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构建策略

时间:2022-08-12 09:08:17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构建策略

内容摘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农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流通业态有效提升,交易方式多样化,市场主体多元化,但相比城市完善而成熟的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快速拓展,农村现有流通服务网络显得简单,存在流通方式单一、经营业态落后、流通基础设施不足、流通主体实力较弱、管理方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调整利益分配方式,规范政府行政职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安全高效的市场体系,让农民既增产又增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流通;流通网络体系;创新发展;体系构建

引言

加快农业发展,盘活农村流通,促进农民消费,繁荣城乡市场,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是稳定农副产品价格的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制约我国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瓶颈的金钥匙,也是党和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受到我党及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改革不断涉入深水区、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历史转型期,高效、发达、顺畅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在促进农业生产、引导农村消费、繁荣农村市场、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由流通体制、流通企业、流通渠道与环节、交易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和技术五方面构成的完整流通体系,有利于把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及商贸流通等多个环节打通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先导引领作用,强力推动农业集中化、产业规模化,达到效益最大化。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相关理论评述

我国拥有最为广阔而极具潜力的农村市场,农村流通事关农业生产、农村消费和群众生活。而考察流通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可以看到,现代化大生产呼唤现代化大流通,而现代化大流通又反过来可以更好的促进现代化大生产,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大事,是发展新农村的好事,是让农民增产又增收的喜事,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办的实事。农村流通网络(Rural circulation network)指以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作为主要流通对象,在农村生产主体、流通主体、流通客体、流通方式、流通网络、流通基础设施、流通环节等要素参与下,共同构成完整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就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武装,信息技术为支撑,物流配送为基础,连锁经营为手段,标准化管理为特征,为农产品全球流通提供服务的平台,以解决流通过程中涉及的生产、销售、市场、信息、组织、推广、加工、包装、检测、经营等一系列问题,是集商品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多样化服务为一体的现代新型流通方式。通过改造、提升传统经营业态,打造大型的、规范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专业市场、期货市场,由农业合作社、营销企业、批发商、龙头企业、超市百货零售商等多元渠道主体,形成便捷完善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

我国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现状

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跨越式大发展,传统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农村也逐渐过渡到现代经济社会,并在经济发展大潮中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新格局。表现在以下方面:农村流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总量大幅度攀升,农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优化,经营网点增多,外资和合资连锁经营企业触角向农村延伸,社会化服务如日中天;交易方式朝多样化方向发展,由传统单一的农产品集贸市场扩展到综合市场、专业批发、订单式购销、拍卖以及期货交易等现代方式;流通业态升级,突破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商品种类限制,农资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大行其道,冷链物流体系初具规模;经营业态转型,连锁经营、百货商超、便利店从城市走向农村,取代传统的小百货、食杂店、夫妻店,创造方便、安全、实惠的农资购买场所;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农村流通合作组织等多种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涌现,通过“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等工程建设,农村流通服务环境大为改善,服务体系逐渐健全,市场秩序逐步完善。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行政推动力度不大,扶持政策不完善,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有限,监管职能履行不到位,农村流通网络未纳入当地城乡发展总体规划,选址存在随意性,布点处于“小、散、乱”的无序状态,造成交易成本高、流通效率低。第二,流通网络建设责任主体多头,政出多门,组织化程度低,有限资金摊开分散,落实责任难,资源消耗多,流通市场难以形成合力,农村流通法规不健全,流通政策不完善,流通业态落后,经营方式单一。第三,农村现代化物流、配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功能齐全的大市场偏少,缺乏与现代流通相适应的信息化平台支撑,经营业态发展后劲不足,交易方式尚显落后,城乡与区域差距明显且呈现持续扩大趋势。第四,农产品季节性强,农民购买力水平较低,农村消费需求相对分散,流通成本高、耗时长、风险大,导致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进驻农村流通市场的动力不足,农村流通龙头企业培育更是难上加难。第五,在工业化、城市化碾压下,城乡市场规模差距持续扩大,并可能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深层次矛盾,而富饶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贫瘠欠发达的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而西低,区域竞争力东强而西弱,地区差距也逐步拉大趋势。

国外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经验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流通模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流通模式、以法国、荷兰为代表的欧盟流通模式,其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一)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强盛的大国,其农产品生产稳定,拥有庞大、畅通且高效的商品流通体系,究其原因,一是部分生产者在产地直接将农产品分级、处理、包装,送往零售终端,这种直销的市场模式,渠道短平快,中间环节少,大大缩短了流通时间,降低了流通成本;二是农产品区域化程度高,产地批发市场较为集中,便于信息化、规模化管理,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流通运输费用;三是专业化分工较细,服务型渠道组织齐全,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运输、加工、包装、销售、贷款等各个环节,都能看到为农业提供服务的各种专业性组织和公司;四是农场主合作社体系完整,农业供销合作社占有最重要地位,涵盖物资供应、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与供销有关的合作社等。

