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时间:2022-08-12 09:27:53

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摘要:现在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业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块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就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form and now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frame structure, the large module building system used widely,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of cast-in-situ concrete in proportion of the more and more big, this paper in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on problems are analyzed.

Keywords: concrete, quality problem,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有关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同时人们对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很多工程已经将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为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就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就这些问题是何现象及产生的原因作一简单分析。

1、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湿度变化,混凝土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陷;或拆模过早,早期受震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其预防措施是: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的粉砂,振捣要密实,并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时间,长期堆放的预制构件宜覆盖,避免暴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洒水养护;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

对于季节交替时,用户尤须特别注意水泥混凝土的养护,确保水泥混凝土养护期间适宜的温湿度,对控制干缩与温差裂缝的最有效方法,是确保混凝土表面在完成抹面并开始常规养护以前一直保持湿润;热天避免砂,石及暴晒,施工时水泥混凝土必须在水泥初凝前振实成型,同时要避免水泥混凝土成型12h或1d后才开始养护的习惯作法。

2、麻面

麻面是指结构构件表面呈现许多缺浆的小凹坑而无钢筋外露的现象,严重影响美观。其产生原因主要有:(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3)模板接缝拼接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4)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为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5)监控对策与手段: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振捣应密实;接缝应采用油膏或发泡剂密封。

防治措施是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沙浆抹平。同时模块面做到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

3、蜂窝

蜂窝主要现象表现为混凝土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润。其产出的主要原因是:(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 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就下料。(5)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高度不得超过2米,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度,不宜超过1米,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溜槽筹措施下料;混凝土如出现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的水泥沙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和突出的石子颗粒剔除,用水冲刷干净,充分湿润后,在用比原来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注重养护。

4、孔洞

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局部没有混凝土,形成空腔。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钢筋太密,混凝土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不易振捣(2)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3)砼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4)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5)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渗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砼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7)洞口、坑底模板无排气口,混凝土内有气囊。

一般修整方法是将孔洞出疏松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剔凿掉,孔洞顶部要凿成斜面,避免形成死角,然后用水冲刷洗干净,保持湿润72小时后,下料时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浇筑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的水灰比适宜控制在0.5以内,并掺加铝粉,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万分之一,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5、露筋

露筋是指机构构件内的钢筋没有被混凝土裹住而暴力在外。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砼灌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到大石子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3)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

修整方法是:如果仅是表面露筋,应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再用水冲洗、湿润,在用1:2或1:2.5的水泥沙浆抹压平整即可;如果是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删除、冲刷干净湿润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认真养护。

6、混凝土缺棱掉角

混凝土主要表现在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成因是: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解决预防措施为: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一定强度;2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时,防止撞击混凝土结构棱角; 3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的水泥沙浆抹压平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注重养护。

7、结语

混凝土施工中会出现以上常见质量问题,由于影响商品混凝土开裂的因素较多,必须加以综合防治,在施工作业中,要做好预防,防止以上问题的出现,同时加强作业人员的素质,增强作业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也要注重施工环境等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严把质量关,确保混凝土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上一篇:浅谈建筑施工中放线测量的几种方法 下一篇:基坑SMW工法支护抢险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