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研究

时间:2022-08-12 10:07:29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基础上,运用湖南省1993-2009年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分析了湖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及消费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及主要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边际消费倾向 湖南

问题的提出

(一)理论背景

根据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支出法可知,Y=C+I+G+NX(C表消费,I表投资,G政府支出,NX表净出口),把政府的投资支出,并入到I中,剩余的支出就可以看做政府消费。C简单分为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那么就可以对上述表达式进行简化为Y=C +I+NX,C=C农+C城+C政,那么就可以知道消费、投资及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经济增长中作用很大,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会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起巨大的促退促进推动作用。

(二)现实背景

进出口规模。2010年1-2月,湖南省进出口总额17.42亿美元,增长30.3%,比上年同期提高54.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5%,居全国第25位、中部第5位。投资规模。2010年1-2月,湖南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33亿元,增长31.5%,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低全国平均水平高4.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2位、中部排名第2位。农村投资47.83亿元,增长4.7%,低城镇投资26.8%。消费规模。2010年1-2月,湖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5.45亿元,增长18.6%,高全国平均水平0.7%,与山西、江西等其他七个省份并列全国第一。湖南如何在取得良好开端的情形下,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实现中部崛起之目标,并沿着康庄大道向前进,任重而道远。为进一步缓和城乡矛盾,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农村也是重点,农村消费结构的调整非常重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消费对经济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农村消费具有什么特点,农村消费结构究竟是否存在改善的余地,以及如何引导农村消费结构的转变,利用湖南1978-2009年农村居民的数据,对此进行研究。

支出法下湖南GDP的构成解析

(一)趋势、占比分析

利用湖南统计年鉴(1986-2009)的数据,并进行简单处理(因为考虑到是趋势占比分析),得出图1、图2。从图1可以察知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在时间维度是随湖南GDP呈线性关系,而净出口表现为波动、逐步下降扩大的趋势。从图2分析可知,城镇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在湖南GDP中的比例有小幅上升但基本稳定,资本形成总额波动上升趋势,农村居民消费占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净出口占比波动变化,且有副作用的迹象,这些规律表明湖南GDP投资拉动比较明显,同时也说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还是有巨大的空间。

(二)边际贡献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剔除净出口的影响,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与湖南GDP的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来进行说明,模型见(1)。

hunan_gdp=a0+a1*rural_c+a2*city_c+

a3*g_c+a4*capital+Ui (1)

利用STATA11.0进行处理,得如下回归结果。

hunan_gdp=12.516+0.983*rural_c+1.199*city_c+1.216*g_c+0.730*capital

(12.964) (0.051) (0.139) (0.282) (0.028)

t(0.97)(19.27)(8.57)(4.31) (26.08)

R2=0.9999 Adj R2=0.9999 F=60732.52

从结果中发现农村居民的边际贡献率为0.983城市居民消费边际贡献率为1.199,政府消费边际贡献率为1.216,资本形成总额边际贡献率为0.730。这说明农村居民消费相对城镇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而言还有扩大的空间。

湖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及构成分析

文章选择1993-2008年的湖南农村居民收入数据作为基础来进行分析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具体结果如图3、图4所示。从图3中分析发现农村居民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是随时序推进是逐渐增长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基本趋于稳定略有增长。从图4中分析发现,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稳定,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稳步上升,家庭经营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状态。

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及消费结构分析

湖南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项目从1994年开始归为8大类,即食品(11项);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含交通费、电讯费和邮费;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与服务。利用湖南统计年鉴(1993-2009)农村居民纯收入与总生活消费支出及8大类消费支出数据,做图形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

(一)人均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取湖南(1993-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自变量,消费支出为应变量(数据以1992年为基期,并通过公式:本期值/物价指数全部转化为1992年的实际值),运用stata 11.0软件,进行回归,对湖南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进行估计如下:

食品消费函数:

C1=239.7329+0.3740109Y

(42.74213)(0.0170778)

R2=0.9716F=479.63

衣着消费函数:

C2=17.81929+0.0344515 Y

(4.19212)(0.001675)

R2=0.9680 F=423.06

居住消费函数:

C3=-17.51686+0.127845 Y

(23.06001)(0.0092137)

R2=0.9322 F=192.53

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函数:

C4=8.521809+0.0343366 Y

(5.83496)(0.0023314

R2=0.9394 F=216.91

交通和通讯消费函数:

C5=-94.5295+0.0906892 Y

(20.46415)(0.0081765)

R2=0.8978 F=123.02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函数:

C6=45.69009+0.0732268Y

(26.93711)(0.0107628)

R2=0.7678 F=46.29

医疗保健消费函数:

C7=-56.37277+0.0674836 Y

(11.45458)(0.0045767)

R2=0.9395 F=217.41

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函数:

C8=-3.89646+0.0221437Y

(7.684873)(0.0030705)

R2=0.7879 F=52.01

总消费与总纯收入消费函数:

C=139.225+0.8238817Y

(36.51212)(0.0145885)

R2=0.9956 F=3189.37

从总体上对变量进行T检验、F检验、相关系数等,从中可以判断,各个函数的参数都通过了显著水平为5%检验,R2均大于0.75,由此可知,城市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具有正的相关性。

(二)人均平均消费倾向分析

依据湖南农村人均平均消费倾向=年度消费支出/年度纯收入,具体进行计算,依据计算结果绘制出图5。对图5进行分析,可看出生活消费平均支出逐年下降;食品平均支出比重不断降低。

扩大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深入贯彻“三农”政策。要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在省国民收入中的占比,继续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降低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医改方案和新农保政策,减轻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发展农村地方资源优势产业。省政府全面规划,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组建专家团,实地考察,结合国际国内市场,依托地方资源特色,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绿色农业、地方中小乡镇企业,扩大农村就业的渠道,创造农村居民创收途径。加大农村居民科技教育计划的投入。地方政府牵头,指派专人定期,在农村进行科技教育。也可通过农村广播系统,不间断的播放农业科技技术,让农村居民,免费享受科研的成果,提升农村居民的科技素养。疏通农村流通市场。发展前期,地方政府牵头,做好农村商品需求统计,做好与生产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开拓地方物流系统,低成本,大量分批引进产品,削减中间过多的流通成本,从而降低农村需要产品的购买成本,提升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后期阶段,发展适合农村消费的综合型超市,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和“农改超”工程,拓展农村及社区连锁便利店,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投资、消费环境;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体系,完善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规章制度;加大规范市场秩序整顿的力度,加强商品质量监管,加大假冒伪劣商品打击的力度。发展农村居民消费信贷市场。简化农村信贷手续,降低交易成本,降低首期付款比例,以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能达到消费信贷的标准。通过各种形式的汽车、教育消费信贷、家用电器消费信贷等将农村居民预期消费转化为即期消费。

参考文献:

1.费剑平译.伍德里奇著.计量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李金昌.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变迁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7)

3.谢子远.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参数估计及其演化机理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7(5)

上一篇:国内消费者服务业研究成果述评 下一篇:基于C2C平台下的信任影响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