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市场建设对干旱地区的意义

时间:2022-10-10 04:40:41

水市场建设对干旱地区的意义

摘要:对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而言,建立水市场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逐步建立水市场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水权;水市场;水资源匮乏区

一、水权和水市场的基本概念

(一)水权

水权又叫水资源产权,水权有三种权利,分别为水权所有权,在开展服务经营当中所需要水资源来养殖水产品的相关权利,还包括相关使用权,所以水资源产权是对上述三种权利的总和。在我国,有关于水权的法律为《水法》,其中第三条有着明确的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因此对于水权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水权是国家所有权,国家占有并投入使用,国家有权利对此开展经营并从中获得收益。该权利具有一定的唯一性,同时具有法定性。

(二)水市场

水市场即水权市场,是对水权具体分配或者是水权流通所发生的活动的总和。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在市场经济流通领域,水权通过流转等同于商品进入市场一样,通过市场的运作发挥水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所以通过对水市场的流转来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这种需求包括生产需求、生活需求以及与水产品相关的养殖需求。

二、对国外水市场建构模式的借鉴

(一)国外较为成熟的水市场模式在美国加州,有非常丰沛的水资源体系,对于这些原本低价值的水资源在经过市场杠杆运作之后,就能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智利颁布了新的水法,水作为国家的公共资源,在符合法律的条件之下,个人可以永久使用该水资源,同时这些水资源可以进行流转。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早在80年代便开始了水资源调配权的市场流转。对于销售者而言,在满足自身的需要的情况之下,可以将多余的水资源对外出售,从中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这对于不在该方面投资的企业而言,销售多余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国外水市场的构建的借鉴

首先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法规法律上逐步完善,其中《水法》对水权的具体制定和执行作出了明确的解释以及相关规定,具体包括对水体所有权的确定,有关于对水体的使用权,同时还包括对水体的分类进行相关说明。我国可以借鉴上述国家,合理立法。在立法过程中,可参考美国西部模式,采用占用优先原则。这一原则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明确用途,对此可以这样解释,在水资源的具体利用当中需要以产生经济效益为基础;二是时先权先,也就是说谁先试用,谁就获得该方面的权利;三是不用即作废。当用户不使用水权资源,那么这方面的权利等同于放弃。所以说具体在对水权的立法过程当中,如何界定“产生效益的活动”非常关键,要避免政府的寻租行为。

三、西北内陆地区水市场建立的条件和关键问题

(一)西北内陆地区水市场建立的条件

当前我国与水权相关的法律有两部,分别为《宪法》和《水法》,水资源归国家所有,那么在具体使用的过程当中就需要确定水权。以黄河水资源为例,可以具体划分为三类水资源:经济用水,生态用水,基本生活用水。上述提到的后二者不能进入市场进行流转,因为这是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根本;那么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当中对于水的需求则更为多元化,这就决定了经济用水具有一定竞争性。所以为确保水权进入市场进行流转,就需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调节,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各行业要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调节配置。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的水资源市场还处于摸索过程当中,主要还是以市场供需进行调节,但是在具体定价方面,政府要积极参与,根据市场供需调节的结果进行灵活调节,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水市场。因此对于黄河水资源市场还需要摸索和探究,旨在与政府和黄河相关管理部门结合市场调配等相关因素,对水资源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并进行微观上的把控。

(二)西北内陆地区建立水市场的关键问题

为实现水的有效配置,必须使所有水的使用的边际净效益相等。在一个良好的水资源产权系统下,转让权利的直接结果是高效率。但那些在当前配置下净效益比较低的使用者会把他们的权利转让给那些净效益更高的使用者,改善双方的境况。因此减少对水权转让的限制是建立水市场的必要前提,通过短期或长期的租金,利用水市场和水银行进行季节性的水转让。制定合理的价格也是建立水市场的关键问题,对于水的供应商来说,不应该仅把水视作一种免费商品且只收取输送成本,应采取一种反映边际成本增长和含有地下水稀缺价值的定价系统。价格中包含使用者成本时,对所有使用者收取同样的价格,会使卖方产生利润。不管何种定价方案都应该全面采纳边际成本定价原理,供应成本更高的使用者应该比较低成本的使用者支付更高的费用。就西北地区而言,有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和其他有黄河干流流经的城市,水的供给成本较低,消费者需承担的边际成本也较低,可以征收较低水价。但夏季是用水高峰期,而西北地区的降水量以及黄河的夏季水增量有限。因此不应采取固定价格制度,按不同时期收取不同费用,采用浮动价格制度更适用于西北地区。

四、结论及展望

对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而言,建立水市场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逐步建立水市场是很有必要的。在建立水市场的过程中,首先要明晰水权理论,国家应对“水权”这一新概念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围绕水权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法规,可依据我国国情,再借鉴美国西部,智利,日本等同样存在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标准和立法原则进行立法。此外,减少对水权转让的限制,供应商出台合理的定价方案,都是建设一个健康的水市场的必要条件。水权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简单地来说,水资源产权是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以及转让、收益权。所以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建立起科学的水权制度,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在法律的保障之下与市场供需结合的办法使得水权可以流转,二是水资源的流转能够产生其经济效益,继而服务于国家各项建设所需。所以当前我国的水权仍然处于探究当中,采取以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探究方式,为繁荣我国水资源市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华,舒全峰,吴佳喆.水权市场研究述评与中国特色水权市场研究展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06-15.

[2]刘钢,杨柳,石玉波,方舟,王圣.准市场条件下的水权交易双层动态博弈定价机制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04-15.

[3]严予若,万晓莉,伍骏骞,袁平,郑建斌.美国的水权体系:原则、调适及中国借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06-15

作者:宋嘉禾 邓睿彬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教师个人数据管理困境与策略 下一篇: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构建策略