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数据管理困境与策略

时间:2022-09-17 11:06:39

【前言】教师个人数据管理困境与策略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在云时代,我们所说的“数据”已经实现了数据规模的爆炸式膨胀和数据模式的深度复合,呈现“非结构化、分布式、巨量化、可视化”[1]等特点。对于智慧校园的建设来说,数字化建设是整个学校终端云建设的物质基础,成为数字化学校的重要资产。未来的教师不仅要懂得理解...

教师个人数据管理困境与策略

【摘要】云计算时代,教师作为学校数字化变革的关键主体,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化教育的能力,但面对海量的教学数据,仍然无所适从。本文从教师个人数据管理的意义出发,指出目前教师个人数据管理在心理、数据、技术、思维等四个层面的困境,提出云时代教师个人数据管理的四个策略:数据素养的培养、基于数据的教学革新、网络平台的数据共享、团队协作与数据文化,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决策,提升教师的数字智慧,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云时代;个人数据管理;困境;策略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每时每刻都产生着大量的标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非结构性数据。但就目前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作为学校数字化变革的关键主体,面对海量的教学数据,仍然无所适从。云时代如何对个人数据进行管理,挖掘其中隐藏的数据价值?如何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对个人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并分享,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决策,提升自身的数字智慧,完善自身的专业发展?这是云计算时代教师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

一、教师个人数据管理的意义

(一)适应时展

在云时代,我们所说的“数据”已经实现了数据规模的爆炸式膨胀和数据模式的深度复合,呈现“非结构化、分布式、巨量化、可视化”[1]等特点。对于智慧校园的建设来说,数字化建设是整个学校终端云建设的物质基础,成为数字化学校的重要资产。未来的教师不仅要懂得理解数据、相信数据、应用数据,还要将数据与专业发展、教学智慧整合起来;未来的智慧校园,学校不仅要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分享数据,还要将数据与学校发展、校长领导力结合起来。

(二)提升教学绩效

在云时代,数据不仅仅包括了简单的教学成绩,还包括了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表现、思维状况、学习反馈等。这些数据为教师的进一步教学行动提供了决策依据,由经验思维转换为数据思维,将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完整地转换为生成性的教学数据[2]。通过这种方式,让教师逐渐成为一个反思实践者,去监控自己教学的实践和发展。通过大数据技术记录、聚合、分析全体学生的行为记录,将多元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梳理,更加科学地描述学生的思维状况,深入分析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维模式,革新教与学的传统方式,让教学走向精确化和科学化,从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或改善教师教学。

(三)促进科研产出

云计算时代,数据的搜集、管理、分析、分享等已经成为任何一位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数据,是进行教育科研的宝贵财富,而这些财富必须通过科学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才能成为有效的具备科研价值的数据。一个具备数据素养的教师使用相应的数据分析工具对自己在一线教育教学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挖掘和合理使用相关数据的价值,并从中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趋势和规律,从而发挥出它应有的科研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提升了教师之间的整体科研协同能力,并有效地促进学校的科研产出。

(四)发展数字智慧

在云计算时代,大数据所带来的信息冲击会对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抵御这种海量数据带来的无所适从,就需要依靠教师在分析和处理个人数据时发展的数字智慧,通过提升和发展数字智慧来进一步分析和解释数据。因此,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由教师先处理好来自于自己的第一手数据,通过个人数据管理来发展自身的数字智慧,从而建立持久的、高效的教学决策和实践体系,只有教师个人的数字智慧提升了,学校的数字化建设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二、教师个人数据管理的困境

(一)心理层面:对数据的畏惧感教师对数据的畏惧感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数据常常指向结果,它能毫不留情面的揭示优点和缺点、成功和失败。二是数据变革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数据变革对既有习惯、能力所提出的挑战,让教师感到失落、无助,从而产生畏惧心理。事实上,教师拒绝使用包括网络公共平台、大数据在内的诸多信息技术手段,其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对技术的畏惧和担忧。这种畏惧感使教师对技术整合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下降,使他们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将要颠覆,教师的主导地位将被取代,这样的畏惧感在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心理中占据着主要地位。

(二)数据层面:数据价值效度低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发展,海量的数据正在不断膨胀,数据之间的离散造成了数据在认知层面的低效率运用。它们不能通过分析显示出应有的关联和模式,也就无法被理解和运用,成为黑暗数据(darkdata)。同时,一些数据被重复地存储和使用,这些数据事实上毫无价值,冗余、陈旧、失效。这些腐烂数据(rotdata)在某种程度上占用了有限的空间资源,更重要的是对教师查找相应更有价值的数据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因此,教师如果没有及时进行个人数据管理,这些离散的数据不仅占用有效的数据空间,更重要的是它们将阻碍“知识金字塔”(如图1所示)的合理进化,成为教师获取数字智慧的极大困扰。2师之间的整体科研协同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科研产出。

