋面布这个优势市场继续成为芳婷和重庆一方公司的再造财源。

借鸡下蛋,振兴纺织

每到乌鲁木齐服装节来临之际,让记者们苦恼的是能找到新疆作为全国最大的棉花产业基地的身影,但却找不到新疆作为全国纺织工业基地的身影。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什么西服厂,生产也不太景气。

我们穿的服装来自内地,我们用的那些没听说过名字的布料来自内地,我们除了能将纺织工业的源头棉花加工成棉纱外,找不到更多的纺织工业下游链条的痕迹。

一个个以前著名的纺织龙头要么被重组,要么被兼并,原来的呢子、毛布等地产纺织产品在现在的市场中难觅踪影。

而让人最不能理解的是,同样用新疆棉花初加工成的棉纱和布,后者价格在市场中竟高出前者50%,若用这样的布再做成鞋和服装,那市场上的价格可能就不止高出棉花和棉纱价格的50%,也可能是其的2~3倍。这就是初加工与深加工的区别,这就是用原料挣钱、用智慧与科技含量挣钱的区别。

现在的新疆,经过多年“东锭西移”的积累下,已形成500多万锭的纺纱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但新疆的纺织工业之所以没有像江浙一带形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产业链,关键在于新疆没有像江浙一带有着分工细致、相互依存的纺织产业集群。一个芳婷如果想要最终生产出终端产品――服装的话,它必须拥有从原料――棉纱――织布――印染――服装等一整套完成这个产业链的设备,要购置这整套产业链设备,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投入相当大;可如果它不做这样小而全的设备投入,只做这个产业链中的一个链产品的话,它的产品在本地难有上家或下家来承接其产品。久而久之,新疆某一种棉纱同质化竞争严重起来,而其他纺织产业链条却断裂下去,投入小而全设备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恶性循环是最终的结果。

另外,我区原有一些老纺织国企历史包袱沉重,机制与体制的变革是实施纺织振兴的基础,纺织专业技能人才的落地生根是振兴的关键。因此借鉴内地先进的纺织工业管理理念,引进有实力的内地纺企,对完善我区的纺织产业链,进而逐步形成纺织集群,不失为一条捷径。■

上一篇:新疆生物能源开发亟须列入规划 下一篇:股市偏冷,楼价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