(二)日本

日本属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且可耕种地较少,农业生产规模不大,也不如美国集中,由于政府严格管理,采用规模化、系统化网络体系,较好的缓解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其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农产品以全量出售为原则,市场价格采用公开拍卖、投标、预售、样品交易等制度,保证了农产品价格公正,提高了批发流通效率;二是实行价格立法,全部农副产品按照品种、门类的不同及生活必需程度的轻重,制定不同的价格管理制度;三是特别重视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日本的流通基础设施发达,拥有现代化的保鲜、加工、冷藏、物流、信息网络,便于将农副产品集中统一销售;四是覆盖全农村,形成从地方到中央三级农协组织,构成完备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三)韩国

韩国的农村农副产品流通方法较有成效,其创新的流通方式主要包括:一是拓宽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农副产品一部分由农民自己在农贸市场销售,大部分由批发商到农副产品生产者处收购后再运到农贸市场进行集中批发或零售;二是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并以此作为打进国际农副产品市场的突破口,逐渐由单一的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这样既扩大出口又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积极主动的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协调作用,农协要确保农副产品从集中收购到上市交易整个阶段的流通顺畅,并尽力减少流通环节的不必要支出,同时控制农副产品价格。

(四)欧盟

以法国、荷兰为代表的欧盟,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在农业和农产品方面,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为支撑,形成严密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二是欧盟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即便在村镇,也有非常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欧盟国家也大都建有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三是农业合作社、农业工会、农业公司、农产品专门协会等农业合作组织机构发达,为农产品顺畅流通创造了条件;四是欧盟农产品商业化程度很高,一般经由大型批发市场以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销售,销售方式公平、有序、高效。综合农业发达国家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方面的做法,启示如下:一是产销一体化。鲜活农产品鲜嫩、易腐,故要求生产、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各个专门环节紧密衔接,以保证鲜活农产品的价值;二是流通主体组织化。生产领域的农户、流通领域的经营户,大都加入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通过规模化以节约交易费用,同时取得竞争优势;三是市场流通现代化、商品流通规范化。美国的农产品集中批发,日本的中央、地方相结合的批发,是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代表,欧盟的流通立法体现了流通的行业规范化,韩国充分发挥农协组织的作用,保证市场竞争的有序发展。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构建策略

“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业生产与农村流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将农业和农村经济纳入整个国家经济循环,解决农村流通问题,建设完善的农村流通现代化服务网络体系。第一,明确政府指导、监管职能定位,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功能,优化流通发展环境。政府要明确自身职能定位,做好创新农村流通管理体制的主导者、管理员、服务者的角色;通过宏观谋划、规划指导、政策扶持、环境创建等惠农、利农、为农举措;准确界定政府权限,优化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做好政企分开、权力分开、职能分开;健全农村流通法律法规,从源头治理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将农村商品流通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及新农村建设专项规划当中,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第二,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农村现代流通主体,探索创新多元化经营方式,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流通效率。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流通龙头企业,鼓励规模巨大、实力强劲、管理科学、辐射明显的流通龙头企业,打破行业、区域界限和层级差别,参与农村流通网点的投资改造;鼓励中小流通企业整合分散资源,采取兼并重组或携手联营等方式,实施跨区域战略联盟,快速做大做强;在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下进行大胆创新,通过定单交易、期货交易、竞价拍卖、远期合约等交易方式,提高交易效率和流通效能;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村流通所需的供水、供电、道路、仓储、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化手段,提高配送效率。第三,发挥农村供销社骨干带动作用,提升农村市场经营规模,缩小区域、城乡差距。作为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在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村日用消费品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等社会化服务方面功不可没,通过点多面广、扎根基层的优势,成为服务“三农”、平抑物价、消费便利、繁荣农村现代流通的重要力量;供销社有组织优势、网络优势、品牌人才优势、产业链优势,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供销社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发挥供销社骨干带动作用,加快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体系,扩大农村市场经营规模,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第四,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建设,大力发展“农超对接”,为农副产品进城入店铺路。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转型,对现有流通网络重新布局改造势在必行,建设能满足现代流通需要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小超市、大连锁”、“小终端、大网络”,开展“农超对接”,打造“超市+企业”、“超市+农户”、“超市+基地”模式,推行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经营流通业态,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功能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壮大合作社综合实力,加大农产品经纪人鉴定工作力度,强化中高级经纪人培训工作。第五,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推行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对优势产区进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对名优特农副产品进行GAP认证,鼓励生产经营者申请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三品”认证;引导企业对商标、商号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推广,支持企业申报驰名商标、知名商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提升农副产品整体品质,以品牌带动农副产品销售;建立农副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农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专业服务,建立农副产品质量价格网络信息平台,确保农副产品安全、流通顺畅。

结论

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村流通现代化是重中之重,盘活农副产品流通,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现代流通体系,是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客观需求,也是国家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农村流通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完善,通过“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工程等,建立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流、产业信息灵通、城乡商贸顺畅、国际国内市场无缝衔接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杨宏伟.农村商品流通渠道创新研究—兼论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

2.白全礼,郝爱民.国际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3.高道友.构建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瓶颈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9(12)

4.程国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4)

5.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C].第二届中国中部产业积极论坛论文集,2007

6.王涛.广东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

作者:杨国华 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上一篇:水市场建设对干旱地区的意义 下一篇:煤炭销售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