(四)发展数字智慧

在云计算时代,大数据所带来的信息冲击会对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抵御这种海量数据带来的无所适从,就需要依靠教师在分析和处理个人数据时发展的数字智慧,通过提升和发展数字智慧来进一步分析和解释数据。因此,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由教师先处理好来自于自己的第一手数据,通过个人数据管理来发展自身的数字智慧,从而建立持久的、高效的教学决策和实践体系,只有教师个人的数字智慧提升了,学校的数字化建设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三、教师个人数据管理的困境

(一)心理层面:对数据的畏惧感

教师对数据的畏惧感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数据常常指向结果,它能毫不留情面的揭示优点和缺点、成功和失败。二是数据变革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数据变革对既有习惯、能力所提出的挑战,让教师感到失落、无助,从而产生畏惧心理。事实上,教师拒绝使用包括网络公共平台、大数据在内的诸多信息技术手段,其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对技术的畏惧和担忧。这种畏惧感使教师对技术整合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下降,使他们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将要颠覆,教师的主导地位将被取代,这样的畏惧感在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心理中占据着主要地位。

(二)数据层面:数据价值效度低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发展,海量的数据正在不断膨胀,数据之间的离散造成了数据在认知层面的低效率运用。它们不能通过分析显示出应有的关联和模式,也就无法被理解和运用,成为黑暗数据(darkdata)。同时,一些数据被重复地存储和使用,这些数据事实上毫无价值,冗余、陈旧、失效。这些腐烂数据(rotdata)在某种程度上占用了有限的空间资源,更重要的是对教师查找相应更有价值的数据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因此,教师如果没有及时进行个人数据管理,这些离散的数据不仅占用有效的数据空。

(三)技术层面:技术能力薄弱

云计算时代,教师的个人数据管理并不要求教师在数据的统计、收集方面成为专家,它更关注的是教师对数据的掌控和决策能力。但就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一线教师面对的是数据太多而时间太少的矛盾,数据管理实践与教师个体之间产生分离,就出现了所谓“数字化鸿沟”。[4]教师与数据关系之间的不和谐直接造成了海量的非结构化的教育数据成为垃圾数据,教师在技术能力层面的缺失达不到数据系统的应用要求,被快速膨胀的信息浪潮所抛弃的不止是那些看似没有价值的垃圾数据,更是教师在应对海量数据面前被撕碎的自我效能感。

(四)思维层面:数据思维尚未形成

云计算时代,具备良好数据素养的教师能习惯性地将数据结合经验和现场观察,依据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数据检验其实施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从而做出更加客观和理性的教学决策。目前,教师在个人数据管理方面的不作为恰恰表明教师的教学思维的发展仍延续以往的靠经验和直觉进行的模式,这种固化的预成型教学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事实上形成了对立和矛盾。在大数据时代下,教与学的过程将被极大程度地量化,涵盖着有关学生特征、学习活动特点、成长变化反馈的海量数据已经扑面而来,这些数据真实、确证、毫无争议。它们的存在让我们意识到实证型(evidence-based)教学思维的发展已是事实。而实证型教学思维建立却又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反思上重视证据(数据),尚未形成良好数据思维的教师在这个教育革新的关键期又将败下阵来。

四、教师个人数据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数据素养的培养

要解决教师个人数据管理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培养自身的数据素养。目前学界对数据素养的内涵界定各不相同,一般认为教师的数据素养由数据意识、数据能力与数据伦理构成。首先,数据意识的培养应摆脱对数据的恐惧心理,真正主动地接触数据,理解甚至赞赏数据带来的便利与科学;在接受数据的前提下,重视数据的价值,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造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培养自己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在教育教学的反思总结中,培养敏锐的数据观察力,提升对数据的理解、感受和评价。其次,数据能力一般又可以分为数据的定位与采集、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数据的反思与决策、数据的交流与分享。数据能力的培养最关键的是赋予数据意义的过程,而不只是技术。数据能力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思维方式与教学理念,进而逐渐凝结为教师身上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特质。再次,在云计算时代,丧失了知识产权的全开放数据不可能促进大数据时代的良性发展。对于教师来说,个人数据管理不仅需要注意知识产权的问题,还应该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是数据采集和分析的重要前提,否则,教师将面临巨大的法律责任和道德压力[5]。最后,教师数据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个人数据管理必须避开走单纯的技术路线和理论学习的方式,而需要转向学习、反思、成长为一体的智慧型教学模式,将数据素养的提升与自己的专业成长联系起来,将个人数据管理与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学决策联系起来,真正实现个人数据管理的有效发展。

(二)基于数据的教学革新

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教师不太可能使用数据洞察的手段,使用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归类、存储、分析和应用,而只能通过这些多元数据改进自己的教学,以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当基于这些数据的需求产生时,教师的个人数据管理便有了执行的初始动力。首先,从教学准备来看。数据驱动的教学课堂,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模式,它将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类似如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则进一步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被颠覆的教学流程需要通过教师更加细致的课前教学准备来弥补,这就进一步要求教师在数据管理上也要更加全面和精细。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的应用数据反馈预测学习者特征和学习准备,另一方面,根据平台或相关数据系统的反馈,对个人数据库做好相应的梳理和数据分享。其次,从教学过程来看。基于数据的课堂情境应是数据采集和教学实践的重要环境变量,对学生已有学习潜力、学习状态的分析以及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差距的预判,对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的表现以及教师相应的调整的数据变化,将相应地体现为教师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学的把握、对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对学习任务完成度的反思,通过数据信息对学生的多元需求进行区分和回应以规划、调整和实施差异化教学,强化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能力。再次,从教学评价来看。基于数据的教学评价能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化的自动监控、数据分析与科学评价,对教学双方进行及时、准确、科学、针对性的帮助与指导。通过应用自动化和精细化的管理系统,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跟踪,结合学生评教、专家评价、同行互评等信息,互相验证,在提高评价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充分梳理和利用教师个人数据,让教师的个人数据管理更加有效、易用和准确。

(三)网络平台的数据共享

云时代,海量多元的数据沉睡于教师的电脑中,经年累月却始终无法为教育教学服务,成为黑暗数据(darkdata)。当教师个人数据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分享后,个体的经验知识就可能上升为群体的结构化知识,原先处于教师个人数据库中的一些看似无用的数据可能一跃成为其他教育工作者争相传阅的宝贵资料。通过平台的数据阐释和数据聚合,将数据表征形式从量化数据转变为质性资料,实现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并通过这种渠道再次收集信息反馈变成数据,反映到平台的管理系统中,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反思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个人数据被盘活并得到梳理,教师与各级数据系统、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基于数据的交流得以顺利开展。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各种平台的建设和系统的联通会更加完善,我们将很快面临各级各类数据系统联通之后数据的应用挑战。对于教师的个人数据管理而言,如何实现数据的最大化利用,如何将个人数据管理与各级各类平台以及教育数据系统完美联通,这将是今后教师个人数据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教师作为整个数据技术整合的中枢,在应用数据的教学交流上将责无旁贷,通过数据分享让广大的教育利益相关者传播教学内容、理解教学模式、发现教学问题、做出教育决策,从而推进教育教学的社会认知进程。

(四)团队协作与数据文化

团队协作是教育教学信息化革新的重要基础,通过教师之间的协作,不仅可以减轻教师个体的变革压力,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还可以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具体来说,可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构建基于数据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由学校在宏观层面上整体规划和引领,根据各校实际,策划不同层面的学习共同体,利用现有的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等),共享彼此的数据库,并为共有的公共数据库提供数字资源。二是创新数字化建设,构建教师应用数据的服务支撑体系,这个服务支撑体系包括在职教育信息化培训(微课、电子白板、数据管理系统等培训),应用技能帮助和硬件维修服务,网络平台和数据管理系统、成绩批改系统等建设和维护。三是开拓教学数字化应用情境。围绕数据能力,丰富数据应用情景,设计相应的数字化体验课程,同时根据不同维度的数据能力,将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和教学关联密切的方方面面都容纳到数字情境中,进一步丰富教师的数据理解和迁移,促使教师关注个人数据管理建设,并切实地提高教师的数据能力。教师个人数据管理看起来是教师个人的事,但学校如果没有在宏观上加以引导,进一步营造学校协作型数据文化氛围,教师的个人数据管理只能是一潭死水。只有学校增强自己的学校数据领导力(dataleader),组建相应的数据团队(datateam)构建服务支撑体系,教师在教学层面上展开基于数据的协作型会话才能够真正发生,教师的个人主义文化才能真正避免,和谐开放的校园数字文化才会真正养成。

参考文献:

[1]杨忠君,李艾欣.大数据时代教师教育的新问题与新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6,(7):39-41.

[2]阮士桂,郑燕林.教师数据素养的构成、功用与发展策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1):60-65.

[3]王萍.大数据时代提升教师数据智慧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3):30-38.

[4]柳叶青.教师数据决策实践:内涵、困境与优化策略[J].基础教育,2015,12(1):11-19.

[5]张进良,李保臻.大数据背景下教师数据素养的内涵、价值与发展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5,(7):14-19.

作者:陈锋 单位:厦门双十中学

上一篇:汽车研发企业试验数据管理研究 下一篇:水市场建设对干旱地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